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

文丨春辞

英雄联盟玩家们这段时间简直像过大年。

先是EDG在S11力克DK勇夺冠军,随后动画剧集《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他就来了,诶玩家们看了几集之后发现,这根本不是往常我们戏称的游戏惨遭动画化,而是一个远超所有人期望值的高水准动画作品。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

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平台找到关于这部动画电影的高评分和溢美之词,因为他不是那种玩家自嗨的动画,没玩过游戏没看过游戏世界观的人,一样能够无障碍看这个动画。

豆瓣开分9.6,在近7万人评分之后最后第一季得分9.2分,动画剧集在豆瓣达到这个分数的只有寥寥几部,IMBD开分9.4,终分9.2,烂番茄开分100终分96,爆米花98分的超高分……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3)

你懂这个含金量吗?不懂也没事,看就完了,真的强。

但是。

在这一片赞美和溢美的美景之中,有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是玩家们总在讨论艾克啦、蔚啦这种刺客战士为什么会打不过金克斯这个ADC的。

以及,指责金克斯为什么总要做哪些坏事的评论。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4)

腾讯视频评论区热评第3,《双城之战》的弹幕每次金克斯一做错事就会有弹幕开始输出

而在这些指责声下,往往有许多的人会声援金克斯,表达他们对这种观点认知的浅薄,认为金克斯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所为,更有许多环境和其他人影响的因素。

他们为什么要指责金克斯?他们为什么要声援金克斯?

要讨论这些内容,还是得回到《双城之战》的剧情,让我们简单从金克斯的视角梳理一下金克斯在剧集故事内外所遇到的事情。(看完剧情的可以直接跳过。)

剧情梳理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5)

这个主角蓝发女孩在成为金克斯之前,她的名字叫爆爆,和姐姐蔚住在下城区祖安,一直以来与上城区皮尔特沃夫相对立。爆爆的父母死于皮城底层人试图迈向上城区的一次暴力冲突,成为孤儿的爆爆和姐姐蔚被当时带领冲突的范德尔收养,仇恨的种子自此在两个女孩的心底埋下。

在一次前往上城区的偷窃行动中,爆爆偷到了杰斯正在研究的海克斯科技水晶,水晶引发了巨大爆炸,引来了皮城执法官的追捕,逃回下城过程中爆爆遗失了战利品,事后队友抱怨爆爆是个祸害总是好心办坏事,但被蔚压下,蔚和爆爆在天台上谈心,爆爆拿出了那颗海克斯水晶,表示并不是一无所获。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6)

但这枚水晶牵扯到皮城禁止魔法的法律,上城人要求一定要给个说法,爆爆和蔚以及范德尔在其间遭到了来自上城的巨大压力,金克斯表示自己可以战斗,但蔚不允许金克斯参与进这么危险的事情。

范德尔最后决定牺牲自己保全蔚和爆爆,可在范德尔即将把自己交出去的时候,却被希尔科的手下打晕带走。

想要帮上忙的爆爆将不稳定的水晶绑在玩具小猴上,并将其引爆,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使得团队里的两位队友死亡,范德尔重伤,好心办坏事的爆爆得到的结果却是蔚的一个巴掌和一句“你就是个祸害(JINX)!”,阴差阳错下二人就此分别,爆爆错认仇人希尔科为依靠。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7)

被马克思抓走的蔚被投入了静水监狱中,将近十年过去,金克斯在希尔科的抚养下长大,也变成了一个我行我素、杀人不眨眼的黑帮枪手。

在一次行动中,她的肆意妄为让队友受伤,炸死了数位皮城执法官。再一次导致了上城对下城的高度压力,两城的冲突一触即发,但希尔科从海克斯水晶中看到了获得下城解放的可能性,让金克斯全力去发展科技,同时,凯特琳为了调查这件事,从静水监狱里解放了蔚。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8)

两人在下城里不断的寻找关于金克斯的线索,经历了许多坎坷之后,蔚和金克斯终于得以再度见面。可凯特琳皮城执法官的身份,却让金克斯的心中产生了进一步隔阂,而此时金克斯三人却遭到了野火帮的袭击,野火帮掳走了蔚和凯特琳,而后金克斯跟踪野火帮的人,发现野火帮的首领是自己的童年玩伴艾克,凯特琳也要去上城交换海克斯科技水晶,而蔚要留在下城寻找自己。

