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文/张梅英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斗转星移,时光渐进,转眼又到了白露时节。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表征着天气转凉。正如《礼记》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进入“白露”,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称之为“白露”。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了大量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盘点那些关于白露的诗句,一同聆听有关白露的故事。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

一首《蒹葭》,让人记住了白露为霜的意境,也让人叹息了在水一方的朦胧。美好的爱情,总是那么虚无缥缈,留下的只有白露的清寒。

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

《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时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是天气转凉的开端。

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早晨经阳光照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4)

《杂诗》 魏晋 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5)

世人皆知曹操的《龟虽寿》,曹植的《七步诗》,却对曹丕的《杂诗》知之甚少。诗中,作为文坛三曹,建安风骨的一份子,曹丕的文采着实飞扬,正如本诗中,他借助于白露之夜的叹息,表达了他乡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怀。

白露的诗意,似乎总是无法摆脱一份悲凉与无奈,此时,倒不如放松思绪,来品尝一下属于白露的独特滋味。集露水,品茶香,白露至,秋意浓,此时最适合来杯白露茶,“一杯拂燥,两杯明心,三杯忘归”。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6)

《玉阶怨》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7)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一代诗仙李白的一首《玉阶怨》,无一语写怨情,却又让人感受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在艺术上有着幽邃深远之美。

在这个季节,在这样的节气,很容易让人“悲秋”。因此,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等,让心情愉快,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清静养神,尝试排除杂念,让心境达到宁静状态。如此,虽眼中满是悲秋之色,心中却一片澄明。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8)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9)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把常见的怀乡思亲,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戍鼓、秋雁、明月,以及被战乱拆散的兄弟,在这个白露的节气夜晚,无不让人感物伤怀,思念万分!

到了白露,晚上睡觉最好关窗户。民间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十分必要。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加减衣服。

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如果能在睡觉前泡泡脚,对养育肾气无疑大有益处。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0)

《衰荷》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1)

白居易的《衰荷》是一首动人的惜荷佳作,对荷,魂牵梦绕,藕断丝连。一茎残荷,半蓬枯叶,寄托了诗人的人生之惑与别离之痛。

白露节气,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有的花如木芙蓉、秋海棠等,颜色较春天更艳。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可人的时节,只是越往后,越是秋风萧瑟,万物兴衰。

白露来了,秋燥之气也愈加明显,主张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黑芝麻,百合,银耳莲子粥,山药,枸杞子,沙参,麦冬等等。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炸鸡腿等辛辣煎炸食物。有哮喘、气管炎、咽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还要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和辣椒等。通过合理膳食,学会养生。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2)

出朗诵:《满庭芳·碧水惊秋》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3)

在北宋的词坛上,秦观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他的那首《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把个秋风白露的七夕,写得唯美异常!而在这首词中,他同样用“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将深秋的愁绪,点化的如梦如幻。

抛开离愁别绪,其实白露还是一个美食的节气。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收获季节。这时的田野,一眼望去,高粱如火,棉花似云,大豆咧开了嘴,荞麦笑弯了腰。农谚中:“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是真实的素描。从白露开始,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华北冬小麦的播种也即将开始。

关注@作家张梅英 阅读有灵魂的文字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4)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宋·苏辙  家居简余事,犹读内景经。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5)

作为唐宋八大家、文坛“三苏”之一,苏辙与其兄苏轼,都以文采飞扬与命运多舛,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感慨,同样以兄弟情深给世人树立了楷模。二人长期分隔异地,却凭借一封封家书,应和诗词,留下了无数的诗词珍宝。

在民间,人们常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表示白露节气的特点,这形容的就是白露节气一到,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我们该加衣了。对于鸟儿们来说,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其他鸟儿也开始养护增生它们的羽毛来御寒,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6)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不到白露不种蒜。”“白露高粱秋分豆。”一段段谚语,无不展示着先人们,在白露期间,抢时播种的智慧。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秋早明河低接地,夜深白露冷侵衣。”一首首诗词,无不借白露这个节气的意象,写尽了秋的寒凉与相思!


关注@作家张梅英 阅读有灵魂的文字

码字不易,原创辛苦 ,各位大神请勿照搬。

月半小夜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