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憨小二继续讲述抗日战争中,湖南难童在保育组织保护下逃难的故事。

1938年底,第一批由湖南第一保育院收容的儿童,陆续到达湘西永绥。但此时的形势却更显严峻。

一方面,大批孩子从北面涌入湖南,紧接着战火也烧入湘北,刚刚建立不久的湖南保育机构,面对大量出现的难童,显得势单力薄,收容工作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1938年底长沙文夕大火后,大批难民都试图辗转奔往四川等地,水路两道都极为拥堵。已经迁往重庆的保育总会决议,湖南收容的孩子不能再加入去往大后方的队伍,只能在湖南省内实施收容。

随后直到抗战胜利,留在湖南的孩子们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险的岁月。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

流落乞讨的老人和难童


浴火童年:征途

1939年9月14日,驻扎在岳阳、临湘的日军3个师团10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兵分三路向长沙外围进攻。很快,长沙外围重要据点几乎全被日本军队占领。长沙市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9月下旬的一个深夜,保育院接到紧急电话通知:明天有上百架飞机要炸长沙,保育院要赶快转移到茶陵。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汤良英:“当时日本人知道了我们保育院的位置,就是在黄土岭,已经锁定了我们这个目标了。”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2)

湖南战时儿童保育院

这座保育院,名为湖南第二保育院。院长齐新,是193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的知识女性,齐新在1939年7月与中学的同窗好友李融中等几位女教师一起,主动领命开始筹建了这家保育院。

接到要求保育院转移的命令。算起来,离她们在长沙黄土岭找到这五间军营通房作为安身之所,才仅仅过去两个月。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汤良英:“我们每个人都背上自己的包袱,就是从家里带来的那一点东西,大一点的牵着小的,我们就自己走,那几个月大的就由保姆带着。”

转移命令下来,保育院的女老师和孩子们心里都沉沉的。

齐新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来的15条民船等候在长沙大西门码头,同学们手拉着手,互相紧紧攥着,不知道此去会是一段怎样的行程。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当时孩子们都很紧张,但是都整整齐齐,不让带很多东西,每人就带一床薄被,带上自己的随身衣服,原来的棉衣和带来的东西都不要,赶快上船。院长动员孩子们要同甘共苦 ,有些老师因为自己也有孩子,只有三个老师答应跟着一起走。”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3)

保育院的很多难童成了孤儿

凌晨6点,木船悄悄穿过沉睡中的长沙,沿湘江向湘潭而去。就在同一天,他们身后日军3个师团已经渡过汨罗江,长沙危在旦夕,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不得不转移到湘潭地区。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船里的空间都很紧张,密密麻麻的,我们都只能侧身睡,因为人太多了,不能正常睡。”

三天后,又累又饿的孩子们看到前方的湘潭城,顿时兴奋起来,教保主任李融中问齐新院长,是否上岸休整一下,齐新觉得15条船还是目标太大,于是找到一处较大的树荫藏好了船队,方才让孩子们上岸。

不料顷刻间,鬼子的飞机袭来,开始猛烈轰炸湘潭城,幸亏保育院的人群呆在树底下,逃过一劫。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岸上有很多逃难的难民被炸死了。其中有两个孩子,大概是安徽人,现在在新华社,一个4岁一个2岁,就在那里哭。当时齐院长看到以后,很关心他们,把他们收留了。其实我们不能收留幼儿的,破例收留了这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他们胸前别的难民证里写的是安徽人。就这样,这件事就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我们又收留了两个小弟弟。”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4)

大撤退中的难童

这时她们得到消息,鬼子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离湘潭仅40公里的大路上,15条民船成了逃出虎口的关键。