但是,马可思背叛了蔚和凯特琳,金克斯救下了几人之后现身,她想要拿回水晶,和童年玩伴的战斗一触即发。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9)

艾克最后战胜了金克斯,却没有下死手,金克斯扔出手雷将自己也炸成重伤。金克斯被希尔科带了回去,但疗伤必须使用“微光”这种会加剧人疯狂的药剂,而与此同时,手握皮城重权的杰斯对下城发动了战争,打掉了希尔科近乎一半的“微光”工厂。

战后,杰斯向希尔科提出了要求,交出金克斯,签署和平约定。但希尔科并没有这个打算,可当他再度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金克斯绑到了当年范德尔被他绑架的建筑物中,与他同席的还有蔚和凯特琳。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0)

金克斯告诉蔚,这里有两个空座位,一个是JINX(金克斯,祸害,不祥之人),另一个则是爆爆,将由蔚来帮自己做出选择,只要蔚能够杀死凯特琳,那么自己就能够变回爆爆。

蔚没办法做到这件事,金克斯将枪口指到了凯特琳的脑袋上,蔚表示自己可以和金克斯远走高飞,但希尔科对此不屑一顾,表示她们都在骗金克斯,只有自己是真心对待金克斯的。

选择反抗的凯特琳和金克斯发生了枪战,缴械了凯特琳的金克斯面对的是将枪口对准蔚的希尔科,金克斯精神压力过于巨大,在蔚和希尔科强烈的感情和意志灌注下,最终拨动了枪口,子弹打死了希尔科。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1)

至此,这个女孩身体中关于爆爆的一切已经离去,就如她所说,她觉得就算自己变了,蔚也可以像以前那般爱她,但她却没有得偿所愿。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2)

srds,这个坐姿真的很腕豪

在故事的最后,皮城议事厅里杰斯主导着议员们同意了下城人的自治政策。眼看和平的黎明依然到来,金克斯的海克斯科技飞弹却已经命中了议事厅。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为什么骂金克斯?为什么帮金克斯说话?

——评论区会出现如此两极的分化的理由,源自于金克斯的行事准则是混乱邪恶的。

倘若我们以现实中普世价值观的角度去看待她,金克斯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处罚?这是必然的。

细数金克斯的罪孽,小时候偷盗,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受伤,用炸弹炸死了自己的朋友,长大之后,帮助希尔科运输和贩卖“微光”这种违禁药物,无论是皮城人还是下城祖安人,她的手里都沾有他们的鲜血。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3)

在故事的最后,金克斯甚至以一己之力轰碎了皮城的议事大厅,摧毁了即将到来的“和平”,他们认为金克斯有选择权,就像蔚就没有变成这样一般,批判金克斯的人的批判是有理由的。

可为什么这样的角色作为主角,却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为她说话呢?

因为在完整看过这个女孩从爆爆变成金克斯,从心中怀着希望到彻底对这个世界失望,变得疲惫冷漠和疯狂之后,观众们意识到了金克斯的悲剧,有相当大一部分源自于环境,更源自于冷漠。

单纯的批判是片面的,只是说金克斯是巨婴,显然没说到点上,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角色,才能了解为什么这部动画剧集能够拿下如此高的评价。

我是个疯子,有医生开的证明

作为一部以游戏世界观和角色改编,并且担任着填充《英雄联盟》宇宙内容使命的动画剧集,避开游戏谈论剧集是不理智的,要剖析剧集,也要考虑游戏中的要素,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金克斯这个角色。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4)

顺便游戏里还要更涩一点

在游戏中的金克斯形象,显然是发生在《双城之战》之后的故事,金克斯已经彻底成为了疯批美人,到处作恶,被蔚和凯特琳追捕。

而在剧集中,塑造金克斯人格的重要时光和时间共有5段(件),如下:

父母冲击上城,在冲突中死亡;

从年少的蔚和队友的抱怨可知,那段时间的金克斯时常好心办坏事,总被人嫌弃;

爆爆使用海克斯水晶导致队友身死,被蔚打了一巴掌,说她是个祸害;

在被希尔科收养之后,金克斯长时间处于在爆爆和金克斯间摇摆的状态,不断想要证明自己,又不断的寻找姐姐的线索;

承受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杀死希尔科之后,彻底倒向了金克斯。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5)

