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语素和词缀的区别是什么(普通语言学概要)(1)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语素

(一)语素及语素变体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即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我们对人们说的话进行切分,分到最后还有意义的单位便是语素,再往下分便没有意义了。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中的“吃、葡萄、不、吐、皮”。

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最小音义结合体,也需要经过归并的过程。那些相互对立的最小音义结合体当然是不同的语素。但是也有一些相互不对立,在语音、语义上极为近似的单位,也应该归并为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语素变体。语素变体指同一语素内部略有差异的单位。如

1、生辰、生日(出生),

2、生根、生芽(发展长大),

3、生病、生气(产生),

4、谋生、营生(生计),

5、杀生、众生(生命)等中的“生”就是“生”的语素变体。

语素变体可分为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语音相近的同一语素的变体叫语素的语音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有些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音(包括音质、声调、轻重音等)可能不同,由此形成互补关系。在语音方面形成互补关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结合体往往便是同一语素的语音条件变体变体。如,英语里的s有变体[s][z][iz],“一”“不”变调。再如,“蝴蝶”、“蝶泳”、“化蝶”、“蝶恋花”等。这些变体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如汉语里的“秘”即可读为bi,也可读为mi,口语中的熟(shu\shou)悉(xi)。这类变体是规范的对象。

语素的语义变体指同一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义也可能有一些变异,这就是语素的语义变体。如以上所举的“生”。语素的语义变体没有自由变体,只有条件变体。

(二)语素的确定

语素的确定一般可以采取替换和比较的方法。例如比较现代汉语中的“沙场”、“沙丘”、“沙田”、“沙土”,可以看出这几个单位里的“沙”有着共同的语音形式和共同的意义(细小的石粒),而且可以单独拿出来与别的单位替换,如与“广”、“土”、“水”、“泥”替换组成“广场”、“土丘”、“水田”、“泥土”,而且“沙”也不能再分割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些单位里的“沙”是一个语素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这里的“场”“丘”“田”“土”也是语素。但“沙发”、“沙龙”、“沙丁鱼”里的“沙”就不是一个语素。因为这里的“沙”不表示意义,也不能被替换掉。

用替换比较的方法确定语素,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有时一些词里的单位从来不在其它词里出现时,我们就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了。如,“菠菜”的里“菠”、“鲑鱼”里的“鲑”等。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因为虽然可以被替换成“白菜”“青菜”“酸菜”“生菜”等,但不能进行比较“菠?”。但我们可以用比较替换的方法确定“菜”是一个语素。又因为“菠菜”是个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所以“菠”也应该是一个语素。我们把这种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叫“剩余语素”或“一用语素”。“啤酒”里的“啤”以前是个一用语素,现在已发展成了多用语素。“黄啤”“生啤”“黑啤”“熟啤”等。

(三)语素的分类

语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角度不同分出来的类型也不同。

1、根据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如人、三、水,man\car等;蝴蝶、咖啡,sofa\labor等;萨其马、奥林匹克,university等。

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可把语素分为粘着语素和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是指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结合成词的语素。汉语中的“树、水、鸟、笔等”都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和其他的语素结合成词,如,树立、树桩;汽水、水车;鸵鸟、鸟瞰;钢笔、笔直等。英语里的“book”“air”,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组词。如,bookcase(书橱)、booklet(小册子)、airline(航线)、airdrop(空投)。自由语素又可称为成词语素。

粘着语素指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的语素。如,汉语里的“者”“阿”“民”等,一般不能单独成词,可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学者、记者、老者,阿爸、阿飞、阿哥,民族、人民。英语中的:in-\-er等。粘着语素又称为不成词语素。

3、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把词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

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和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如汉语的:民、虎、石、中、大、多等。任何一个词里必须至少有一个词根语素。

附加语素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如:第、老、阿,头等un-\re-\in-\im-。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如,汉语中的子、头、者等,英语中的-er\-tive\tion等。还有一种加在两个词根中间的附加语素叫中缀。如英语里的handiwork(手工)、statesman(政治家)。

