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电视剧都是能让电视台反反复复重播个几十年的,最经典的莫过于86版的西游记,很多人说86西游记严重违背了原著。其实在那个年代,这就是最贴合原著的。之前的西游记都是日本和台湾拍的是什么样子?举个例子,日版西游记唐僧是个女的,和孙悟空谈恋爱。台版西游记唐僧看孙悟空大圣爷,还哭着要和妖怪结婚,结果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昏了,毕竟改编不是乱编嘛。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1)

当时杨洁导演看到这些,觉得这就是在作践中国的古典名著,才下定决心要把西游记拍好。由于经费不足,86西游记所有的镜头都是摄像师拿着一台摄像机一个个拍出来的,你没听错,只有一台摄像机。当时杨洁去日本访问NSK电视台的人,听到这个说法或直呼,这绝对不可能。所以那个年代能拍出完成度如此高的西游记,简直是一个奇迹。

首先是场景,现在的影视基地到处都是皇宫、寺庙、古镇,你要什么场景都能在基地找到现成的,当时的中国可是连一个影视基地都没有。所以杨洁为了那些场景,基本上把全国景点都跑遍了。如第一次看花果山这个场景,水帘洞门口的瀑布是在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拍的。我当时知道后就疑惑了,孙悟空当了猴王后,有个片段是一群小猴子采椰子,黄果树景区,哪来的椰子树?

后来看了杨洁的回忆录,才知道花果山短短几十分钟的场景是剧组跑遍大江南北,一点点拼凑出来的。福建东山岛、江西庐山植物园、湖南张家界、海南文昌椰林、北京七王坟和戒台寺都是花果山的拍摄地点,还有水帘洞内部洞穴,按理来说布个内景就完事了。可杨洁为了追求艺术效果,找遍了中国的钟乳石洞。后来找到了湖南的冷水江波月洞,洞门口就有一个水池,适合让小猴子戏水,里面就是一个大厅,中间有个天然石台,刚好当孙悟空的宝座。所以孙悟空一钻进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直接就来到了湖南冷水江。在水帘洞场景的更深处,里面的钟乳石长得怪异、恐怖,阴森无比,刚好就被拿来当作白骨精的洞穴。可是洞穴里面氧气稀薄,为了制造烟雾飘渺的效果,还得放大量干冰,就更没多少氧气了。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2)

演小猴子的都是湖南体工队的小孩子,他们带着面膜非常难受,根本没法呼吸,所以每次拍完一个镜头就赶紧把面模拿起来往洞外又跑又跳。取景已经够难了。特效当时市面上没有任何影视剧可以参考,大家对于如何做特效也没任何经验。比如黄袍怪登场,有大量黄色的烟雾,这是演员登场前把烟雾紧紧裹在斗篷里,等出现实就把斗篷一掀开才达成的效果。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3)

这部剧用得最多的特效就是干冰。有一个孙悟空当弼马温的戏,剧组最后找到了内蒙古,那边有草原和大批军马,可是这些马根本不听指挥,马厩一打开,他们就乱跑,根本拍不出万马奔腾的场景。剧组就带了一堆脸盆、喇叭、锣鼓、鞭炮之类的东西,事先在一边放烟雾,然后把马一放出来就在另一边敲锣打鼓,想把马吓到烟雾那边去奔跑。结果没想到马更怕的是烟雾,而不是声音。直接朝着发出声音的这人冲过去,被踩到就是非死即伤。敲锣打鼓的人赶紧甩下锅碗瓢盆跑开了。因为马是习惯跟着领头的马跑的,最后一位养马的战士穿上孙悟空的衣服骑马带头,他终于把烟雾中万马奔腾的镜头拍下来。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4)

另外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由于剧组没有升降机,所以在拍摄脱线单场景时用的都是沙干儿搭建的翘翘板,将摄影师吊起来拍摄。沙干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木头杆子。在以前是用来搭建脚手架用的。

