一个交易策略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指标,即胜率与盈亏比。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而只谈另外一个,是没有意义的。
好的策略,执行下来,通过胜率与盈亏比,最终一定是得到一个正的期望值。如果用公式来简单表达,即E=P1*E1 P2*E2 。也就是说最终的盈利E,是盈利的交易次数占比P1,乘以平均每次盈利的额度E1,加上亏损的交易次数占比P2与平均每次亏损的额度E2的乘积。
举例来说,假如交易100次,算下来盈利了70次,亏损了30次,那么胜率就是80%,也就是盈利占比P1为0.7,亏损占比P2为0.3;再假如每次盈利的时候平均赚了1000元(总的盈利额度除以总的盈利次数),每次亏损的时候亏损额度是3000元(总的亏损额度除以总的亏损次数),那么这个交易策略的期望值就是E=0.7*1000 (-0.3)*3000=700-900= -200。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负期望值的系统,总体上平均每交易一次会亏损200元,你如果交易10000次,理论上就会亏损2000000,做得越多,必然就亏损得越多。
反之,如果是反过来,盈利了30次,亏损了70次,那么胜率就只有30%了,但是盈利的时候如果平均每次是3000,亏损的时候每次平均是1000,那么结果期望值E=0.3*3000 (-0.7)*1000=900-700=200。这个策略的期望值是200,也就是理论上当交易的次数足够多之后,可以平均每次盈利200元,做得越多,交易的机会越多,最终就盈得越多,做到10000次,理论上就可以盈利1000000。
但是你知道么?一个30%胜率的策略往往是一个正常水平,甚至很多长期盈利的交易者胜率还不足30%,而一个70%胜率的策略已是十分难得。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往往需要牺牲盈利的幅度来交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某个日内交易者可以连续好多天盈利(隔夜本质上相同,只是时间周期拉长了而已),但是当他某天亏损的时候一定是大亏血亏,为何?因为基本上在他盈利的时候,很多时候他是通过扛单扛回来的,价格超出甚至远离了,只是最后又拉回来了,然后他小幅盈利就离场了,本质上是承担了大的风险而赚取了小的盈利,也就是上面说的,盈亏比是盈小亏大,甚至这个比例超出了我们上面说的1000和3000的比例,甚至可能是1000和5000的关系。然后他的胜率也许并不能做到90%。即便胜率是80%套用公式你发现他最终也仍然还是亏损的结局。
而有些交易者,你看他似乎经常止损经常亏损,但是如果时间拉长到以年为单位来计算,他是长期稳定盈利的,为何?就是因为虽然他的胜率并不高,可能只有20%,但是他的盈亏比极大,往往最终能捕捉到大趋势,最终能够实现盈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如何看待一个策略的优劣?绝对不能只单独看他对了几次错了几次,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即便他告诉你10次对了9次,也绝对不要有任何羡慕之意,你要坚信,他的胜率一定是通过牺牲了盈利幅度来实现的,如果能够做到大的盈亏比又有70-80%的胜率,那么加上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那么用不了多久连交易所都被他盈走了,而这可能吗?有如此神器,他又为何偏偏告诉你呢?因此,我没有圣杯,你也永远不会有,我们追寻的都是在胜率和盈亏比之间的一种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到舒服并能够坦然接受的平衡,仅此而已,如何能够坦然接受?这便是执行力环节的问题。
这也就是之前说的,交易策略的权重占比其实并不大的根本原因,真正决定胜负存亡的,是后续的资金管理、执行力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这些后面再续。当你能够完全理解我说的这些,你自然就对交易有了一个全局的认知和视野。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交易,不论产业研究还是供需格局,形态、指标还是数波浪,抑或是高频量化,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永远都无法摆脱就像重力一样无解的终极宿命,那便是大数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