这个时候金克斯应该不到18岁,可这个眼神和气质,对比一下上面的那个……

金克斯这个角色是被动的,且尝试过挣扎的,一方面她有过人的制造和科技天赋,但另一方面她没有掌控情绪的能力。两次杀死重要的人也都不是处于主观意愿,都有失手的成分在里面。

剧集中的金克斯非常清楚,将自己变为金克斯的除了她自己之外,还有蔚、范德尔、希尔科以及她身边的所有人,最后她将选择权交给蔚,在常年且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恐怕早就没有选择出让她自己内心平静的道路的能力。

而必须要服务于《英雄联盟》世界观的剧情,也让金克斯必须成为那样一个疯子,可用“选择权”来批判金克斯,就显得像是去批判叙利亚战火地区的小朋友,“哎呀,你为什么要拿枪杀人啊?”

因为别人从一开始,就没得选。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6)

与第三集结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封面,在蔚怀中的爆爆,用清澈好奇的眼光看待世界

在设定上,从始至终金克斯都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生活着,而她本人并没有去解决这种精神压力的能力,是一个需要被爱护的角色。

把这种角色放在皮城,她会是一个好好姑娘,可放在下城祖安,她必定就是那个不能很好融入环境的异类,而于此同时蔚还经常带着她去皮城偷窃,向她灌输上层人是敌人的价值观。

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可能就是遵循本能,去做一些不经思考的“对”的事情,比如向希尔科证明自己,比如用炸弹去拯救队友,又比如不让自己那么简单的完全变成金克斯,而是给了蔚去证明自己的时间。

结合塑造她的这些时间,还有她人物性格的转变,以及游戏中的话,我们对金克斯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游戏中,艾克和金克斯相遇时,会有这么一个彩蛋,艾克会说:“我曾经迷恋过你,直到你和你的枪交谈为止。”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7)

在金克斯的台词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有最美好的初衷。”

金克斯和艾克的情感在剧集中并没有太多的表达,反而是出现在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比如先发MV里金克斯和爆爆的玩闹、搭乘摩托车在祖安里玩耍,比如野火帮驻地里的那幅画: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8)

蔚和爆爆在这幅画的核心C位上

又比如,在第7集的最后,金克斯和艾克的决战。

第7集的末尾的时候,金克斯和艾克的决战贡献了整部剧可以说是最有情绪张力的片段。在那场战斗中,剧集以浓墨重彩的铺色和闪回,用两种不同的画面对位关系表达出这场战斗对于艾克和金克斯的意义: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19)

这是第一张,艾克和爆爆,象征着两者的童年感情。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0)

这是第二张,艾克和金克斯,长大后的两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而战斗。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1)

而在幼年时期的战斗中,爆爆的手枪射中了艾克。可是在成年的战斗中,艾克用一模一样的步伐,却躲开了本该枪法更加犀利的金克斯的射击,并且将其击倒在地。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2)

观众很难去以一个主观的思维来揣测这两人,如果金克斯彻底疯了,那这里她就应该使用不同的枪法和射击轨迹,可金克斯却用了和小时候同样的射击手法,而艾克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样的规避手段,只是比起小时候没办法彻底跳起来扭转身形……

可能这两者,都没有彻底放下过去的感情,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艾克在殴打金克斯的时候,没有下死手。

剧本在描写金克斯作恶动机上,给出了非常充足、有说服力的逻辑支持,当拥有超凡科技天赋却不能掌控自己情绪的金克倒向希尔科的那一刻开始,一场悲剧就注定发生,而导致这场悲剧以何种姿态发生的,就是她身边的人,以及她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3)

把爆爆逼成金克斯的,有范德尔,有蔚,有瘦子和胖子队友,还有每一个祖安人和每一个高高在上的皮城人。

这种对于环境、人性的深刻描写,才是《双城之战》真正精彩的地方。

人性的悲剧,轮回不止

如果要用什么来概括金克斯这个角色的话,那么她应该是皮城和祖安两城冲突所塑造的最终极的悲剧。

第八集里,与杰斯共度良夜的梅尔议员的母亲,以诺克萨斯的贵族身份来到皮城。对于皮城和祖安的冲突问题,她提出了相当犀利的看法,她认为目前的皮城根本不配进步之城这个名号,就连自己的下城祖安都无法压制,所以杰斯才造出了武器。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4)

