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组成部位,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血小板对机体的止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小心受到了外伤,有出血症状出现时,血小板就会发挥其生理作用,帮助机体止血。先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形成止血结构,随后促进血液凝固,形成坚固的止血栓子。

血小板在什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1)

此外,血小板的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在临床上,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25~320×10^9/L,而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那么,血小板增多是怎么回事呢?

血小板增多是怎么回事呢?

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如果是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可能和骨髓增生性疾病有关,例如常见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是这些疾病引起的,需要马上治疗。

除此之外,血小板增多可能是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或者患上了癌症,缺铁性贫血等。但是,这类患者血小板增多一般不会超过500×10^9/L,需要经过合理治疗才能改善。

血小板在什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2)

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

1、凝血止血

血小板可以起到凝血止血的作用,帮助机体修复损伤的血管。血小板表面存在糖衣物质,能够帮助吸附血浆蛋白以及凝血因子,加上血小板颗粒含有许多凝血物质。当机体受到损伤时,血管会破裂出血。

此时,血小板受到刺激发挥其作用,其表面粘度会增大,相互凝聚形成一团,起到快速凝血的功效。一般来说,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L(50×10^9/L)则有出血危险。

血小板在什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3)

2、保护血管

血小板可以有效保护血管的健康,避免血管受损之后无法修复,同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除此之外,血小板中还含有许多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血管的收缩,同时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起到保护血管,加强止血的功效。

由此可见,血小板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无论血小板数量增多或者减少,都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和改善。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25~320×10^9/L。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最好马上去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