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平安江西建设表彰大会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传来喜讯,吉州区荣膺“平安江西建设示范区(2017-2021)”,这是目前该区平安建设获得的最高荣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建设平安城市的建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建设平安城市的建议(幸福触手可及)

对建设平安城市的建议

日前,从平安江西建设表彰大会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传来喜讯,吉州区荣膺“平安江西建设示范区(2017-2021)”,这是目前该区平安建设获得的最高荣誉。

近年来,吉州区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吉州为目标任务,不断夯实平安基础,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升吉州平安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该区连续5年荣获吉安市平安建设(综治)先进区,连续8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区。

“红色物业”破解发展难题

“非常感谢刘主任帮我解决了这个困扰多年的渗水问题,让我彻底安心了。”日前,看着这修好的楼面,家住吉州区香榭丽都的业主刁先生不停地感谢。而这只是刘家京开展物业调解的一个缩影。

自创立“刘家京调解工作室”以来,刘家京每年调解矛盾纠纷上百起,调解成功率100%,被省、市授为“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市优秀业委会主任”等称号。所在的香榭丽都小区获评省、市“平安建设示范小区”“吉安市最美小区”。

针对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力度不够的问题,该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聚焦党建引领、联盟推进,做实做强“红色物业”,通过单建、联建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社区党组织在有条件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支部,并纳入社区党组织管辖。推选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员成为“党建 物业”体系的关键力量。有效推动业主自治与物业服务、社区治理和政府监管有机融合,助力社会治理提档升级。目前,全区已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8个。

联盟推进,增强“红色物业”组织力。为充分唤醒基层社治理内在动能,该区成立了全省首个业委会协会,对全区住宅小区业委会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社区和业主委员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等各方联动的红色物业党建联建体系。截至目前,通过“红色物业”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车辆停放、居民纠纷等小区治理问题1600余个。

“1 1 N”提升服务效率

“你好!请问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可以帮助你下载安装,可以有效防止各种诈骗手段。”近日,吉州区委宣传部和区融媒体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深入挂点网格城南社区,上门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向居民面对面宣传反诈骗知识,并帮助指导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居民的防诈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吉州区持续紧扣“大共治”网格化治理理念,探索推进“1 1 N”网格化服务,做深做实“一格八员、一网三色”社会治理,实现网格治理服务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区政法委副书记王秋明向笔者介绍,吉州区以现有网格为基础,通过细化网格、整合资源、固化人员、下沉职能,全面推行“1 1 N”网格化服务,其中,第一个“1”为党员干部等;第二个“1”为楼栋长,包含网格内“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等志愿者;“N”为居民住户,真正构建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各类资源联享、多领域力量联用的精细化网格服务格局,努力实现网格无缝隙、人员全发动、服务全方位,联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同时,紧扣当前双“一号工程”、疫情防控、反电诈宣传、营商环境大走访等工作,进一步细化作战单元,将环境卫生、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各项职能全部下沉网格,做到职能全覆盖、服务无盲区,确保措施落地,常态长效。去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7万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万余件。

“智慧安防”夯实平安基础

去年8月16日下午,吉州区城北达观天下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嫌疑人采取技术开锁方式进入小区居民家中实施盗窃,被盗物品价值一万余元。因达观天下小区监控条件相对较好,智能安防设备相对完善,办案人员通过调取小区录像,结合天网、地网等,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安福将犯罪嫌疑人易某、彭某成功抓获。

近年来,吉州区不断加强治安防控整体布局,以科技信息化手段,着力构建“全网覆盖、动态防控、无缝衔接”的城乡一体化立体防控治安体系。

在农村,该区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按照“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个探头,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个探头”标准,在全区各镇规划建设监控点位1779个。同时,将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含高铁派出所)、和市公共视频联网共享平台,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的社会治安防控智慧平台。

在城区,积极探索打造“智安小区”,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该“智安小区”安装了智能人脸监控、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车辆道闸、视频监控、高空抛物视频监控等,实现了人过留痕、机过留号、车过留牌的功能。截至目前,全区建成智能安防小区321个,打造了城建花园、人大小区、香榭丽都、如意苑等一批“智安小区”示范点。同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场所智能安防建设,在全区5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完成“一个安检门、一键报警器、一组存储柜、一间会客室”在内的“四个一”工程建设,有力保障校园安全。(张建明、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