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朋友在体检时可能检查出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女性偏多。大多数的患者无症状,可称之为无症状的胆囊结石。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糖尿病、胃手术、溶血性贫血、肝硬化等均易患结石。在此,专家提示您: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得了胆囊结石要及时治疗。
一、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人无症状。
胃痛,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自认为是胃病,口服胃药多不见疗效,多次胃镜检查未见异常,通常是胆囊结石所致。
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多不能缓解。可有右侧肩背部疼痛、不适。
胆囊稍大结石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产生疼痛的一般为较小的结石或泥沙样结石,一般疼痛多发生在进食后或运动后,尤其是进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时,因胆囊收缩、体位改变而导致结石胆囊内移位到胆囊管附近,刺激胆囊管收缩产生疼痛。
二、结石性胆囊炎有什么不良后果?
胆囊结石可导致胆囊炎症迁延不愈,频繁发病,因胆囊收缩细小结石不断自胆囊管排除到胆总管,造成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排石过程中可损伤胆总管造成管壁慢性炎症、增厚、毛糙,亦可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损伤、炎症、狭窄,胆管压力升高,继发肝脏损伤,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上升、排尿色深、皮肤瘙痒、颜面灰暗、肝区疼痛。严重可导致胆管梗阻,出现寒颤、高热、右上腹剧痛、血压下降等急性胆管炎症状,十分危险。因胆管与胰管为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胆道压力上升可致胰管压力升高,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医学上称“胆源性胰腺炎”,病程长,不易治愈,并发症很多。
三、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因大多数患胆囊炎的朋友胆囊功能多半已经丧失,身体已经适应,胆囊的部分功能已被胆总管替代,故大多数人不会有不适及不良影响。少数人会出现脂肪泻,即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规律饮食即可避免。
四、胆囊结石的治疗胆囊结石多半为胆固醇结石,一般CT下不显影,超声下可清晰发现结石存在,所以怀疑胆囊结石应CT、超声一并检查。无症状胆囊结石无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超声。但当结石超过2.5厘米时建议手术,因巨大的结石会刺激胆囊壁导致不良病变。如有频繁胆绞痛,发热,恶心就应该立即就诊,手术治疗。
保胆取石:不建议保胆取石,因为很难取净结石,细小的胆囊附壁结石是无法取出的,随着时间推移结石会逐渐增大。且胆囊结石与胆囊慢性炎症互为因果关系,慢性炎症可导致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又加重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造瘘:适合高龄体弱,存在循环、呼吸系统疾病,不耐受常规手术者。用最短的时间行胆囊引流减压,控制炎症发展,避免胆囊坏死、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造瘘同时可胆道镜取出较大结石,待胆囊炎症消退后拔管。
微创胆囊切除术:适合绝大多数长期、频繁发作胆绞痛,胆囊壁厚,胆囊壁毛糙,胆囊收缩功能下降及胆囊泥沙样结石的朋友。荧光腹腔镜是近年应用于微创手术的腹腔镜设备,术前应用造影剂使手术中胆管系统荧光显影,手术中解剖位置十分清晰,绿色的胆管系统易于辨认,能最有效的避免因组织粘连、硬化、水肿等造成胆管系统无法辨认而造成的损伤,手术及麻醉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利于微创手术更加精细化操作,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精准性,为微创外科“精准化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特别适用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程较长胆囊壁增厚明显,炎症水肿较重的病例。
微创手术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手术时间在30分钟左右,术后恢复很快,疼痛轻微,第二天下床活动,进行少量饮食,七天即可出院。
五、如何预防胆囊结石?规律进餐,不可空腹。尤其是早餐,不用早餐使胆囊不能有效收缩,不利于胆汁排泄,胆汁浓缩后易形成胆固醇结晶,逐步发展成为结石。
合理饮食,避免进食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常食粗纤维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代谢,预防结石,经常吃素的朋友应该适当补充卵磷脂(如蛋黄),卵磷脂可以帮助胆盐和胆固醇溶解。避免过度饮酒,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导致胆管压力升高,胆汁排泄障碍,易患结石。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积极治疗胆囊慢性炎症,适量锻炼,减低体重。
【本期专家】
潘凯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普外科工作三十余年。现任中华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辽宁省急症外科分会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结石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疝外科学会委员,沈阳市普外科沙龙学会委员,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兼顾重病、疑难疾病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