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比喻不忘旧恩,厚报前恩。

【典故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故事】韩信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是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他曾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大将,封为齐王,又改封为楚王,后将为淮阴侯;最后以谋反罪,于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杀死。

韩信是淮阴人,在他还未得志时,家里虽然很穷,但他志向远大。他母亲死后,穷到连安葬费都拿不出来,但韩信确四处去借贷,一定要为他母亲找一块宽大的墓地。墓地四周,要像帝王将相那样,可以宽到能住得下万户人家。

但是,当时没有人重用韩信的才能和志向。当地的官吏认为他没有才能,不选他出来做官;他自己又不会经营谋生,只好经常到别人家里寄食过活,许多人都讨厌他。

当时淮阴有个卖肉的青年,认为韩信是个没用的人,经常看不起韩信。有一次,这个青年拍着肚子对韩信说:“你虽然身强体壮,经常佩刀带剑,不过,肚子里却没有一点胆量。韩信,你要不怕死,就用剑刺我;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对于这个青年侮辱性的挑衅,韩信用眼睛盯了他好久,本想把他宰了;但是要是那样,自己的抱负也就完了。他终于忍辱带愧地从这个人胯下爬过去。满街看热闹的人,都笑韩信没出息,说他怯懦、好欺负。

一饭千金成语故事350字(成语典故一饭千金)(1)

又有一次,韩信在河里钓鱼。这时有不少老大娘在河里漂洗棉絮。一位老婆婆看韩信饿得可怜,就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吃。韩信很受感动,对老婆婆说:“我韩信将来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这位老婆婆一听,生气地说:“你一个男子汉,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想报答别人!我给你吃的,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后来韩信归附刘邦,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屡建奇功。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 ,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楚的都城就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韩信到了下邳后,首先就把曾经那位给过他饱饭的老婆婆找来,感激地赠给她黄金千两。

同时,韩信也把当年让自己受辱的青年找来,提拔他做了楚地巡守城池、捕捉盗贼的官员。韩信意味深长地对左右的文物官员说:“这个人是一个壮士。当初他那样对我的时候,我难道能把他宰了吗?当时想,要杀他没有多少理由,因此,我就忍耐下来了,今天才有这么大的成就。”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写完韩信的传记后,曾感叹地说:“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大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三首》一诗中也有“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的著名诗句,就是用淮阴街头的人们笑韩信怯懦的事,比喻浅薄的人根本不了解才智卓越,志向远大的人的情怀。

后来人们根据这些记载和故事,概括出“一饭千金”这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