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育界,中国乒乓球队历来是很有“网红”实力的体育团体。无论是“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还是“大魔王”张怡宁,一次次刷屏热搜,成为了无数人的欢乐源泉,而这让人欢乐的背后,是中国乒乓球队的惊人实力。从21分制到11分制的规则演变,从小球到大球的器材规格变更,中国乒乓球队总能牢牢占据前列,可以说在世界体坛上都是一种空前的奇观。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1)

没有什么比乒乓球更能代表中国体育的骄傲了,但是这个领域国内缺乏相关的影视作品,很长时间以来,乒乓球在影像艺术上仅仅以类似《国球长红》这样的纪录片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今年恰逢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在国际上夺得金牌60周年,同样也是建国70周年,时代需要一部电视剧来反映这段历史。乒乓球题材的电视剧《夺金》应运而生。

传承骄傲辉煌,还原真实的体坛征程

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确立的。从1959年容国团夺冠到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摘金,中国乒乓球队用一次次辉煌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无敌地位,也反映了中国体育人永葆初心的优良品质。

在创作过程中,《夺金》获得了不少支持,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给予了全力配合,提供了不少解密的档案,极大便利了剧本构思和创作。对于《夺金》的内容,制片人刘军表示:“乒乓球好拍,但是也不好拍,乒乓球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喻户晓,从1959年容国团夺冠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世界冠军在各个年龄段的群体中都耳熟能详,这部分虚构肯定是行不通的。由于有解密档案作为素材,所以《夺金》里大量使用了真实的故事作为蓝本,绝不是那种向壁虚构的产物。”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2)

《夺金》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1959年容国团夺冠为时间起点,讲述了东风公社喜爱打乒乓球的刘二嘎(后改名为刘争光)从公社乒乓球比赛打起,一路从县到省再到入选国家队,从“打野球”到出国征战为国争光的故事。刘争光不仅参加比赛为国夺金,还身体力行开办乒乓学校,把夺金精神传递给年轻运动员,体现了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3)

郑凯 饰 刘争光

刘军对《夺金》的精神有一种总结:“《夺金》传递的就是‘夺金精神’,刘二嘎追梦过程中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其实就是还原了中国乒乓球队的那种拼搏精神。而且这部剧,是国内首部乒乓球题材的电视剧,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程,需要在影视作品上有一个记录。”

用心雕琢作品,拍出精彩耐看的主旋律

中国乒乓球的拼搏精神和《亮剑》中李云龙的“亮剑精神”,都是讲究战胜对手、克服困难的,那股坚持和奋斗的韧劲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由拍摄过《亮剑》的导演张前出任《夺金》的导演,这部剧在精神方向的把握上就稳妥了。更关键的是,整个拍摄团队都跟张前导演合作多年,配合默契,足以把众多复杂的拍摄难题一一化解。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4)

导演张前

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年代感强烈的电视剧,《夺金》的服装和道具等方面也表现抢眼,真实再现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质感。对于这点,刘军感慨道:“还原布景和道具是很花心思的一件事。”

“真实,特别是细节的真实在《夺金》这样的年代剧里就是一种力量。”张前导演对于细节真实看得很重。剧中的乒乓球比赛场地涉及十几个场馆,这些不同比赛场馆的年代感不同,其中涉及到的桌椅和观众服装,花费了剧组相当大的精力。小到墙头标语,大到场景还原,基本做到了贴合历史,“尽了我们的最大努力吧!”张前导演笑着说。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5)

在观看样片的时候,《夺金》带给影视独舌记者最大的感受同样是“神还原”。冰块雕成的乒乓球台,胶鞋粘成乒乓球拍,“打野球”的独特社会氛围,无一不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乒乓球发生过的真实场景。小到乒乓球的球拍,大到历次国际大赛的具体战略战术,都在《夺金》里有着如实的呈现。

除了视觉的呈现,更让导演花心思的是如何从人的气质上还原时代,因为还原当时人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这些问题,远远比服装道具要困难得多。服装道具靠财力基本可以解决,但是还原当时人的气质,还要演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就相当不容易了。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6)

“《夺金》的时间跨度这么长,要让观众感觉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物的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六十年代有六十年代的不同,七十年代有七十年代的不同,加起来这个难度非常大。”《夺金》在人物成长的弧度上,也用心雕琢了一番,把主角刘二嘎从省队到国家队等不同层次里的不同反应做了传神的表达,人物真实性和可信度非常强。

还原的另一个难点是技术上的。如何把乒乓球拍好看,这是一个大问题,乒乓球不像足球和篮球,表现的空间狭窄,又要写实,所以说想把乒乓球拍出彩,是一项考验技术的工作。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7)

摄影师经过了反复摸索,保证了摄影机在打球的两者之间来回穿梭,拍出最扣人心弦的场面。在关键球的拍摄上,剧组进行反复设计,光是一场乒乓球比赛的拍摄时长,就多达20多个小时,这给后期制作和剪辑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没有这样的一个工作量做基础,拍不出精彩的乒乓球比赛,只有用心雕琢,才能奉献给观众更多精彩。”也正是因为导演有着对每场戏认真负责的态度,《夺金》的流畅感极佳。

还原时代精神,交出一部经得起考验的剧

因为今年是国乒队首次夺金60周年、建国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所以很多人觉得《夺金》是一部献礼剧。对此,张前有不同的理解:“既然新中国体育有这么辉煌的成绩鼓舞国人,那么什么时候拍其实都是献礼剧。体育题材的这个拼搏精神,我想不管任何时代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需要的一种精神,它是一种普世永恒的东西。”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8)

拍出有精神、有价值的好剧,才是制作《夺金》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前不久,杭州新鼎明影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夺金》出品人方军在携《夺金》参加第23届香港国际影视展时曾说:“我们为什么选择了《夺金》,因为它拥有很独特的内涵,体现着国球精神。早一批的中国乒乓球人,他们在物质条件如此差的时代里却走得如此坚定,把这项运动从世界比较靠后的排名,一直发展到世界的巅峰,这种永不言败、拼搏奋斗的精神,具有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

正是秉承着“拍一部经得起考验的剧”这样的观念,《夺金》剧组从选角开始就严格把关。力求专业运动员出身或者具有运动天赋,集体封闭训练三个月,让演员拿起球拍之后,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乒乓球运动员的气质,在写实上力争做到最好。

有专业的态度、专业的演员,才能打造一部专业的剧,对于乒乓球这样的竞技体育项目来说,影视化的难度之一就在于其精神的传递和表达。在《夺金》中,刘二嘎在国际比赛中克服困难、愈挫愈勇的拼搏劲头,正和《亮剑》中李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极为类似,因此《夺金》也不妨看作张前打造的“体育版《亮剑》”。

天下足球十佳球3月27日(再现国球无敌风采)(9)

在香港参加影视发布会时,就有美国方面的片商看到项目找上门来,希望对这部剧进行引进。毕竟体育题材的拼搏精神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而且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成绩举世瞩目,为何在艰苦的条件下有如此旺盛的斗志是他们更为好奇的,也希望年轻人可以从《夺金》这部剧中汲取精神养分。

面对《夺金》可能会得到的评价,张前很坦然地表示:“不需要我们去预期,观众是心明眼亮的。如果从题材、精神层面、制作要求等各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准,我相信观众会给一个恰当的评价,对于《夺金》,我有这个信心。”

【文/赵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