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首任省长》系列之十:开国首任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时全国设立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西南区6大行政区,现今的辽宁省在当时分别是辽西、辽东两个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市。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1954年6月19日,原来的2省5市合并成为辽宁省。8月1日,辽宁省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杜者蘅成功当选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席,成为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

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1909年11月27日,杜者蘅出生在辽宁开原老城街北三道沟。从小父亲就告诉他“爱钱与好色者万不要接近”,杜者蘅谨记于心,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付诸于实践。18岁时,杜者蘅考入东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读书,三年后又考入东北大学化学系。“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的铁蹄开始在东北大地上肆虐,杜者蘅不得不停止学业,回家待业。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1)

1932年,杜者蘅眼见许多同乡人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他也不甘于人后,在开原金沟子组建起了抗日义勇军——大刀会,同日寇展开真刀真枪的较量。次年东北大学在北平重开校门,杜者蘅便离开家乡到北平求学,插入东北大学大二经济系。1936年6月,杜者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东北民众救亡会”。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2)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者蘅参加了高扬、周恒率领的八路军工作团,在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邢台县,杜者蘅亲手组建了东北抗日游击第1纵队第1游击大队,曾在马寨河山上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这支部队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独立第4团,成为一支正规的抗日武装。杜者蘅在这支部队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主管后勤保障,朝鲜战争中建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者蘅奉调回东北工作,担任辽北省二专署专员兼西安地委副书记、代书记、辽北省政府秘书长、代主席。1946年,国共两党就东北的和平谈判已进入白热化,国民党为了在东北取得有利地位,不断派兵进攻四平、长春等地方。我党本着和平建国的原则,不能助长国民党反动的野心,于是在东北的问题上寸步不让,以战促谈。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3)

为了控制四平这个重要城市,国共两党围绕着四平发起了长达31个昼夜的四平保卫战。面对国民党10个师的优势兵力,我军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这就需要后勤保障的全面跟进。杜者蘅亲自上阵,组织当地群众干部组成担架队,冒着生命危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抢救伤员。正是在像杜者蘅这样优秀领导的鼓舞下,战士们一往无前,迟滞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步伐,为我党根据地的巩固赢得了时间。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4)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志愿军一直没有建立后勤保障部门,一应军需物资均由东北军区供应。然而如此长距离作战,设在沈阳的供给站无法满足志愿军的作战需求,于是杜者蘅、张明远建议设立志愿军后勤保障部门。后勤部成立后,杜者蘅担任副政治委员,在东北建立起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曾创GDP全国五连冠

建国后,杜者蘅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部长,为辽宁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辽宁的土改运动基本完成,他看到如此庞大的小农经济像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于是建议深入推广农村互助合作,通过广大群众的相互扶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下,如此做法能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5)

1954年8月11日,主席亲自签发委任状,任命杜者蘅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席。此时正值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的关键时期,杜者蘅在领导岗位,兢兢业业,正确领导干部和群众,用智慧和汗水,辛勤劳作,率先完成了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辽宁省十分缺粮,广大农民基本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杜者蘅亲自带领领导干部研究玉米的科学种植方法,最终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解放后辽宁省第一任省长(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是谁)(6)

开国首任辽宁省省长杜者蘅,早年投身革命,在烽烟四起的太行山上与敌人斗智斗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期间,他又在东北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保障了我军的军需供给,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担任辽宁省省长后,杜者蘅一心为民,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使辽宁省的经济水平得以稳步提升,并位居全国前列。在他任职期间,辽宁省曾创GDP全国五连冠。1975年11月8日,杜者蘅在北京病逝,享年6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