另外,凡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都是构词语素,只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语素是构形语素。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构形语素主要指词尾。如,英语中的n.-s\v.-ed\v.-ing\a.-er等,此外,像俄语中的читать(读,未完成体),ΠРОчитать(读,完成体),菲律宾语中,kayn(堆,未完成体),kinayn(堆,完成体)等,其中的前加成分也是构形语素。

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叫词干。如:tickets\worked中的ticket\work.。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之间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词根有时会转化为词缀。如汉语的词缀“头”“子”就是由词根转化来的。如“额头、看头、石头”里的“头”已经虚化,成为词缀;“鹅头、鸡头、羊头”等里的“头”没有虚化,为词根。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在数量上差别很大。词根语素是开放的,附加语素为数很少;但在使用频率上,附加语素比词根语素要高得多。

词根、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词加词缀后的词义通常会发生变化→作:作者

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加词尾后的词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英语的worker加上s以后成为worker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

二、词

(一)词的含义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自由运用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指在句子中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者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用这种方法判断出来的词是实词。

二是指虽然不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它们在句子中也并不是别的词的一部分,而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类词一般为虚词。

强调词的独立运用是为了把它同小于它的语素区分开。语素虽然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却不能独立运用。强调最小的是为了把它和大于它的词组区分开。

判断一个语言成分是词还是词组,可以用插入法。如果一个语言成分插入其他成分之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且第一层结构关系不变就是词组;如果结构关系改变了或没有意义了就是词。如“白菜”“白布”,可分别扩展成“白色的菜”“白色的布”。“白菜”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白布”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白菜”是词,“白布”是词组。再如:火车、生姜、电灯、钢笔、粗心、演讲等为此,不能扩展。另外,一般来说,形式固定,意义凝固的是词。如,大厦、唱票、壁纸等;相反,临时组合、意义松散的是词组,如,大房子、唱京剧、白纸等。再比如:巨大、雨衣、楼梯、人民、聪明、进行、菠菜、棍子、灰溜溜等,其中一个语素为粘着语素的,为词;铁锅、推翻、打开、说话、洗澡、放假、理发、上当等为离合词。

(二)词的构成

1、词的结构类型

根据一个词的词干的组成情况,可把词分三种结构类型: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

单纯词指词干中仅仅只有一个词根语素的词。可表示为:词根 (词尾)。如汉语里的:人、玲珑、巧克力等。英语里的:bag\apples\waiting等。

派生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有一个是附加语素的词。如汉语里的:老虎、记者、傻子、记者证、身份证、非霸权主义者等。英语里的:beautiful \action \singers \replacement(代替)等。可表示为:词根 词缀 (词尾)或词缀 词根( 词尾)。

复合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都是词根语素的词。如汉语里的:语言、桃树、自行车等。英语里的:headwind(顶头风)

toothbrush(牙刷)

goodsenes(见识)

reddishbrown(赭红色的)

可表示为:词根 词根 (词尾)。

派生词和复合词都是合成词。合成词是相对于单纯词而言的,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种特殊的词:缩略词。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brunch(breakfast-lunch)。

2、构词法

主要有合根法、附加法、缩略法等。

(1)合根法

把两个词根语素或词根语素成分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构造复合词,汉语中最常用的造词法就是合根法。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结构类型:并列式(烟雾、动静);偏正式(铁壶、轻视);补充式(提高、书本);支配式(司机、伤心);陈述式(胆小、地震)。

(2)附加法

通过给词根(语素)添加附加语素(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构成派生词,是印欧语的重要构词法。

添加前缀:在词根语素前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如,老—、第—、in—等。

添加后缀:在词根语素后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如,—子、—头、—er等。还有叠音后缀:—油油等。

添加中缀:较少。马来语、柬埔寨语有。

思考:汉语的“古里古怪”“马里马虎”?

一个词根可添加几个词缀:unlovely

同一词缀可构成不同的派生词:quickly(adv);manly(adj)

不同词缀添加同一词根构成同根词、同族词。man→manly、manliness、manish、manful

(3)缩略法

缩略法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是在固定词组中选择一定的语素或音节、字母来构造新词的方法。如:中国、共青团、少宣队、中宣部、WTO、IP、IC等。

有时候内部屈折、重音移动也能构造新词:如food\feed(v.喂)、bag\beg\big\bog(沼泽)\bug(臭虫);’pre’sent、refuse、content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