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井研县来说,人口超40万,县城北距成都市142公里,西至乐山市37公里,东南至自贡市118公里。井研县自隋朝时期建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四川省十大人口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1)

首先,井研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南部,是乐山市东部门户。井研县的县城北距成都市142千米,西至乐山市37千米,东南至自贡市118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5′—104°00′,北纬28°25′—29°55′,与仁寿县、青神县、荣县、犍为县、五通桥、市中区等地接壤,也即该县拥有不错的地理位置。研县是典型中、浅丘陵地貌,最高海拔697米,最低海拔344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就井研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先属古蜀国,后成为秦国的疆域。

四川省十大人口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四川省乐山市一带属蜀郡这一建制。蜀郡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的范围随时间而有不同。成都附近原为古蜀国所辖。汉朝时期,今乐山市井研县一带武阳县井研镇。就井研这一地名的历史由来,井指盐井,研为精美之意。一说因县有盐井,而盐井之利出于心计,取盐井研净之义。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井研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东晋时期,设立西江阳郡,今井研县一带属之。西魏时期,在该地区设立蒲亭县,属陵州。

四川省十大人口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3)

公元59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在该地区设立隆山郡,并且废蒲亭县设立井研县。由此,就井研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59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在四川省的各个县中,1400多年的建县历史,已经是比较悠久的县了。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建县起,经唐、宋至元朝初期的六百多年,县域有所扩大。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井研县属剑南道。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将始建县(即今仁寿县彰加地区)并入井研县。

四川省十大人口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4)

最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将井研县并入仁寿县,今县境域为仁寿县四乡之一,曰“来凤”。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撤仁寿县的来凤乡,恢复井研县这一建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清朝顺治初归资州,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资州为直隶州。井研县属资州直隶州。1928年,井研县直属于四川省。1968年,井研县属乐山地区。1985年6月至今,井研县属乐山市。截至2018年底,井研县总面积达840.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