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来吃面先询价,还说吃一小碗能耐到第二天……细心的李秋灵注意到这些,让后厨做大碗面,没要钱。

李秋灵是渭南高新区育红路战红手工面的老板娘。她说谁都有遇到难处时,有困难就来她家面馆,悄悄说声就能免费吃上爱心手工面。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1)

打工人为梦想走上创业路 开面馆一直没忘要助人

12月24日下午,李秋灵正和家人坐在面馆休息,再过一两个小时,就是晚上顾客来吃饭的高峰。她和丈夫商量着,疫情形势紧张,要继续落实好亮码测温登记的规定。

李秋灵今年45岁,澄城人,刚来渭南谋生时,也是从零开始奋斗,之前在汽车行业工作了多年。35岁那年,为了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为孩子创造更好地条件,她决定创业。

“那会不缺热情,但刚开始不知道要干啥。”回想创业经历她说,选来选去觉得还是开个面馆更符合自己。选准方向后通过学习,掌握了开面馆所需的技术之后,于2012年开办了战红手工面。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2)

创业伊始客源很不稳定,李秋灵很是着急上火,但她始终坚信,要用最好的食材做最正宗的手工面,还要经济实惠让顾客吃好吃饱,就一定能得到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客源逐渐稳定,如今每天来就餐的顾客约300多人次。

在创业路上,李秋灵一直有一颗热衷公益的心。她说,自己也是从一无所有一步一步走过来,知道出门在外遇到困难吃不上饭的难受,所以她一直都想着,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创业近10年也一直在这样做着。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3)

老人吃小碗面要耐到次日 她决定免费供应爱心面

12月11日,有一名老人来到店里要吃饭,让李秋灵的心深有触动。

“那天下着雨,老人提着一个军绿色的行李包,进门没说吃啥,先问了一碗面多少钱。”李秋灵说,她介绍了种类和价格后,老人说要了一小碗面,能耐到第二天。而当时才是中午。

老人的言语和举动,引起了李秋灵的注意,她给后厨叮咛做成大碗面,给丈夫说老人可能遇到困难给免单,并借端饭和老人攀谈起来。

“老人家在陕南,去宝鸡打工没找到活,回老家时先到了渭南,但没车只能等第二天。”她说,老人吃得很仔细,吃完后掏出一张20元钞票,她赶紧说不用给钱。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4)

老人就听到李秋灵这样说,站在原地一愣,但还是上前来结账,李秋灵再三表示不用,老人这才作罢。临走时,老人说“今天让你吃亏了”,李秋灵说“没关系”,并安慰老人“找不到活,回家歇一歇”。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5)

事后,李秋灵和丈夫商量后,决定“以后不管是渭南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是遇到困难都可以来店里吃饭,悄悄给工作人员说声,都能免费吃到一面热气腾腾的爱心手工面。”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6)

李秋灵的丈夫赵宇洲对妻子的做法很支持,他说,每个人都献一点爱心,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暖流”。

面馆老板深夜升级葱油拌面(有难处悄悄说声)(7)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杨托 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