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在我国的需求相对较高,确保猪肉健康安全具有的必要性较高。生态发酵床养猪法,不仅具有较高可行性以及经济性,同时,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现实需求,有助于推动现代养猪业的环保、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1 生态发酵床养猪法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方法(养猪场生态发酵床建造及技术要点)(1)

此类方法和自然农业理念较为相符,属于一种融合了现代化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的生态养猪模式之一,具备较高的经济环保性。原理为:基于多种微生物作用,经由好氧发酵技术,快速消解禽畜废弃物内存留的氨、硫化氢等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成分,使得植物中利用难度较高的尿酸盐、纤维素及脂类等得到有效降解,以维生素、菌体蛋白、氨基酸等有益物质的形式被猪吸收。此类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会导致污染问题产生以及投入成本较少等。

2 养猪场生态发酵床建造及技术要点

2.1 建造内容 结合养猪场区域水位设置实际情况,可将发酵床的建造划分成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下式发酵床需要在地面挖90 ~ 100cm 左右的深坑,确保发酵床的底部均为土地面,在深坑周边用单砖围砌,然后把优先制作好的有机垫料将深坑填满,约4 ~ 5d 左右便可以使用。发酵床中的猪栏可利用钢管或者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高度为80cm 左右即可。

2.2 技术要点分析

2.2.1 菌剂培养 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酵素菌剂的应用十分重要,此类菌剂主要获取相应的微生物后进行培养,然后依照相应比例混入有机垫料中。建造生态发酵床的过程中,要分层铺设,并确保每层都存在酵素菌剂。

2.2.2 垫料制作与发酵 0.2% 的发酵床菌种、50% 的锯末屑以及10% 粪便等,加入5% ~ 10% 的糟渣类饲料制作成垫料,可获得更为优良的发酵效果。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方法(养猪场生态发酵床建造及技术要点)(2)

在制作时,需要加水,确保垫料内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5% 左右,再进行2 ~ 4d的发酵,便可以获得最终的垫料。在发酵床的使用过程中,最好每隔2 ~ 3d进行翻一次垫料。在垫料发酵过程中,需要先根据规定比例准备水、垫料及菌种,并放好备用。随后,将菌种和水混合,在搅拌完成后,静置2 ~ 12h 左右,为菌种成活留出充足时间,选用的水为河水或者井水为最佳。上述操作均完成以后,可以进行搅拌发酵操作,倘若可以使用搅拌机,那么需要先对各发酵原料进行2min 左右的搅拌,再将菌种稀释液加入其中,搅拌约4min 即可。倘若没有搅拌机,则将需要发酵的垫料置于宽敞的区域内翻倒2 次,以使得相应原料均匀混合,随后可将稀释液浇到垫料上,重复上述操作。最后,根据规定要求堆积成长方体,并且在堆的顶端处打孔,以确保内部空气流通。外围用大小合适的塑料布覆盖,用重物压实,固定塑料布。

3 注意事项

发酵床养猪的管理方法同传统养猪方式大致相同,但基于发酵床自身的特点,还需要注意和强化管理。

3.1 严控饲养密度 猪的养殖数量超过相应标准,将导致生态发酵床的作用大幅弱化,难以进行高效的粪尿降解和消化。通常来讲,一头猪的占地面积应保持在1.2 ~ 1.5m2 左右,饲养幼猪时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但依旧需要确保一头小猪的占地面积为0.75 ~ 1m2,一头大猪的占地面积为1.2 ~ 1.5m2。

3.2 确保发酵床湿度 应确保发酵床内含有适量的水分,以便为微生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繁殖环境,但需要注意水分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少,导致床面干燥会加大猪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可通过按时喷洒活性剂的方式缓解。一般来讲,控制发酵床地面湿度时,可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 左右,在水分过多时,可开启通风口促进其蒸发。针对湿度过大的区域,可利用适量的稻壳粉以及锯末屑等加以混合。

3.3 粪尿填埋 以天为单位开展猪粪尿的填埋,可采取在干燥区域挖坑进行填埋的方式,坑深控制在20 ~ 30cm左右。通常,填埋完成的7 ~ 15d 左右,需要进行一次翻床操作,且翻床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营养剂和微生物菌种。

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方法(养猪场生态发酵床建造及技术要点)(3)

综上所述,积极发展生态养殖有助于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应重视合理开展发酵床建设,并深入、有效的分析相关技术的操作要点,有助于更好发挥此方法的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