杰斯认为皮城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梅尔的母亲却犀利的指出真正的问题在议会,问题在于阶层矛盾,上级阶层的这些既得利益者,最后杰斯认可了这一点,朝下城发动战争,却在目睹孩童死于战争后收手,而他的行动也让其他议员意识到他现在是皮城掌握军权和武器生产的人,手握大权已成定局。

但杰斯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选择让希尔科交出金克斯,换来祖安的自治权。但这显然是讨巧和不现实的,祖安已经是个被毒品和黑帮掌控的城市,真正的底层人被压迫的现状从未改变,而其中只会孕育出下一个金克斯还有下一个希尔科,以及下一群压榨底层人的黑帮。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5)

皮城人不重视祖安人的遭遇,就如同金克斯的遭遇,她的诉求从来没有被人正视过,看看最后那场对峙吧,蔚和希尔科都急切的想要把自己的情感灌输到金克斯身上,但她们都没注意到金克斯的精神早就疲惫不堪了。

金克斯最后再一次杀死了“父亲”,至此,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予她渴求多年的爱和认可,而这正如皮城一直以来忽视祖安人的诉求,用暴力管理着祖安的同时,把一切的罪恶都留给了他们,他们永远都是下等贱民。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6)

皮城执法官可以随时处置下层人,包括直接杀死

哲学家埃里克·霍弗曾说过,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人的不满程度和他与他热切渴求之物的距离成反比,金克斯离她想得到的东西越近,她就只会承担更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一旦她得到内心真正平静的瞬间,此前所有为此犯下的罪立刻就会将她反噬。

杰斯和议员们,并不在意祖安人是死是活,皮城和祖安的问题,也绝对不可能由皮城和祖安的首脑就这样签订一个和平协议,就能够真正解决。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7)

在第一季的最后,金克斯载着不稳定海克斯水晶的那枚超究极死神飞弹,轰进了议会大厅,是因为没有人真正正视过她的精神问题,只是试图用更强烈的情感去掩盖,而去深究金克斯的精神问题,导致她亲生父母死亡的,也有打着正义旗号的皮城人……

这是皮城人多年不管不问,将一切暴力和犯罪都留给祖安却只用地下手段来维持和平的罪孽的反噬,而包括蔚、杰斯还有范德尔在内的祖安人、皮城人在内,也都有机会阻止这一场足以挑起两城战争的悲剧,但他们判断这些事情唯一的方法却是立场式地、非黑即白式的,是单纯看这件事有没有违背自己的三观,以及违背自己立场的利益。

和那些在剧中没有过多出现,却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的皮城人和祖安人是一模一样的。

人性悲剧的轮回起始于此,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了解他人的人生的同时,却用非黑即白式的处世造就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世界。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8)

但凡她的父母没有死在大桥上,没有在祖安那样病态的城市成长,但凡皮城人能够做点人事,但凡她身边的人真正理解到了她的诉求,但凡蔚没有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没有急着去补偿自己缺失的配吧急着把自己的情感灌输给金克斯……

只要有一个但凡,悲剧可能都不会发生,至于用“选择权”去讨伐金克斯的言论,才真正体现这些非黑即白的冷漠有多么可怕。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29)

皮城人的光明,是踩着祖安人得来的,他们高高在上,对吗?

金克斯后期的压迫感(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30)

祖安人被毒品和黑帮把持,失去了选择权,可黑帮的做法,就干净吗?

能说出“选择权”这三个字的人,无非三种。

第一种,是并没有想太多甚至无知的人,他们只是觉得做错了事情就必须得批判;

第二种,是皮城人和黑帮,那些因阶层而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任何真正的选择权对这些人来说都是动荡,都意味着既得利益损失的风险,他们可以是小市民,也可以是高层;

第三种,像凯特琳那样有一个幸运的出身,在不错的阶层上有真正的选择权,并且投身正义事业的人。

遗憾的是,这三种人都没办法阻止下一个金克斯的诞生,而如果批判金克斯的人只说金克斯的问题,谁又能知道这个人究竟是哪一种人呢?

金克斯们早就失去了选择权,成为被环境迫害的人,也成为了迫害下一个金克斯的环境。

幸运的是,《双城之战》足够优秀,足够深刻的展示出了人为什么会堕落,为什么会疯狂,让更多人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从白到黑的过程中,还有痛彻心扉的灰。

我们都知道,在绝对黑暗的土地上极难诞生出光明的花朵,但至少更多人,愿意去思考,愿意去做不去遮蔽他人的光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