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我们夏天高温的标志,从入头伏开始,气温会随着天数呈指数增长,到二伏为最热,而且持续时间最长,一般为10天到20天,而末伏的气温就开始呈下降趋势,会越来越凉快了,毕竟那个时候都立秋之后了具体是哪一天开始算是“入伏”,又是如何推算三伏之间的进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伏天指从哪天开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天指从哪天开始(三伏天具体哪一天开始)

三伏天指从哪天开始

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我们夏天高温的标志,从入头伏开始,气温会随着天数呈指数增长,到二伏为最热,而且持续时间最长,一般为10天到20天,而末伏的气温就开始呈下降趋势,会越来越凉快了,毕竟那个时候都立秋之后了。具体是哪一天开始算是“入伏”,又是如何推算三伏之间的进程?

入伏对应的三个伏也被称作“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的“伏”即是避暑的意思。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算是真正的“入伏”呢?

具体的不知道。需要根据每年的“夏至”节气来推算,夏至的3个庚日顺数到第4个庚日,就是“一伏”;第4个庚日继续顺数,到第5个庚日就是“二伏”;到了“立秋”节气后的第1个庚日数到第2个庚日,也就是“三伏”。

这样一头一尾的计量方法,也就导致了“二伏”比较长,可能是10~20天。每年的三伏都可能是不同的日期,但是总体都在7月中旬~8月下旬这段时间之内。

三伏天虽然作为夏天炎热的标志,但是我们村的老人们却常常告诫我们三伏天不要防热,而是注意防“寒”,因为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非常闷热,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喝冷饮,吹凉风。但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寒气进入,从而导致发生感冒等不舒服的症状。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好多人会选择祛湿排寒,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