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仇民主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1)

“咚咚,咚咚......""民主快点起来,到百货大楼排队扯布去。"凌晨四点,我被邻居毛宝(绰号)急切的敲门声和喊叫声惊醒,我揉着朦胧的双眼,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向屋外冲去,这时间定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五月的一天。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2)

50年前,我国还处于凭票供应的年代,那时人们离不开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它们见证了当时商品的短缺的窘境。城里人吃饭穿衣也要凭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限量供应。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3)

这一天,我的左邻右舍得知株洲百货大楼后群楼仓库有一批涤纶布的确良(含化纤成份)和一部分灯草绒布不要布票供应的消息,但排队每人只限定购七尺,数量有限,限购为三天(只上午供应)。我们从株董路到百货大楼有四五里路远,我那时上小学五年级,凌晨起床还是头一回,为了能有新衣服穿,精神一抖,跟着一群小伙伴上路了。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4)

当大伙来到百货大楼后楼一看,哇噻!排队的人就有近百人,老人小孩居多。排队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用砖头、小凳子、蒲扇等作为代替物,不过,秩序井然,直到太阳升起,八点仓库小窗口打开,队伍向前移动,我从人们露出的笑脸中,读懂了他们。上午十点多,饥肠辘辘我有所收获,感到没白来。不过第二天,就没有那幸运了,"株百"那才叫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因为大家要得到不要凭布票的福利。"株百"这段"扯布"经历已铭刻在心挥之不去。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5)

布票的昨天和今天这段历史鲜为人知: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举行第244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的命令"。会议提出购布票将分期发票。1984年11月22日,商业部发出通告,从1984年12月1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布票、絮棉票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于是我珍藏了1984年湖南省布票(付后)。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6)

征文之二:老发票,话变迁

到株百购物了吗?也许这是个伪命题,作为株洲人,谁没在株百购过物。也许你比任何人购物的次数多,也许你比任何人购物金额都大,但索取的发票(凭证)保存下来,就有点难度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张张发票(凭证)里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行政的变迁,物资的丰廉,价格的多少,无不体现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愿我展示的发票(凭证),记住株百历史的印痕对大家有帮助。 1957年7月,株洲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设株洲商业大楼。1958年8月1日正式开工,定名为"株洲市百货商店",1961年更名为"株洲市中心百货商店"。何谓中心百货商店?因株洲市城区从1955年和1958年相继成立了5个办事处,分别为中心、清水塘、荷塘铺、田心、董家塅,所以市中心这一块为中心区。"文革"开始,商店更名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77年更名为"湘江百货商店"。1977年,营业员伍秀英被授予市"劳动模范",成为株百的第一位市级劳动模范,她十九年如一日,出满勤、干满点,苦练基本功,对柜台经营的商品的产地、规格、质量、价格、性能、持点、用途等,做到"八点知道"。1983年商店更名为"湘江百货大楼"。1988年正式定名为"株洲百货大楼"。1997年株百组建成为"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7)

株百蓬蓬勃勃发展已走过60年,愿他在打造百年名店的征途中奋力前行,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株洲市红色故事(株百六十年店庆征文之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