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

天津的母亲河——海河,

其干流横贯天津市区,奔流不息,

后从大沽口流入渤海,浩浩荡荡。

而天津辖内,海河之上,

一座又一座雄奇的跨海河大桥,

“一桥一景”——

全中国唯一的“天津之舟”;

世界独一无二的“日月双辉”;

“时空隧道”在海河之上飞架;

68片“花瓣”在海河上空绽放……

本文作者历时五年拍摄,

“桥上的天津”,正乘风破浪!

撰文、摄影:甄琦

这些照片是从2015年开始创作拍摄的,早期是用单反爬楼或者地面拍摄,随着技术手段的升级,无人机拍的画面居多,更加丰富了拍摄角度的创意。

河北大街立交桥(北营门桥)

建造时间:2008年

环形钢塔斜拉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

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河北大街与西青道交口,跨海河支流子牙河,海河游船旅游线路的最上游,主桥上有一座主塔,是天津最高的斜拉桥主塔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

主塔遥望“天津之眼

永乐桥(原名慈海桥)

建造时间:2008年

摩天轮桥

永乐桥最为引人瞩目的设计,还是耸立在桥上巨大的摩天轮。这个被称为“天津之眼”的巨大圆轮,直径达到110米,高度相当于35层楼,堪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伦敦之眼”媲美。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4)

永乐桥不仅造型独特,且功能独特,除通行车辆与行人,桥上还设置封闭的商业空间供游人购物、休闲和等候登摩天轮。

此外,“天津之眼”区别于其它摩天轮的一点,在于其轿箱空间较大,游客在其中既可坐而观景,亦能起身随意走动。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5)

金钢桥

建筑时间:始建于1903年,1924年建新桥;

由于年代久远,损坏严重。于1996年重建。

双层钢铁拱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6)

改建完成后的金钢桥造型新颖、壮丽,犹如一道飞跨海河两岸的“彩虹”。新桥在通行功能上显著提高,困扰这一带的交通拥堵问题,明显缓解。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7)

狮子林桥

1954年初建,1974年重建

钢筋混凝土桥

狮子林桥,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本着打造世界名河、构建一桥一景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河与周围景观、建设相协调的基础上,保留了桥头原有的四座石狮子;同时在桥栏、桥身、桥墩等不同部分新塑大小石狮子184个。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8)

桥墩处采用狮子图像的浮雕,当人们行船于河中观赏桥身,便能看到各具形态的小狮子,有仰天咆哮的,有俯首休息的,有活泼可爱的,是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9)

金汤桥

1730年初建,1906年改建

扭转式开启桥

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0)

整修后的金汤桥成为步行桥,不可通过车辆。为增强其观赏性和娱乐性,设计者们又在桥梁周边及水面安装喷泉和灯饰,用现代化手段赋予老桥新活力。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1)

进步桥

建造时间:2008年

新型桥梁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2)

进步桥连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业区与海河东岸的奥式风貌区、意式风貌区。桥体按照“见光不见灯”的原则设计,流线造型,远远望去,既像一条跃出水面的飞鱼,又像一列飞驰而过的列车,栩栩如生。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3)

北安桥

始建于1939年,1973年改建,2004年抬升改造

钢筋混凝土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4)

北安桥装饰设计借鉴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桥头雕塑采用了西洋古典式风格,其中包括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桥头雕像,桥墩雕像是青铜压纹的“盘龙”,桥栏柱基上为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5)

大沽桥

2005年11月通车

钢铁拱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6)

大沽桥是由世界著名的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院士设计。其构思为“日月双辉”,故又被称为“日月拱桥”。大拱面向东方,象征初升的太阳;小拱面向西方象征月亮,构成观赏平台,行人至此可一览海河美景。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7)

“日月双辉”巨型双拱中的大拱拱圈弧长140米,向外倾斜18度;小拱拱圈弧长116米,向外倾斜22度,它们共由88根吊杆系于桥的两侧,与桥外伸出的半圆观景平台相对。据介绍,这种设计全称为“不对称外飘式联合梁系杆拱桥”,至今为止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解放桥