船队迅速溯湘江而走。一路避过几拨敌机,第三天进入衡山地区。衡山风光使孩子们高兴得又唱又跳,却不知道灾难已悄悄临近。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走到了湘潭过去,狂风大作,这是第二个难关。我们的指挥船里和船篷相连的缆绳断了,绳子把大船的船帆缠住。这个时候,小船被提得很高,大船被吹得打转。这是最紧要的关头。当时齐院长让我们到仓里面去,不准出来。”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汤良英:“船老板娘要一手砍断绳索,砍掉绳索的目的是保护小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的大船很快就要翻了。这个情况下他们两个人都把船老板娘的手抓住,不让砍,要死死在一起。”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如果不是齐院长这样做,我们就可能死在那里了。我们后来读书的时候读到同舟共济,我们那时正是同舟共济,齐院长真是和我们同生死共患难。”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5)

抗战时期遭受苦难的儿童

经过18天的艰难行程,湖南第二保育院在茶陵县霞东村的肖家大屋安营扎寨。此时,湘北战事告急,湖南省保育分会又收容了3000名难童,并通知附近保育院前来接收。

9月27日傍晚,齐新和李融中赶回长沙带领200名新生冲出重围,向株洲方向逃去。经过四天四夜,躲进茶陵的深山才甩掉鬼子的追击。

5天后,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在这次大战中,湖南第二保育院中有100余名保育生失去父亲,有67名成为孤儿。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秀田:“到了晚上哭得一蹋糊涂,本来只有一个小孩哭,结果一哭就全部都哭,不睡觉。老师要一个一个过来哄。”

不久,齐新对保育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把500名保育生分为50个小家庭,每一小家庭分2名女老师担任他们的妈妈,照顾他们每天的吃饭起居。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那个时候救了很多地方人,拨给了我们100张伤兵被,伤病用过的被子,上面还有伤兵的血。我们就很多人挤在一起,这样过日子。这个时候齐院长就觉得不行……”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6)

与收养的孤儿,难童在一起,左边站立女性,为艾伟德

1939年底,冬天马上就要到了,“伤兵被”终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大的麻烦。齐新和李融中感到首要任务是解决孩子们御寒和治病的问题。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那些小孩有的一身的烂疮,还有的拉痢疾的,赖痢头,生虱子,生跳蚤的都有。伤兵被里面也很脏,容易传染病。把所有的衣服煮一遍,把所有的男孩女孩剃光头。女孩子怕丑,哭喊着我怎么就做了尼姑。但是孩子们整体还是很安静。后来为了不让大家互相传染疾病,就用竹子打通接了一个水管,接在一个房间里面当淋浴。

第二,齐院长找木匠坐了小凳子,做了一些小板子,让我们坐着上课,板子放在膝盖上,就这样上课。”

保育院的孩子们在茶陵开始了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生活,大家的情绪渐渐安定下来,在战争的间隙得到了极为珍贵的美好时光。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7)

抗战时期的难童保育院生活

原湖南保育院保老师萧韵珊:“我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有一个女同学。女同学没有袜子,男孩子想玩风筝,把她的袜子偷了把线拆了拆成纱,搞了张纸糊了就放风筝,后来女同学的袜子就不见了,一查结果使他扯了纱放风筝了,我就说这咋办,女同学哭,男同学也哭,我说不要紧,我给你买一双袜子,但是你不应该把她的袜子缠了,要纱找老师噻,想放风筝,老师给你想办法做,你玩是好的。”

第二保育院的孩子们在茶陵驻扎下来时正值湘北会战,难童数量骤增。1941年夏,原第二保育院教保主任李融中接到紧急任务,要在一个月内在攸县六轮陂建立湖南第四保育院。她临危受命,多方奔走,如期完成建院任务,共收容难童500余名。

另外,当时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在湖南南岳、衡阳、耒阳等地也办了儿童教养院,其中位于南岳大庙的南岳儿童教养所,收留了许多没有赶上送去保育院的孩子,结果,进到这里的一千多名难童,却经历了极为惨痛的一幕。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8)

