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对娱乐圈的明星如数家珍,可对于曾经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英雄能记住的却寥寥无几,今年是抗美援朝71周年,电影《长津湖》刷新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再次唤醒了民众这段历史记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1、杨根思

——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1)

杨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玺,革命烈士,江苏省泰兴人。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1951年12月11日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杨根思是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

杨根思烈士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后来的战役中出现了有名有姓的,包括黄继光在内有6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黄继光同志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

2、黄继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2)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 ),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营10月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关键时刻,黄继光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顽强地爬到碉堡下,奋力扑向碉堡,用自己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英勇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3、邱少云

——全军挂像英模的烈火战士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3)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 男,汉族,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来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敌人见状,在潜伏区上空投放了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在邱少云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水沟,但为了不暴露部队动向,邱少云一声不吭任由烈火焚烧直到牺牲!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发现邱少云仅剩下死死插进泥土里的一双手没有被烧焦。

邱少云牺牲后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4、胡修道

——志愿军兵王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4)

胡修道(1931年10月~2002年3月)四川省金堂县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

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经过一天激战,仅依靠阵地上一块大青石作掩体,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5、杨春增

——无畏战士、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5)

杨春增(1929年-1952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沙河县,1951年3月,杨春增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第4连第3排副排长。

1952年8月,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展开战术反击作战。杨春增所在4连奉命攻占座首洞541高地。次日拂晓,敌军火炮猛烈轰炸我军阵地,阵地上土石乱飞。从早晨激战到下午3时,打退数倍于己的敌军十余次反扑,毙伤敌军200余人。黄昏时刻,我军伤亡严重,阵地上仅存杨春增、卫生员两人和一颗手雷。此时,百余名敌兵再次蜂拥而至。紧急关头,杨春增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他抱起手雷,奋勇冲入敌群,只听一声巨响,烟柱腾起处,杨春增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1952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春增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等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春增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6、杨育才

——“虎口拔牙”的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6)

杨育才(1926年—1999年5月26日),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人,1949年参军,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杨育才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任务。他带领侦察班,化装成南朝鲜军,插入敌纵深。路上冒雨涉险,抓俘虏,得口令,巧妙地通过敌人几道岗卡,直捣二青洞南朝鲜首都第一团(南朝鲜军称为“白虎团”)团部。当进至二青洞沟口时,遇敌首都师机甲团二营乘车向前沿增援。杨育才果断令侦察班打击敌汽车队尾部,将后面几辆汽车上的敌人大部歼灭。尔后不恋战,不贪缴获,迅速进到“白虎团”团部,突然勇猛闯进会议室、警卫室,开枪射击,打敌措手不及。敌人乱作一团,拼命逃窜,又被拦截歼灭。当即毙敌机甲团团长,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共歼敌70余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12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也授予杨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他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直到1964年,毛主席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看见了“奇袭白虎团”这部京剧后,才知道这部京剧有原型,就是杨育才,询问之下才发现这个人作为一级战斗英雄,却在十来年间一直就任副连长。不过,是因为杨育才从来不将自己当做战斗英雄,更不会向上级“要官”。最后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杨育才才慢慢升职,一直到副师长。

7、杨连第

——运输线上的功勋、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7)

杨连第(1919年~1952年),原名杨连弟,汉族,天津市北仓镇人,中共党员。

1951年5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所在连抢修龙津江大桥时,材料极度缺乏,他冒着美军飞机的轰炸扫射,沿着从桥上垂下的半截钢轨登上17米高的桥墩,取下桥梁枕木40多根,解决了工程的急需。7月,清川江大桥被洪水冲毁,他创造出“钢轨架浮桥”法,带领1个排,在流速6米/秒的激流中,奋战30多个昼夜,12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洪水期间铁路畅通并使正桥得以顺利抢修通车。1952年5月15日,他在指挥连队抢修清川江大桥时,被敌机扔下的定时炸弹碎片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时年33岁。

6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第连”。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8号桥为“杨连第桥”,在桥头建立杨连第纪念碑。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8、李家发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8)

李家发(1934年3月 ~1953年7月13日),又名春生, 安徽南陵(泉塘乡)人,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

1953年7月,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作战,李家发随部队参加此次作战。7月13日夜,李家发所在排担负攻击轿岩山116高地的任务。在战斗中,主动担负爆破任务的李家发连续炸毁“联合国军”多个火力点,他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昏迷。李家发苏醒后,发现志愿军攻击部队由被一个暗堡火力压制,攻击部队虽多次组织爆破但都因为敌人火力凶猛而未能成功。此时李家发不但身受重伤,并且手上已经没有可以炸毁暗堡的武器,为掩护志愿军攻击部队,他毅然爬向暗堡,靠近暗堡时,挺身而起,以胸口堵住暗堡射击孔,英勇牺牲,年仅19岁。

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李家发为“黄继光式英雄”、追记特等功臣,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为中共党员。1953年12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李家发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9、许家朋

——冲锋在前的勇士、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9)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坎头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的又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

1953年7月6日晚上,石砚洞北山反击战中向连队下达了作战任务。许家朋第一个向连长、团长递交了决心书,上面写着:“部队一旦需要我,我就会像黄继光同志那样勇敢消灭敌人,为了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牺牲自己!”他所在的连负责冒着大雨从侧翼对美军第7师发起进攻,为大部队开辟道路。志愿军战士们即将到达敌人主峰阵地时,美军的暗堡突然开火,猛烈的炮火把他们压制在山腰上,无法继续前进。唯一的办法就是爆破这些暗堡,但前去炸暗堡的战士刚出去几步,就中弹倒下了。必须毁掉暗堡,否则敌人会趁机反击,志愿军强攻必定会伤亡惨重。距离暗堡20米左右的许家朋知道形势严峻,他来不及等排长下令,主动抱起炸药包,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向暗堡,前进中双腿被炸伤,他忍着伤痛,顽强爬抵暗堡,由于炸药包被雨淋湿,爆破未能成功。他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枪口,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战友们在他的英雄行为激励下,奋勇作战,迅速攻占了北山主峰。

根据他生前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10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同年5月24日追授他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模范团员”称号。

10、伍先华

——爆破英雄、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10)

伍先华(1927年-1952年9月29日),四川遂宁(今安居区)人。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

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为了夺取敌人的720高地,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封锁,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政治部给伍先华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同年12月,他被志愿军政治部授予“模范党员”称号。伍先华生前所在班12军100团一营二连三班被命名为“伍先华班”。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伍先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其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11、孙占元

——英雄无悔、一级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11)

孙占元(1925年一1952年10月14日),河南林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1952年10月14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敌军约6个营的兵力攻占了志愿军防守的597.9和537.7高地。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9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接近2号阵地时,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他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摧毁3个火力点。突击排攻上2号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时,敌人突然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缴获的两挺机枪轮番射击,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敌人再次发起攻击,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他忍着巨大伤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继续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7岁。

孙占元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2、彭德怀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200字(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12)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彭德怀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经过两年边打边谈,于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彭德怀“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955年,彭德怀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以上十二人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其中杨根思、黄继光为特级英雄。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