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房价在近两年的调控政策下持续下跌,但内环内的房价却是例外。内环内的新房单价在逆势上涨(如图1所示),二手房单价依然坚挺,而其它环线的房价却接连下跌(如图2所示),为何会有这样的房价分化现象呢?

图1: 上海市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新房单价

上海内环内的房子会跌吗(上海内环房价为何逆势上涨)(1)

数据来源:RDAS 数据库

图2: 上海市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二手房单价

上海内环内的房子会跌吗(上海内环房价为何逆势上涨)(2)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RealData 数据库

中环外供应量充足,市场主导价格回归

2016年11月限贷政策发布之后,投资客的购房行为被限制,市场以居住需求的客户为主,且中环以外的新房及二手房供应量相对充足,导致中环以外特别是外环外的供需关系迅速缓解,因而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与新房价格因品质而拉开差距,回归到理性定价、供需平衡的市场调控状态。

如图3所示,2018年以来,新增的新房及二手房供应主要集中在中环以外的区域。其中,新房在中环以外的供应量占比达80%以上,二手房在中环以外的供应量占比达65%。而从需求端来看,中环以外的看房客户占比总量为55%,远没有达到房源供应量的占比。

图3:上海市各环线房屋2018年供需对比图

上海内环内的房子会跌吗(上海内环房价为何逆势上涨)(3)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RealData 数据库

另一方面,中环以外的外围地区仍有大量住宅用地供应,未来还有进一步房源供应的空间。

因此,贝壳研究院认为中环以外的区域供需关系已经显著缓解,未来供应及需求量均会增加,特别是外环以外的区域,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会保持相对平稳或再次下降。房价不再需要限价政策的引导,由市场自身的供需关系调节即可保持在理性区间内。

内环内供需关系持续紧张,限价政策无法逆转市场规律

与其他地区相比,内环内区域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并未出现明显的价格下降趋势,且2018年在上海整体二手房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内环内的二手房价格较2017年上涨了0.63%。

近期内环内的新房供应有所增加(如图4所示),由于预售限价政策的存在,这些新增的、被限价的新房供应会给内环内的二手房价格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促使二手房价格短暂止涨。

图4:上海市各环线房屋2018年各月新房供应量

上海内环内的房子会跌吗(上海内环房价为何逆势上涨)(4)

数据来源:RDAS 数据库

但是,不管如何限制新房的预售证价格,内环内的住宅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上文图3所示,2018年内环内新房的供应量仅占全上海新房供应量的5.4%,二手房新增供应量占全上海的16.33%,但内环内的看房客量占全上海的23.89%。

今年新房增加的供应量完全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且内环内没有大量的住宅用地可出让,导致新房供应量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在现有水平,更不可能长时间增长。因此未来内环内房屋价格依然有上升的预期。

图5: 上海市各环线房屋建造年代占比

上海内环内的房子会跌吗(上海内环房价为何逆势上涨)(5)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RealData 数据库

同时,上海市内环内的可开发的住宅用地有限,且现有的房屋整体老旧,楼层较低,与高品质生活的周边配套设施无法匹配,导致可供选择的二手房屋也极为稀缺。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如图5所示,内环内1980年以前的房屋套数占比达到11.27%,1980年到1990年建造的房屋占比达到25.17%,这些房屋建造年代久远,面积较小,装修陈旧,屋内居住条件较差,很少可作为居住改善类客户的选择对象,未来只能纳入城市更新的范围。

然而城市更新需要高昂成本,只有合理的定价机制,才有开发商积极进入这个领域,内环内的房价必将伴随居住品质的再次升级,合理显现出该地段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