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透视
建筑物由于它与画面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它的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与画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如果建筑物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那么这两组轮廓线的透视就不会有灭点。而第三组轮廓线就必然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心点S°。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在此情况下建筑物就有一个方向的立面平行于画面,故又称为正面透视。
在建筑手绘实际运用当中,一点透视常常用在街景当中,中间是马路,两边是建筑,路的尽头有时是远山。一点透视本身就存在着很强的空间感。其视觉中心常常就在灭点S°的位置。
一点透视示意图
一点透视在建筑草图中运用得其实并不多,因为其必须过多地交代一些与主体建筑造型无关的多余建筑和配景,从而使画面丢掉了设计重点。
建筑外观一点透视画面
一点透视效果图(1)
一点透视效果图(2)
两点透视
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水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那么画面上就形成了两个灭点,且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为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示意图
建筑外观两点透视画面
两点透视在建筑手绘当中是运用得最多的,相对一点透视来说两点透视能给人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它塑造出来的画面也更灵活。更自由。
通常在处理两点透视的画面时,将正面处理成受光面,侧面处理成背光面。
两点透视角度的选取
灭点过于靠近透视体积而导致侧面太少,体积感不强。
灭点适中,正面透视与侧面透视比例协调,这时建筑的体积感最强。
左右两侧灭点接近对称,正、侧面透视基本相同,建筑被二分之一等分,体量失真。
灭点太靠近正面,侧面面积很大,正面面积却很小,不利于整体表达。
两点透视效果图(1)
两点透视效果图(2)
三点透视
在手绘的实际应用当中,三点透视一般用来画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者仰视图。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出现三点透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物体太过于高大,平视角度的话人没办法看到建筑的全貌而不得不用仰视或者俯视。
(2)物体本身并不与水平面垂直,如坡地、斜屋顶、直跑楼梯等。三点透视表达出来的建筑宏伟高大,仰视角度通常给人一种挺拔、险峻之感,俯视又时常给人动荡欲覆的深邃感。
三点透视示意图
三点透视效果图
圆形透视
在建筑草图中经常会遇到要勾勒一些圆形或者半圆形构件,如圆柱、半圆形窗洞或者门洞等。有圆的存在就需要涉及圆的透视。
圆的透视是椭圆,这个相信大家都不难理解。实际作图当中一般用求其外切正方形的透视来间接求圆的透视。
(1)圆的外切正方形的四边的中点都是圆的切点,圆必然要经过这四个点。
(2)假定外切正方形ABCD的某个边如AB的中点为E,自E点作线与BE成45°角,再自B点也作线与BE成45°角,这两条线相交于F。然后再以E点为圆心,EF为半径作圆弧与EB相交于G,再自G点作线平行于BC,那么这条线与对角线BD相交的点也就是圆所必然要经过的点,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其他三点。
(3)圆必然会经过外切圆的以上8个点,所以在求透视过程中通过这8个点所作的椭圆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圆的透视。
在圆的透视中,离我们近的半圆大,远的半圆小,画的时候弧线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者太圆。
圆的透视画面
圆的透视实际运用举例
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法亦称动点透视法,是传统东方绘画的技法之一。它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观察焦点,而散点透视则有许多“点”。如《清明上河图》,在观赏中国画卷时一般都是一边拉开另一边卷起慢慢地看,这样的话就需要每时每刻看到的画面都有独立的视觉焦。而对西方的古典油画,如果遮住画的一部分,观众就会觉得构图不完整。
移动视点,打破一个视域的界限,采取漫视的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景物自然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里,这是一种复元性的透视方法。在绘画中运用得当可使构图极为自由,表现幅度具有极强的延伸性、可塑性。中国传统绘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达到了广视博取、随心经营的目的。
散点透视在实际手绘运用当中并不多见,在草图设计中更是几乎不用,出去写生时偶尔可以试一试。散点透视的技法原理取自于中国传统国画,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人没有发明透视之前的一种主观的相对不科学的画法,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画法创造了中国绘画历史上相当璀璨的成就。
散点透视在画面中的运用
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是由于大气及空气介质影响使人们看到近处的景物比远处的景物浓重、色彩饱满、清晰度高等现象。空气透视又被称作“色调透视”“影调透视”“阶调透视”。它的特点具体如下:
(1)近处物体暗而深,远处物体淡而浅。
(2)近处物体色彩饱和、趋于暖色、明度高,远处物体色彩饱和度差、趋于冷色。
(3)近处明晰,远处模糊。
(4)近处明暗反差大,远处明暗反差小。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近实远虚。
实景照片
未考虑空气透视的处理效果
考虑空气透视的处理效果
空气透视在实际中的运用
学习更多绘画知识,关注头条号:绘画视界。一直是你绘画路上的良师益友,简单而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