战时难童

南岳儿童教养所,院长曾昭祜。后来的调查发现,曾昭祜在职期间有严重的贪污渎职问题。他不仅克扣学生衣物,更是与会计合谋买来发霉长虫的大米给学生吃,导致大多数学生患上痢疾,死亡数人。

原南岳儿童教养所学生易俊民:“每天都有好多学生死掉,开始用个小盒子装起来,后来一个盒子装两个,盒子不够用了就用席子,最后没办法了就把盒子装出去,倒到坑里,盒子又拿回来,等着再装。”

曾昭祜是由国民政府任命的院长,直到南岳教养院儿童的死亡事件震动了国民政府,专人下来查办,曾昭祜的恶行才得以暴露。

可是儿童死亡的数字还在上升。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9)

饱受战火的长沙城

1944年6月10日,鬼子下达进攻长沙的命令,18日长沙失陷,5天后鬼子就兵临衡阳城下。这期间,鬼子投掷了大量细菌弹。鼠疫、霍乱在孩子当中迅速蔓延开来,教养院无力抢救。这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同伴死去。

原南岳儿童教养所学生易俊民:“有个医务室,估计不行了就拖到医务室放着,去了那的就不能回了。那真是死的很惨的,有个同学病得那个样子,我现在想起来都悲痛。”

1944年6月16日,距离悲壮的衡阳保卫战打响,还有六天。

南岳儿童教养所里,此时还有800多名保育生。他们和老师们一起,滞留在衡阳城内。

从前两天起,城里就已经乱作一团。20万人的大撤退,出城的通道衡阳大桥上,人车挤作一团。这支大多数由10岁以下儿童,仅靠30多名教师带着的难童队伍,在人潮中惊恐不已。

有老师去寻求当地军政部门的帮助,但兵慌马乱中根本找不到能说话的人。

原南岳儿童教养所学生易俊民:“我们年级大的孩子跑在前面还好,后面的被大炮炸死的,飞机打死的,还有抢老百姓和国军的粮食被活活打死的。”

老师们计划在衡阳车站坐上火车,南下到桂林,再绕经柳州、宜山、六甲、河池等地,去到大后方重庆。

但鬼子肆无忌惮地一路追杀,让这次逃亡成为了死亡之旅。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0)

逃避战火途中的两个难童

队伍行至广西河池,老师们决定分散行走,让队伍中年龄稍大的学生各自组合,年纪小的学生则以班为单位由老师带领,步行至贵阳集结。大部分的孩子都意识到,这是让大家各奔前途,能不能到贵阳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原南岳儿童教养所学生易俊民:“有的学生抢着坐车,结果开到目的地车门一打开,全被木炭汽车的一氧化碳熏死,有坐在车顶被颠下来摔死的。”

原南岳儿童教养所学生范海溪:“沿途都有死的学生,丢在路边的沟里,我们当时感到十分害怕。”

范海溪和全班41个同学在老师陈培之的带领下,于一月后到达贵阳,全班只有一人因病死亡,老师的责任心拯救了孩子。不久,陈老师就消失了,孩子们到处打听。后来有人说他是中共地下党员,重庆谈判时看见他是一名记者。

易俊民和几个大孩子一起步行,经历了独山大火等种种劫难,也于一月后到达贵阳。当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站在重庆时,教养所的妈妈们已经认不得他们了。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1)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及部分负责人在汉口合影

当年南岳儿童教养所的学生花名册,在重庆张家花园。教养所的老师按名册清点人数时,好多名字无人应答,出发时800多个孩子,这时只剩300多人,500名保育生在逃难中失踪。

那天,全院师生在草坪里大哭一场。

南岳儿童教养所在“湘桂大撤退”中的遭遇,震动了重庆保育总会。

日寇进犯湘南,同样给隐藏在深山中的第二、第四保育院带来灾难。1944年夏,齐新和李融中分别带领各自保育院的学生,向更远的山区汝城逃难而去。这时的保育院已经断了粮,孩子们只得沿途啃树皮、挖野菜。

