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雨的名著时光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一、吴用的兵器——无用

智多星的随身武器很有喜感,就是两条铜链——古今中外小说人物,独独他耍这么一对奇怪玩意儿。

书中铜链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在雷横和刘唐干架时,他冲到两人中间:

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1)

像在做法↑

这场面,怎么说呢,又怪又好笑,你拿着铜链就中一隔,顶个球用。

果然,吴用说完两人接着打——这货劝架没球用,拱火第一名。

有人说这两条铜链,并不是吴用的专属武器,只是刚好带来不知干啥的。

其实真就是吴用随身携带专用武器。因为那之后,书中又提到很多次吴用带着铜链,比如生辰纲事发要跑路,书中写说:

叫五六个庄客,一发吃了酒食。吴用了铜链……

这个袖,什么意思?就是藏在袖子里,那应该就真是铜链子,之前有个说法,说书中这个铜链,其实在古代指的是锏,但铜锏那是重型打击武器,一来吴用也不像力量型,更不好藏袖子里,难道是袖珍型?不好说。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2)

古代冷兵器:锏(和鞭的区别就是一个有节无棱,一个有棱无节。)

再后来,当花荣用箭将吕方郭盛这对活宝缠住的画戟给射开时,作者又写了句诗:

铜链劝刀犹易事,箭锋劝戟更希奇。

这句诗说明作者对吴用的铜链是很上心的,但是和花荣的神箭一对比,可能有调侃之意。

再之后,铜链就作为吴用的LOGO不时被提及:

第一次:两条铜链腰间挂,一骑青骢出战场。

第二次: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链。

其他的,没有了。

最后,问题来了,吴用的铜链,真就指的是那种铜的链子吗?

我倾向于:是。

可能跟九节鞭一样,以前我们那有人打架,真有人用铁链做武器——就我爸单位隔壁,一同事,比较爱生事,大概我4、5岁时,我是没记忆了,听我爸讲的,说有次一群人来寻仇,堵住了那同事门,当时很勇的,据说我爸同事就把门锁上,拿了条铁链,一头绑了块锁头,在房间内打得噼里啪啦响,并向外头踹门的人大声放话,说第一个冲进来的人,先让他死,后来真就把他们给吓住了,遂解围。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3)

民间的铜链↑

话归正题,书中说到吴用拿铜链的动词,第一次用的是,这个词有拽,拉之意,看着像是软武器,不过也不敢肯定。

PS:我还看过一个很好玩的说法,说古代是铜本位,那两条铜链,是吴用那穷秀才的重要家当,平时防身,没饭吃时卖铜……

总之,我查了半天,实在也查不到历史上谁拿铜链当武器的纪录,姑且算是民间地区的特色武器吧。

不过,不管是什么用处,也可以很明确地说,吴用的两条铜链,真的毫无用处。唯一派上用场,就是拿来劝架,但先不说当时他就是拿条锄头,也能起到同样作用,最后也没有劝住,就说后来整部书,铜链也未见任何可用之处,好像他的一生,千般机心,终归一场无用之空。

二、一胜难求的枣木槊——当他首胜的时候,就是没命的时候

第二节与其说聊兵器,倒不如说聊这个兵器的使用者:

百胜将韩滔

先说他的枣木槊,108将独独他在用。

槊,是啥玩意?

又或者说,他的兵器,究竟难住了多少画手: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4)

奇形怪状,五花八门,古古怪怪,一样的韩滔,不一样的枣木槊。

真是难为了,其实,枣木槊这兵器,倒远没有吴用的铜链那么冷门。

在历史上,槊还是有名头的(枣木就是用枣树做的杆啦),而且有一个(疑似)使用者,可以说如雷贯耳了:关羽!有人考证,他最有可能使用的武器就是槊。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5)

上图即为曹操横槊赋诗的画作,形状上比较还原了

槊,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的攻击冷兵器,即长杆矛,同“矟”。

说人话就是:枣木指的是杆(一般是用柘木),那槊呢,则是枪头,但是长度和重量又比普通的枪和矛要大得多,属于骑兵向武器: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6)

也因为分量足,还可以拿来扫敌人。所以一般也叫马槊,善于使用者有尉迟恭和秦琼!(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而且制作成本非常高。

看来,这槊才是真正的名将专用。

有些槊头上还会加铁钉: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7)

但是槊到了韩滔这里,就有点尿了。

韩滔是以呼延灼手下头号战将出场的:

“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此人可为正先锋。”

后来,则经历了一胜难求的窘境:

“韩滔挺槊跃马,来战秦明。两个斗到二十余合,韩滔力怯,只待要走。”

韩滔打秦明二十回合力怯,霹雳火真是非常强哈。

再后来呢,韩滔就是跟着呼延灼用连环马收割梁山,直到被打得屁滚尿流,自己也被刘唐、时迁活捉了,爽快地投降——那时,他的好哥们彭玘早已经在梁山嗨皮地等着他了。

投降后书中还有一句话:宋江便教修书,使人往陈州搬取韩滔老小,来山寨中完聚。

先投降再把人家的家小安顿好,是宋江一贯的做法,包括当时对秦明,我估计宋江也没料到这慕容知府会比他还疯,在宋江假冒秦明干掉百姓,慕容疯二话不说先把秦明家小剁了,最后只得让花荣妹妹嫁秦明收场。

水浒传十大奇门兵器(水浒传两大另类兵器之百无一用和一胜即亡)(8)

排108将的时候,韩滔在第四十二位,还是比较靠前的。

只是遍观全书,虽然绰号百胜将,也有过放冷箭射中索超的亮点,但只要是单挑,韩滔总是灰头土脸:

碰见董平,结果很快又挡不住了,宋江赶紧让徐宁替回。

没多久打张清,书中写说韩滔要在宋江面前显能,又被石头破了相。

从此之后,韩滔再无一场正儿八经的单挑,因为他的武力水准,挑不了大梁(也难为他了,毕竟只是副将)

直到征方腊时,韩滔迎来了最后一场单挑,过程则有点悲催:当时,韩滔和方腊的一个守城副将金节单挑,结果这个金节心里有归降大宋之意,所以假装输了败逃。可能是难得赢了那么一次,让韩滔很激动,赶紧去追,结果被对方阵上的高可立放冷箭,再被张近仁咽喉上一枪,结果了性命。

真是想让百胜将赢一次,都能让到连命都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