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1)

1922年,不堪忍受红卫兵鞭打,侮辱的傅雷夫妇于9月2日在上海江苏路安定坊5号的家中,双双自尽。

后世之人大多听过《傅雷家书》,其中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信件内容大多体现了傅雷夫妇在教育儿子方面的经验,字里行间也体现了二人对傅聪的爱。

更有人将傅雷与朱梅馥比作焦仲卿与刘玉芝,感叹他们的爱情比火还要炙热,愿意为了对方而付出生命。

从中国文学来看,傅雷夫妇之死,是近代历史的悲哀,万金家书存于世,却也带走了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我有幸读过《傅雷家书》,从字里行间也大概了解了作为父亲身份的傅雷,是怎么的一个形象。但对他的生平我起初是不太了解的,作为一个文学家,翻译家,他的形象是不够的饱满的,可他的死,却也让我的心沉重了起来。那一场浩劫,到底摧毁了什么?除了一个个生命,大概也磨灭了一个时代的温柔与气质。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2)

两个柔弱的知识分子,被连续批斗了三天三夜,遭人侮辱,殴打,尊严扫地。可在他们结束生命的最后关头,脑子里也是想着的别人。

他们将家中为数不多的存款用信封装了起来,并在信中留言,将存款留给他们的保姆周秀娣,以至于周秀娣不会因为失去工作而流浪街头。

自尽的那天,周秀娣还对保姆说:“秀娣,我的衣柜被查封了,没有更换的新衣服,麻烦你到隔壁邻居周太太家帮我借一身干净的衣服。”她想干干净净的离开人间,即使这个社会亏欠了他们,他们也温柔以待,为自己留下了50元的身后费。

这就是近代历史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的是优雅与温厚,这样的他们,现在依然还存在吗?

01 两小无猜

傅雷出生于1908年,祖籍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从小傅雷便在母亲的安排下,读书写字,不光四书五经,英文,算术也是他日常的学习内容。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3)

而他的妻子朱梅馥小他五岁,从小就受到傅雷的照顾,两人的关系十分的亲密。两人不光一起读书学习,甚至生活上也有很多交集。

“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

杨绛这样评价傅雷。

是的,只要傅雷有好吃的,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这个妹妹,有人欺负朱梅馥,他也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给她撑腰。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猜疑”,便是对他们关系最好的形容。

小时候的两人,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哥哥妹妹,更是要好的玩伴,谈不上什么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变故打破了这种关系。

在朱梅馥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锒铛入狱,母亲因为忙着给丈夫伸冤,无暇顾及年幼的朱梅馥,但是她很快便适应了这种生活,渐渐的独立自强起来。

时间不断的推移,当扎着麻花辫的朱梅馥出现在傅雷眼前时,他突然发现,以前那个和他一起打闹,常常灰头土脸,指甲也脏兮兮的朱梅馥变得端庄大方了起来,再加上会弹钢琴,她的气质一下变得沉静了起来。

同时朱梅馥也发现,曾经那个调皮捣蛋,爱捉弄自己的傅雷,也变得沉稳内敛了起来,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变得更加温柔体贴。

于是两人瞬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32年,两人在上海举行婚礼,青梅竹马变成了举案齐眉。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4)

02 蒙冤入狱

婚后生活自然是甜蜜的,两人在生活上互相扶持,在工作上也是相互帮助。时常见到,朱梅馥帮助傅雷整理已经翻译好的译稿,而傅雷不愿妻子过度操劳,也会分担一些家庭劳务。

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已经暗藏波澜。傅雷的才华到最后,却成了杀死的武器。

他作为一名翻译家,时常会翻译一些外国文学,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5)

傅雷外文译稿

本以为这样具有才华的人,应该受到社会的优待,拥有光明的前途,但是却不想他翻译的著作成为了证实他“恶行”的证据。傅雷被扣上了“反派”的帽子,朱梅馥是反派的家属,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其实早在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译著的印数稿酬亦遭停发时,他就有所警觉。1966年上半年,山雨欲来,经历过多次运动的傅雷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初夏时,老友周熙良来探望他,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一九五七年那样的情况,我是不准备再活的。”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警觉是有根据,傅雷被抓了,他的妻子朱梅馥也被拖累。在煎熬中的傅雷多次想过一了百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妻子,他也就苦苦的支撑了下来。

他无数次的挣扎,无数次的争辩,变成了某些人口中的“顽固不化,贼心不死”,这也给他自己和朱梅馥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在这种绝望之下,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这一次,朱梅馥也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和丈夫站在一起,她交代好了身后事之后,便在西边窗户上自缢了,为了不影响到邻居,她在地上铺了一层棉被。保姆周秀娣买菜回来,才发现两人的尸体,傅雷躺在椅子上,左手拿着一瓶毒药,脸上凝固着解脱的神情。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6)

按当时惯例,“自绝于人民”者不能保留骨灰,傅雷夫妇当然属于此类,与傅家素不相识、但一向钟爱傅雷文字的文学青年江小燕自称是傅雷的干女儿,冒着巨大危险要回骨灰妥善保管,并给中央写信为傅雷鸣冤,结果吃尽苦头。

傅雷夫妇死前留下的遗书,让人读了不禁潸然泪下。

傅雷家书对人生的评价(沉默的毁灭是读书人最后的体面)(7)

傅雷夫妇遗书原文:

人秀:

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以及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和几张译稿)是在我们家里搜出来的,百口莫辩,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那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不曾有变天的思想。我们一直到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难受。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弟,因为偶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的是只能委托给你了。如你的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委托数事如下: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二、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三、故老母余剩遗款,由人秀处理。四、旧挂表(钢)一只,旧小女表一只,赠保姆周菊娣。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六、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存单一纸六百元,请交还。七、姑母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十、旧自用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又旧男手表一只,本拟给敏儿与儿媳,但恐妨碍他们的政治立场,故请人秀自由处理。十一、现钞53.30元,作为我们火葬费。十二、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十三、自有家具,由你处理。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但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 梅馥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

傅雷遗书

弗雷之死,以体面的毁灭,将君子之节,恪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