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17日电(记者 陈爱平)“电信郎儿正轩昂,夜阑勇士赴疆场;不着白衣非天使,敢为先锋抗疫忙。”16日凌晨,上海电信北区局员工叶子恒写下一首打油诗为同事和自己打气,彼时他们已经不眠不休工作30多个小时。

15日晚6时,上海电信北区局接到通知,上海市宝山区将新增一批核酸检测点,为保障检测过程信息畅通,这些点位在未来数天内需累计新增约500条宽带线路。接到任务后,上海电信北区局有关人员迅速勘察点位环境、完成施工设计、调拨设备、联系有关部门确保施工顺利,并征集仍愿意继续加班的员工立即投入施工调测。

开展数据战疫精准流调溯源(他们为上海筑牢)(1)

上海电信一线装维人员通宵投入宽带线路施工调测。受访者供图

叶子恒的工作包括工单的调度分配、施工流程监控、平台支撑和数据统计等,他通宵坐在电脑前紧盯施工进度,并随时根据最新情况做出应急处置。44岁的叶子恒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分布在各个点位紧张施工的一线装维人员年龄则从20多岁到50多岁不等,他们都暂时顾不得家人,许多人这趟加班前已经连续工作了一整天。16日凌晨6时,120多条新增宽带线路全部接通,确保当天各处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受疫情影响,凌晨接到任务、通宵施工的情况在过去几年并不少见。我们已做好再战一个通宵的准备。”叶子恒对新华社记者说,“我还只是通宵坐在办公室里,一线装维师傅们彻夜在户外不眠不休,工作环境艰苦得多!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更是辛苦。这时候再怎么咬牙坚持都是应该的!”

疫情之下,没有“孤岛”。正是在通信从业人员通宵达旦的努力下,上海拥有一张整体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保障“战疫”信息传输不掉队,更保障着人们日常办公、学习生活。

开展数据战疫精准流调溯源(他们为上海筑牢)(2)

上海联通员工对核酸检测点位进行现场网络保障。受访者供图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基础通信网络整体平稳。在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后,在线教学也未对基础通信网络整体造成压力。

据介绍,上海铁塔加强中风险地区、居民住宅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基站运行监控,确保通信网络通畅优质,保障防疫应急短信发送及时、应急协查工作有力。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长城宽带等网络运营商“各显神通”,确保网络互联互通质量顺畅;各基础电信运营商还为“空中课堂”提供带宽提升和赠送流量包等服务。

目前,由上海联通承建的教育云平台计算资源使用率、存储资源使用率、云平台联通出口带宽峰值利用率等资源性能负荷均处于正常范围。

开展数据战疫精准流调溯源(他们为上海筑牢)(3)

上海铁塔员工调试设备确保网络通畅。受访者供图

据上海联通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以“联通教育云”加“联通宽带”双重保障确保“空中课堂”互动更稳、速度更快;对网站、App等平台上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内容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上海联通运营指挥中心做好“空中课堂”相关各系统的云网数据监控,与上海市教委等相关单位形成通报机制,运维技术人员7×24小时待命,做好网络随时扩容准备。

还有许多通信网络“织网者”正“客串”社区志愿者。上海移动员工于继坤、胡林涛在前往上海市长宁区一处小区提供日常装维服务后,“意外”必须留在小区纳入闭环管理,暂时出不去了。

开展数据战疫精准流调溯源(他们为上海筑牢)(4)

“客串”社区志愿者的于师傅、胡师傅。受访者供图

最初还有些忐忑不安,但两名小伙子很快镇定下来,他们白天为小区移动宽带用户提供及时的装维服务,又帮忙为孤寡老人送水送饭,晚上则协同社区志愿者帮助“大白”们共同维持现场秩序,有序推进核酸检测工作。

他俩介绍,小区所在街道周到地提供食宿,公司也捎去了睡袋等物资,还有一些居民热情地邀请他们吃饭,闭环生活丰富忙碌。

“尽快和家人相聚!”“美美睡上一觉!”“继续完成该做的工作!”这是叶师傅、于师傅、胡师傅以及一众通信从业人员的期待。他们,仍在为筑牢上海“战疫”通信信息网络忙碌着……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