当时杨洁导演对龙宫的要求是必须拍出晶莹剔透的感觉。美工师先用泡沫板烫出来珊瑚礁的形状,再涂上各种颜色,但是光有颜色不行,得闪闪发光。后来剧组的人们打听到东莞有卖一种亮片,于是专门派人跑到东莞,买到这种亮片粘在上面,这才做成了闪闪发光的珊瑚礁。水草则是用尼龙丝做的,在旁边用电扇吹风,看起来就像水草在飘动一样了。大家还会发现龙宫里有一些光在闪烁,这种水光效果是这样做的。在演员表演区,前面放3个盆,盆里装上水和打碎的玻璃,再把聚光灯的光打到水盆里,然后派人摇晃水盆,所以就能拍到这些水光闪烁的场景了。但最麻烦的就是那些冒出来的气泡,否则还是不像水。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5)

剧组又去借了一个超大的鱼缸,用水泵在里面吹出气泡来,最后再把那些编好的镜头与鱼缸进行特技合成,这样一来水下的感觉就彻底出来了。为了呈现晶莹剔透的龙宫效果,就花了这么多心思,不得不感叹,当年西游记的拍摄真是想象力与创新的典范。

不仅仅是场景布置,选角色也发生了很多趣事。比如唐僧这个角色的演员就换了3个。最开始的唐僧是汪粤,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一开始对这个角色也很上心,剃了光头,整天穿着袈裟到处跑,街上每个人都盯着他看,他也毫不在意。

杨洁导演为了让他演得像和尚学学佛教礼仪,就安排他去寺庙体验生活。结果寺庙里做法事,他穿着袈裟直接进去了,和尚们都对他毕恭毕敬的施礼。因为袈裟上的格子象征着地位,格子越多地位越高。汪粤穿的那身袈裟是唐僧的,格子已经拉满了,但只待了10天他就从寺庙跑了,说那里蚊子太多,咬他的光头和尚们还不让他打蚊子,说出家人不能杀生。汪粤演的唐僧不错,可是拍到一半一个电影让他去当主演,他无法抗拒就离开了剧组拍电影去了。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6)

第二个唐僧是徐少华,是山东话剧团的演员,他拍了很多集之后,话剧团领导给他报名了,山东艺术学院让他去上大学,于是对西游记的拍摄也不上心了,要挑着走着人。

第三个唐僧是迟重瑞,但是一直跟到了西游记完结。

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么牛逼的电视剧,这些演员为啥要半途而废?其实86西游记是播出后才牛逼,当时拍摄情况可真是太困难了,不仅要全国各地到处跑,还要上山进洞,就一个摄像机。所以短短25集就拍了6年。从82年开始到88年结束。

大家猜猜演员一集的片酬是多少?在这个剧组中片酬最高的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因为他们戏多,而且戴着厚厚的面具。他们一集的片酬是80块钱,其余的演员们一集的片酬最多40块钱。因为没钱。像什么不仅装车、卸车这些工作很多都是演员们来帮着干。所以那时候大家拍戏根本不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完成86西游记这件艺术品。有些演员坚持不下去也是正常的。拍摄期间整个剧组都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并且都是义务劳动。有些场景没那么多钱,请群众演员,就让工作人员去当群演。美工、道具、服装、配音通通上场。比如孙悟空拜菩提祖师,那里都是他们演的。还有祸起观音院,工作人员为了出演和尚全部剃了光头。

拍摄86版西游记幕后(一台摄像机与一部86版西游记的故事)(7)

在音乐方面,86、西游记也是一场革新电视剧传统思路的典范。当时杨洁导演找了一些作曲的,但是风格都四平八稳,不太满意。后来一直到第七位作曲者,他做了一个1分多钟的电吉他曲子,这可是1983年,这个年代就用电吉他作曲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可杨洁一听就喜欢上了,给它取名叫快乐的花果山,用在了第一集猴子们玩乐的场景中。

可后来一些报纸刊登文章说西游记里的BGM他们太洋了,特别是一开始的电音,用这种东西来配我国古典名著,不够民族化,没有时代感,有损四大名著的形象。领导们看了这些报道后就想让许镜清走人。杨洁极力挽留,写信给他们,说这不是土、洋、民族化、时代感的问题。西游记是神话剧,上有玉皇,下有阎王,海里还有龙王,他们是哪个时代的?取经经过十万八千里,还有神仙妖怪的世界,这又是哪个地狱的?最终杨洁极力留住了许镜清,给我们留下了一首又一首经典的BGM,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便是敢问路在何方。

正如歌词所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主创们踏平坎坷,斗把艰险,才能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经典的作品。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和经验呢?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本期介绍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请记得收藏、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