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染物进人

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依据污染物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可将水体污染分为需氧物质污染、盐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类型。

水体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水污染的污染物,经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人水体等。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人水体,使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体污染有多种类型。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富含有机物质,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使水质恶化,称为需氧物质污染;各种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进人水体,使淡水资源的矿化度增高,影响水质,称为盐污染;石油污染主要发生在海洋里,会导致鱼类、藻类、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还能使水产品的品质劣化;热污染是工矿企业向水体排高温废水造成的,会使水温升高,水中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的速度随之加快,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质进人水体造成的,主要来源于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降落到水体的散落物和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另外,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水体受到病原体污染,会传播疾病。

水体污染事件和修复手段(水体污染环境问题)(1)

水体污染事件和修复手段(水体污染环境问题)(2)

水体污染事件和修复手段(水体污染环境问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