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是临床上最有效的镇痛剂之一,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受性,降低镇痛效果,且人体会对吗啡产生心理及躯体的依赖性这些副作用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吗啡的临床应用如何减少和阻断吗啡成瘾的危害?浙大师生团队对吗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有了新的发现,研究成果于近日被国际著名期刊《神经元》报道浙大医学院2018届博士生李玥、2016级硕士生李春悦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晓明教授为通讯作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阐述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及特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阐述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及特点(浙大教授发现人体新的神经通路)

阐述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及特点

吗啡是临床上最有效的镇痛剂之一,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受性,降低镇痛效果,且人体会对吗啡产生心理及躯体的依赖性。这些副作用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吗啡的临床应用。如何减少和阻断吗啡成瘾的危害?浙大师生团队对吗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有了新的发现,研究成果于近日被国际著名期刊《神经元》报道。浙大医学院2018届博士生李玥、2016级硕士生李春悦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晓明教授为通讯作者。

李晓明教授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大脑中的腹侧被盖区到中缝背核存在两条平行的抑制性神经通路:一条是从腹侧被盖区的头端到中缝背核的抑制性神经元,另一条是从腹侧被盖区的尾端到中缝背核的五羟色胺能神经元。在大脑中,神经通路指脑某个区域的一群神经元到另一区域的神经元的连接通路,这些通路的激活和抑制是大脑发挥功能的一种方式。

他们进一步发现,前一条通路特异地参与吗啡成瘾,激活它可以显著降低对吗啡的耐受和成瘾性,但不影响吗啡的镇痛效果。这些研究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脑中这两个脑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而且为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提供了新的靶点,进一步为临床上吗啡镇痛的长期应用提供了可能。

接着,科研人员通过药理学实验发现,反复注射吗啡的同时,激活这条通路就可以降低因吗啡注射而产生的欣快感,但不影响吗啡产生的运动敏化和镇痛,并且缓解了吗啡反复注射引起的耐受。“这就提示我们,头端腹侧被盖区到中缝背核通路特异的参与调节吗啡的奖赏记忆,而不影响吗啡的镇痛效果。”团队成员表示,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激活这条神经通路或将成为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