建于1927年

开启式钢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8)

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此名。它是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桥梁之一,连接着河北区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的解放北路,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19)

赤峰桥

建造时间:2008年

斜塔双索面“吊篮”斜拉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0)

赤峰桥是天津海河桥梁史上伟大神气的杰作,被称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全中国唯一的斜塔双索面弯斜拉桥,而斜塔的两个附属建筑——塔顶球形建筑和塔底的船形建筑也成为其特色景观。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1)

保定桥

建造时间:2005年

塔式斜拉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2)

保定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岸桥头“风帆”形主塔,寓意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正乘风破浪、日益繁荣。该桥在河内不设桥墩,而是靠斜拉索的拉力“拽起”桥面。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3)

大光明桥

始建于1983年,改造于2007年

钢筋混凝土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4)

新的大光明桥以“光明”为主题进行装修,其中包括:在桥头新建四个欧式桥头堡,每个桥头堡上分别安装以日、月、星、辰为主题的雕塑,通过装修将把大光明桥改造成一座精致华美的欧式风格桥梁。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5)

金阜桥

建造时间:2007年

三维网支撑结构桥梁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6)

金阜桥,又名蚌埠桥。该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两侧人行桥与主桥一同构成三维立体结构,远远望去犹如横跨海河的“时空隧道”。整个桥形轻盈通透,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7)

直沽桥

建造时间:2006年

钢铁拱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8)

直沽桥原名奉化桥,是天津首座中承式全钢结构拱桥整座桥共有68片“花瓣”,每片“花瓣”由两个钢制“三角形”组成,工程人员将它们戏称为“钢锅盖”。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29)

由于设计独特且技术含量高,奉化桥的施工难度也堪称“世界第一”。为了保证桥梁的景观效果,奉化桥从拼装到焊接,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坐标点上的精确度来操作,任何一点误差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刘庄桥

始建1959年,1991年改造,2004年整修

塔式斜拉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0)

刘庄桥原称刘庄浮桥。每年冬天,都有一批海鸥从海上进入天津市区,来到河东区的小刘庄浮桥附近觅食。其实小刘庄的浮桥早已换成固定的大桥了,而人们仍习惯称那一带为刘庄浮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1)

光华桥

始建于1977年,2006年改造

现代桥梁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2)

光华桥,原名四新桥。主跨梁像一艘巨型“航母”横卧在海河上,绵延不断的底部装饰与上部栏杆设计一气呵成,具有超时代气息。其中,栏杆设计最具代表性,每一根栏杆都像航母上使用的一支“矛”,现代感十足。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3)

国泰桥

建于2007年,2012年通车。

钢铁拱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4)

国泰桥,主桥上部钢拱结构如一道美丽的彩虹,并用钢索直拉桥身,全桥共计30根吊杆钢丝索,整体风格简洁大气。桥两端均设有观光台,游人可搭乘桥梁两侧的电梯到达“彩虹”之上,一览周围的美景。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5)

富民桥

建造时间:2008年

自锚式悬索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6)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7)

富民桥结构体系独特,桥塔为高58米独柱,主跨主缆锚于主梁的两侧,边跨主缆锚于重力式锚碇,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主跨主缆采用三维空间线形,在立面及平面皆为抛物线,边跨主缆采用一组(两根并排)缆索不加竖向吊索形式。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

海津大桥

建造时间:2003年

局部互通式立交桥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8)

海津大桥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与河西区交界处,三层局部互通式立交桥。

春意桥

建造时间:2013年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39)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40)

海河春意桥位于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地处快速路海津大桥与雪莲南路吉兆桥之间,南北向沟通津塘路与大沽南路。

吉兆桥

2013年完工

天津吉兆桥位于中心城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连接东丽区和津南区,距离上游在建的春意桥1.7公里。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41)

购买2021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双十一限量”套餐

从天津走出去(天津归来不看桥)(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