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1)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2)

开栏语:【邹旭诊室故事】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将围绕邹旭诊室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有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一些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以达到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3)

55岁的陈女士失眠二十年余,长期服用安眠药,但仍入睡困难,睡眠浅,稍有动静即会惊醒。失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夜间睡不好,白天昏昏沉沉,做事打不起精神,患者饱受其苦。为解决这个顽固的问题,患者于2021年3月中旬到邹教授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时,患者语声低微,稍怕风,自述易紧张,失眠难入睡,多梦易醒,大便干结,小便可,夜尿2~3次,纳一般。舌象为嫩红舌,苔薄白;脉象则为沉滑脉,厥阴脉、太阴脉显,双寸弱,双尺稍强。邹教授根据长桑君脉法理论,结合患者的症状特点,通过经脏腑辨证方法,考虑六经病位为厥阴郁热,少阴虚热,太阴痰阻,脏腑病位为心、肾、肝、脾、大肠,辨证为虚实错杂,心肾不交证,遂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加减以温下清上,生地黄、竹叶小补肾汤以滋肾水,并予大黄以泻浊清热、赤芍以凉血化瘀、石菖蒲以化痰通窍,共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患者多梦症状减轻,大便仍偏干,邹教授考虑患者虚火上炎稍减,遂予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再加半夏10克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再服14剂后,三诊时,患者基本无梦,大便2-3次/天,仍较难入睡,但较前有减轻,邹教授考虑此时患者虚火渐退,肠中结热渐解,遂在前方基础上减大黄一半,再增乌梅药量以增强除热烦满、安心之效。用上方28剂后,四诊时,患者入眠改善,不服用安眠药亦可入睡,大便通畅,双关动象减,邹教授考虑患者此时虚浮的心火已降,厥阴郁热已解,遂予半夏30克以沟通阴阳,促进心火、肾水相交。

邹教授指出该患者失眠日久,且病因虚实错杂,在治疗上不能一蹴而就,要逐步深入,才能解决病根。根据长桑君脉法理论,首诊时脉象厥阴脉、太阴脉显形,这是由于双关脉象久动,导致脉道形体发生了变化,这提示患者既往胆火、胃火炽盛,重劫其阴,津液大伤,病位由少阳、阳明转入厥阴、太阴,累及少阴。厥阴肝阴耗伤,相火乱窜,扰动心神,加之少阴肾水不足,本无以涵心火,故见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本有脾阳不足,加之脾阴受损,运化能力下降,水饮停而成痰,留遏三焦,卫气通道受阻,阳不入阴,故难入睡。久热灼伤阴津,肠中阴津不足,热与燥屎相结,故有大便干结;上焦阴津受损,加上失眠日久,气阴两伤,故见双寸脉弱。肾水不涵心火,心火上浮,无以温肾,肾阳渐弱,下焦气化功能下降,水液失司,故见夜尿增加,脉双尺偏强。

治疗上,对于虚实夹杂,心肾不交型失眠,邹教授认为肾水属阴,有形之物难补,所以滋肾水要贯穿整个治疗疗程,然后就要分阶段治疗,首先清上炎火邪与肠中结热,再渐增重镇潜阳、酸敛安心之药,最后疏通三焦,沟通阴阳。初诊时患者无严重寒象,故主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减去细辛、蜀椒等辛热温中之品,以清上为主,并添大黄10g以泻肠中结热;随着热渐退,二诊、三诊则在原方基础上增加龙骨、牡蛎、乌梅,以沉降、收敛心火;四诊时则增加使用大量的半夏,交通阴阳,促进心火与肾水相交。水火互济,阴平阳秘,神可回纳,自然夜安寐。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4)

半夏,化痰上品,更是安眠良药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5)

《长沙药解》中对半夏的描述:“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由此可见,半夏燥湿化痰力强,对于各种痰涎引起的疾病均有良效。除此以外,半夏还有治疗失眠的作用。半夏可安眠的说法,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中的半夏秫米汤。书中指出,三焦受阻,则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通道受阻,阴阳不交,故难眠,饮半夏秫米汤可通其道而去其邪,阴阳通,则其卧立至。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提到:“半夏生当夏半,乃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时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乡也。”

而半夏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主要是取决于用量。清代名医吴鞠通论半夏为:“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由此不难发现,半夏量大才能发挥其安眠的作用。由于清代的一两约等于现代的37克,也就是说吴鞠通认为半夏安眠需要用到75克左右。不过邹教授在临床上发现,30克半夏亦可起到良好的安眠效果,况且半夏有毒,不宜在治疗开始阶段即用如此大量的半夏,应视疗效再适当加量。这也提醒读者朋友们,如果没有临床医师的指导,不可私下服用。

改善睡眠小妙招

一、重情志调养

很多的失眠是由于受到情绪困扰引起“心病”而导致的,针对此类型的失眠,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

“养生必先养心”,牢记“知足,贫者亦乐;不知足,富者亦忧”,心态上要保持知足常乐。除此以外,邹教授建议可以每天参加适当的室外体力劳动或在阳光下活动半小时以上,这亦有助于舒畅情志。

二、避免食物刺激

“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提示我们很多时候失眠都是因为饱食或者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的。邹教授建议“过午不食”或者晚餐仅食少许蔬菜或馒头、米汤等清淡的食物,注意睡前三小时避免再进食,以减轻胃肠负担。

三、睡前安稳心神

《景岳全书》提到:“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邓铁涛教授认为,睡前静坐可以帮助心神安定。静坐的要点是单腿交换盘坐, 稳坐于板椅上或硬床板上, 上身自然放松, 头位正直, 自然闭目, 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 放空思想,均匀呼吸, 静坐约30 min

四、安眠从足开始

邓铁涛教授认为“人的脚, 犹如树的根。树枯根先竭,

人老脚先衰”。日常养生,足部的护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静坐的同时用双手揉搓脚背及脚心, 以劳宫穴摩擦涌泉穴, 按摩10分钟以上,以足心产生温热感为度,可达到心肾相交的作用,并能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

随经络温养五脏六腑。除此以外,邓老还喜欢采用沐足助眠的方式,沐足方可选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桂枝

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取水3升,煮沸10分钟后,待水温温和时进行沐足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6)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7)

邹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届全国杰出青年中医,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内科疑难杂病。

2020年9月,辽宁、上海、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代楷模”称号,邹旭担任国家援助湖北第四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领队、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负责人、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重症巡查专家组成员,并获得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健委“广东好医生”、广东省卫健委“抗击新冠病毒最美逆行者”、人民网“人民好医生”等称号。

在圆满完成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后,2021年初驰援河北邢台,6月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7月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云南工作组专家飞往云南瑞丽,多次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2021年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中国好医生”称号。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8)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表现(邹旭诊室故事彻夜难眠太难受)(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