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遭遇我是不能理解,更是爱莫能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韩村真实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韩村真实故事(深圳向西村的故事)

西韩村真实故事

同事的遭遇我是不能理解,更是爱莫能助。

时间慢慢流失,我和同事后来也没有见过面,偶尔会在网络平台上互动,也只是问候。深圳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大家都忙着打拼,有时候朋友之间一年半载不联系不见面是正常现象。向西村也基本从我记忆中消失,我以为以后同它再无瓜葛。

然后一件事不仅再次让我跟向西村结缘,冲击力堪比我心目中的核弹,引爆我眼球和三观。

2010年8月,那时候离同事和阿秀见面的时间整整过了一年加大半载。

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前面区号显示852,后面电话是9字头,这是香港手机号码,上面没有显示名字备注(很多之前在飞利浦共事的香港同事电话号码我都有,但是都有备注姓名)我以为是诈骗电话,直接挂了,但是电话继续响起来,我再挂,嘿!对方来劲了,一直拨,我火了,接上电话,粗声粗气问电话那端,谁呀?

“阿Ben,係我呀!”对方一口港味粤语。

我一听,很熟悉,“Michael?”

“係呀!係呀!”

那时候在飞利浦,为方便同鬼佬沟通,大家都要取英文名,相互间也都叫英文名,你要问谁谁谁的中文名叫什么,很多还真不知道。沟通的语言除了与鬼佬用英文,大家都是用粤语(我的粤语是来深圳后开始学的),不会粤语基本进不了飞利浦(仅限职员,员工不受限制),因为里面香港职员多,早期管理层都是香港人,他们很多不会普通话,即使会说也是既蹩脚又生硬,一般大陆人听不懂,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香港人说普通话”。不过时代变了,如今内地发展了,经济上去了,人民富裕了,香港人也要跟时代走,现在香港年轻一代普通话都很溜,Michael他们上了年纪,属于老一代。

Michael是之前我在飞利浦的新产品项目经理,工作上跟我一直有交集,我们关系很好(我在同事间的口碑一直不错,尤其在香港同事之间)曾经还跟他在深圳泡过酒吧!酒吧名字我还记得叫圣保罗,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他年纪比我大差不多20岁,社会经验丰富,对深圳(主要是罗湖)很熟,他离开飞利浦的时间跟我差不多,离开后我们基本没有联系。

“哇,阿Ben,我好难先搵到你电话联络到你,你依家係边度啊?”

“係罗湖”

“罗湖?罗湖边度?我经常过罗湖呀!”

“係火车站附近,你过罗湖就打电话俾我,请你食饭。”

“哇!好近呀!我女朋友住係向西村啊?”

“咩话?向西村?”这话真把我惊到了。什么情况?兜来兜去又兜到向西村,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三个字都快要从我记忆中抹去,如今又出现了。

“係啊,係啊,向西村啊!嚟你好近啊!嚟火车站好近啊!”

我懵圈了,女朋友?情人?Michael这么大年纪,在香港应该结婚了呀!这向西村真是名气不小呀!即使离开深圳的香港人对那个地方还念念不忘。

“Michael,你依家喺边度啊?”

“我依家喺佛山。我听日返深圳搵你吖齐食饭,阿Ben”

“Ok,冇问题!”

同Michael放下电话,我想起了我同事,有段时间没有跟同事联系了,不知道他跟阿秀是不是还在一起。想哪天有空再约他一起聚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