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芒果冰

来源 | 蜂氓

ID | fengmeng2019

《乌合之众》里有一句话如此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人生最大的愚蠢便是以别人的眼光和态度,决定自己的一生。

这个世界,需要个性,需要不一样的声音和态度。

合群是一种能力,不合群是一种性格,假装合群则是对生命的浪费。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1)

假装合群,比忍受孤独更难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

曾经有一部日剧《凪的新生活》很火。

主人公是28岁的大岛凪,在格子间里过着普通却压抑的生活。

大岛凪曾以为帮助别人,就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

明明自己精心准备了午饭便当,但为了可以和同事一起吃饭,又把便当原封不动地带回了家。

即使自己也有相应的工作要完成,但对于同事的请求不忍拒绝,脸上堆出一个微笑,嘴里挤出一句“嗯”。

一次下班后,某个同事又一次用“借口”让她加班帮忙,但不巧手机却落在办公室。

当大岛凪发现时,屏幕刚好亮起,手机群聊恰好被她看到了——她才意识到,同事只是把她当做“专用外包商”,只有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才会想起她,手机上字字句句都是对自己的不屑和讽刺。

假装合群,从来不是融入集体的方式。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个集体,也不会因为你的“假装”而真正接纳你。

不要付出让自己失望的代价,去满足各种各样的期待和标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酷”的朋友橙子。

她不刻意融入某个圈子,看起来不“合群”,但身边总是不缺好朋友。

我有一次问她:“不合群,你会孤独吗?”

她说:“一个人无法忍受孤独,实际上是在孤独中无法忍受自己。独处时所暴露出来的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自己无法承受,所以之前我总是借用社交去逃避。直到后来,我开始向内探索自己,不断地自我成长,才发现做自己的时候,适合你的圈子自然会出现,并不需要做假装合群的事情。”

正如同《孤独六讲》里所说的:“一个正直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让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懂你的人,不群而合;不懂你的人,群而不合。合群不是规则,是对快乐负责。

作家三毛,从小就不喜欢跟同学打成一片。对她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低头捡破烂。能在破烂中发现宝贝,也能在寻常中洞悉美好。

与其花时间在合群上,不如试着学会与自己相处。

毕竟,假装合群,比忍受孤独更难。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3)

不合群,你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曾听过这么一个段子。

你学着舍友赖床,殊不知人家就等着毕业进爸妈公司做高管;你学着朋友矫情,殊不知人家除了感情其他都不用自己担心了;你学着闺蜜刷街购物,殊不知人家有个拼命赚钱供她花的男友。

在需要埋头种地的时候,误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就以为自己已经收获整个秋天,这才是最大的作死。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年初的时候他新换了一家公司。

之前的他,下班后还会给自己充电,补充学习专业知识。

但进了新公司以后,他为了合群,开始学着抽烟和打游戏,像是变了一个人。

然而就在前几个月,公司宣布倒闭,让他惊讶的是,以前跟他厮混的同事竟各有各的出路,而他又不得不花了很长的时间重新找工作。

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合群有一个同义词——浪费时间。

想要对那些你不想合的群说不,你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这出自阿德勒心理著作《被讨厌的勇气》的观点——“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想要幸福,就不能被人讨厌,最好是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因此他们一味妥协,受尽委屈,结果迷失了本心,在别人的眼光里越活越累。

阿德勒认为:“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在同名日剧《被讨厌的勇气》里,女主曾说:“大家怎么看我是大家的事,不是我的事。我不是为别人而活的,我不会选择在意别人的目光而让自己感觉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不想对别人,也不想对自己撒谎。”

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或许可以从不“假装合群”开始。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5)

做更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圈子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过这么一句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事实上,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适的群,与其说他们不合群,不如说他们没遇到适合自己的群。

当你觉得自己不合群,并不是你的问题,只是你的群,可能还没有出现。

巴菲特的好友查理·芒格曾说过,“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圈子,也是一样。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挤圈失败史。

艾玛渴望进入巴黎贵族的圈子,却偏偏逃不了穷裁缝女儿的出身和嫁给平庸的农村医生的事实。

为了挤进巴黎贵族圈,她去参加伯爵的宴会,一番折腾狼狈归来。她搭讪乡绅,包养巴黎大学生,她不肯放过任何向更好圈子进军的希望,却一次次被抛弃,伤痕累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来不是玩笑话。比你厉害的圈子,你不够分量,再怎么努力挤进去,都不会有人看到你。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天龙八部》里,乔峰与段誉是拜把子的兄弟。

这个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大侠,怎么会跟段誉这样一个柔弱书生成为拜把兄弟呢?

乔峰跟段誉结拜之前,专门跟段誉比试过脚力,段誉用凌波微步赛过了乔峰,乔峰刮目相看,惊呼:“兄台内力果然不凡,想不到江南除了公孙慕容公子外,还有如此高手,又比慕容公子少了好几岁。”

这是何等的钦佩和欣赏。

所以,当你的能力支撑不起进入那个圈子的时候,不如沉下心来做事。

就像《生活大爆炸》里面说的:“或许你在学校格格不入,或许你在学校最矮最胖,或许你没有任何朋友,但其实都无所谓。那些你独自一人度过的时间,比如组装电脑,或者练习大提琴,会让你变得更加有趣。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做更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圈子。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7)

B站上有一个播放量很高的动画片——《不合群的你,努力融入的样子让人心疼》。

短片中的主角是一个三角形,它被圆形队伍,方形队伍,不同花色的队伍一次次排挤改变,最后遇到自己的三角形队伍,它已经不是三角形了。

“假装合群”,是人面对群体的第一道坎。

德卡先生的信箱写过这么一条微博:“在做自己的前提下,合群。”

高攀不易,低就更难。

不要因为向往权贵,硬挤入圈,也不要因为害怕孤独,假装合群。

你要知道,世上总有那么一个“群”,在等待你的出现。

愿我们都能有勇气选择自己想要的“群”,也能配得上它。

不要单纯付出也要假装合群(假装合群正在消耗你的人生)(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