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风筝,看遍人情冷暖;

一个导演,感怀家国情怀;

一部传记,解读爱恨情仇;

一个故事,剖析真假善恶。

由柳云龙自导自演的《风筝》,于2012年拍摄,2013年制作完成,历经五年的打磨、修改,直到2017年底才得以播出。这是一部讲述解放前夕国共两党纷繁复杂的斗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3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史。《风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变换多舛,聚焦了在民族大义面前,信念与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的痛苦抉择,是一部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恢宏的史诗级剧作。

风筝宫庶知道影子是谁吗(宫庶的功过与是非)(1)

《风筝》值得反复品味,无论主题、思想、演技、布景还是音乐、摄像、剪辑、意境都非常经典,是近几年难得的精品剧作。

看《风筝》,宫庶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军统山城站站长,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人民为敌,粉身碎骨。

一、追随六哥,平步青云

宫庶原本是国民党毛人凤的部下,经历过艰苦的抗日战争。他冷静、聪慧、有胆有识,谋略过人,是一个坚定的“三民主义”追随者,但是8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得不到重用。1938年临澧培训班上,郑耀先带领包括宫庶在内的学员在孙中山遗像前宣誓:“中华民国得之不易,革命青年应矢志不渝”。宫庶对六哥郑耀先心怀仰慕已经很久了,投奔六哥,混出个人样,是宫庶多年来的夙愿。

玫瑰饭店门口精准的狙杀高占龙、延安之行只身勇闯雷区,破解多重困局,帮助六哥安全回到山城。宫庶的聪慧让郑耀先如鱼得水,从此宫庶与赵简之、宋孝安一起成为郑耀先的得力干将,为郑耀先更好的潜伏,更好的搜集情报、传递情报“修桥铺路”。为破解“木马计划”,六哥逃出渣滓洞,宫庶越权动用了“军、警、宪”的力量,拼尽全力解救六哥于危难,可以说宫庶是六哥的“好兄弟”。

风筝宫庶知道影子是谁吗(宫庶的功过与是非)(2)

二、再回山城,魂断天涯

宫庶因为郑耀先开始平步青云,他对周耀先崇拜仰慕,言听计从,面对顶头上司毛人凤的利诱,唯六哥马首是瞻,郑耀先对宫庶有知遇之恩。在宫庶眼里郑耀先和自己一样,是一个坚定的“三民主义”的追随者,是一面旗帜。在他看来,六哥,亦师、亦友、亦兄长,他会因为六哥被毛人凤下放到渣滓洞监狱而愤愤不平。也正因为如此,解放后,已经在香港稳居高位的宫庶,仍然会冒死再次潜回山城,只为找寻六哥,妄图重振“伟业”。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宫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欲托付一生的六哥竟然亲手抓捕了自己,宫庶甚至到最后不敢相信六哥竟然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回忆过往,原本坚定的的信念轰然倒塌,宫庶彻底颓唐了。能责怪六哥吗?只能怪自己眼拙,怪政权腐败。郑耀先棋高一着,仅凭一己之力就将包括戴笠、毛人凤在内的所有人“零封”,可谓战无不胜。宫庶虽有不甘但口服心服。

三、宫庶的罪于罚

《风筝》中都宫庶原本是一个有志之士,残酷的战争和冷漠的时代环境,把宫庶变成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山城狙杀高占龙的一枪毙命,延安补枪江心时的冷漠无情,村庄滥杀平民的暴残冷血,香港除杀“叛徒”的狂妄张扬,就是这样一个遇到危险时聪敏果敢、对待恋人时坚韧痴情,对待“兄弟”两肋插刀的丰满、复杂、多变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导演柳云龙的镜头前,立体的展现了出来。

宫庶这个人物代表了民国时期众多执法者的形象。那样一个贪腐成风、相互倾轧、拉帮结派的政府,又有这样一群视百姓生命如草芥的执政者,失去了民心焉能不败?

风筝宫庶知道影子是谁吗(宫庶的功过与是非)(3)

细看《风筝》,是郑耀先害死了宫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他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应有的后果,如果一定要找原罪,那就是那个腐朽的民国政府,那个动荡战乱的年代泯灭了的人性,让宫庶变得麻木不仁,迷失了方向,最终自取灭亡。

http://t.cn/AiDUHD6K[/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