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持续低热原因(谁在消耗肿瘤患者的体力)(1)

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间歇期经常会感到乏力,唉声叹气,昏昏欲睡,即使什么也不做,还是会觉得很累,给家属一种患者很虚弱的感觉。这种状态在肿瘤患者中很常见,医学上将这种乏力称之为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的身体、情感和认知方面的主观的疲劳感觉及精力衰竭感,并干扰日常生活及功能。目前测量这种疲劳感的严重程度是很困难的,也没有公认的生理检测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疲劳的程度。所以通常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1、躯体疲乏:虚弱、异常疲乏,不能完成原来胜任的工作;2、情感疲乏:缺乏激情、情绪低落,精力不足;3、认知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清晰思维。

肿瘤患者持续低热原因(谁在消耗肿瘤患者的体力)(2)

护士看着摄像机,旁边躺着一个躺在病床上的病人

肿瘤患者出现乏力的原因

(1)治疗引起的疲乏无力: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通常因为药物的毒副反应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比如白细胞低、贫血、严重癌痛、营养不良、肌肉缺乏运动、癌症复发等会明显造成患者出现疲乏无力的感觉。通常,接受化疗的患者其疲劳乏力的程度在化疗的几天内会达到高峰,然后会根据时间而逐渐减轻;而接受放疗的患者其疲劳乏力的程度是累计性的,其严重程度会在放疗后的几周内达到高峰。65%以上的化疗患者、82%~96%的放疗患者、70%以上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都会经历癌性乏力。

(2)精神因素:肿瘤患者在确诊患癌后,心理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种面对死亡的恐惧会直接击穿患者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后续的担心、沮丧、失眠或渴睡、抑郁、焦虑等坏情绪会让患者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患者情绪失落,积极性降低,从而让患者产生疲劳乏力感。

肿瘤患者持续低热原因(谁在消耗肿瘤患者的体力)(3)

(3)营养不良:肿瘤生长逐渐外侵周围脏器,或经血道、淋巴转移到其它部位,造成人体器官功能的障碍,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消化系统肿瘤),同时放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不适感觉,也会影响患者的进食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诸如消瘦、疲劳乏力、血红蛋白降低等。

(4)体内毒素积聚:由于恶性肿瘤自身常常产生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代谢、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的异常,从而引起乏力。

(5)缺少运动:通常人们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多休息、不运动可以避免疲劳,但事实正好相反。肿瘤患者因为治疗,缺乏最基本的运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就缺少兴奋感,肌肉也会变得虚弱,新陈代谢过程减慢,容易觉得疲劳。

(6)药物反应: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有些药物的使用直接就会造成患者出现疲劳乏力感,例如止痛药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有镇静催眠作用,会被患者误认为是乏力。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后,骨骼内的钙质流失,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行走无力。

肿瘤患者持续低热原因(谁在消耗肿瘤患者的体力)(4)

癌因性疲乏的营养调理方法

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低下情况,对疾病的治疗的影响较大,要让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的食物,患者可以多吃水果、蔬菜、菌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营养。同时食用黄芪乌鸡汤、花旗参瘦肉汤等补气养血、扶正固本的食物,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疲乏无力感。

另外保证每天饮用水的量1500ml,脱水也可能导致乏力,一天数次小口饮用为宜,建议饮用白开水和淡茶水,不选择浓茶和咖啡。少吃含糖饮料和含大量添加糖(白砂糖、糖浆等)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患者疲惫感。

肿瘤患者持续低热原因(谁在消耗肿瘤患者的体力)(5)

年轻女营养学家

癌症乏力的运动治疗方法

对于缓解肿瘤患者的疲乏,运动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运动有助于减轻肿瘤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和重建。

由于癌症患者体质、病情阶段不同,因此,给予有氧运动的时间也不同,运动开始的时间常被建议为餐后30 min至1h为宜,以免影响胃肠消化、吸收。肿瘤患者建议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做起,等慢慢的患者体能跟上来之后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量跟运动时间,到达一定量后保持,并坚持下去,使患者养成喜欢运动的习惯。散步、气功、太极拳,或是做操、慢跑等都是非常适合肿瘤患者缓解疲劳的运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