一次,途中饿极的孩子们在河边洗澡,看到上游漂下来一头死牛。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2)

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翻越贵州的大山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文辉:“飘啊飘啊牛就飘到我们的跟前,大概有20几个小孩那么大,我也没有数,一堆的小孩就爬上去。我现在都想不到孩子们的牙齿怎么就那么锐,那牛皮嘛多么不容易撕破呀,都去咬啊,把牛皮撕破,就去吃那个肉。”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秀田:“我弟弟当时喊都喊不停,扑上去就吃拉都拉不开。”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文辉:“最后那么一头水牛就剩一点骨头了,当时老师来拽呀,因为这是病的牛,又不知道它在河上漂了多少天,而且能咬破也证明它腐烂也是很严重的,小孩哪儿顾到这个。有拼命吃呗,当时吃是好吃,当天晚上就糟糕了。”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秀田:“没过几天弟弟就被送到医务室了,我看着他肿得那个样子,只会拼命的哭,看着他抬出去,再也没有见到……”

李文辉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她在保育院最好的伙伴。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文辉:“那个同学叫李忠秀。这个同学吧,就是因为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后来就浮肿了,肿啊肿啊肿到胸口了,她也不能吃,就一直坐在那里,坐在那里呢。大概中午的时候,她就断气了。她就坐在那里,就一直坐在那里,从早晨一直坐在那里,就突然死了……”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3)

乞讨的中国难童

因为汝城是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习俗孩子不能死在家里,保育院找了两个工人跟老乡说给孩子治病,悄悄地把李忠秀抬了出去。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李文辉:“后来走到靠近山了,那个小孩从担架上坐起来了,而且喊我的名字,李五秀(李文辉原名),我想吃碗饭,那个时候的工人一听说死了半天的人又喊起来了,可以说话了,那不是见鬼了啵,就把这孩子丢在山边了,吓的要命拿着担架就跑了。第二天去的时候,那个小孩就被野狗吃得只剩下了骨头……”

第二、四保育院在汝城驻扎后不久,因为没有抚养经费,薛岳指示齐新和李融中解散难童,让孩子们各奔前程,但是齐新和李融中没有照办,仍然坚持以各种办法筹集粮食,与孩子们一同坚守着他们的信念。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汤良英:“齐院长说了,孩子是我从长沙带出来的,我一定还要把他们带回长沙去,亲手交到父母手上。”

原湖南保育院保育生黎维新:“齐新院长是我们的妈妈,我终生怀念她……”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4)

湖南圣经学院孤童部收留的难童

一年后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湖南第二、四保育院由汝城迁回长沙。

湖南战时儿童保育院完成了历史使命,奉命复员,并护送有家可归的儿童回家团圆,也给一些适龄的女孩子找到了婆家。

齐新、李融中等人终身未婚,在育幼战线奋斗了一生。

保育院出来的孩子大多成才,建国后或在各行各业担任要职,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除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所办的保育院,和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所办的儿童教养院,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局在在湖南沅陵、所里办了慈幼院,后并入湖南第三保育院,仍由盐务局主管经费开支。还有宗教慈善机构等单位和个人也在湖南办了类似的保育机构,做了抢救教养战时儿童的工作,功不可没。

日寇暴行实录揭秘(侠之大者饥饿疾病)(15)

妈妈行动 · 战时儿童保育院

可想而知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落难的孩子们所面临的是多么恐怖的遭遇,饥饿、疾病、野兽般的日寇等等;所幸的是,在抗战救亡运动当中,国共两党真诚合作,完成了这场抢救沦陷区儿童的壮举。

让我们记住这场后来被称为“母亲行动”的救亡运动吧,还有那些极尽全力保护民族未来的人们,他们是侠之大者。

我是风华绝代憨小二,感谢关注,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