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5无疑是当下汽车圈最火的芯片。
不少智能汽车将8155定为产品卖点,以能够连续唤醒、执行命令的车机反应速度为优势,吸引消费者。
从目前车规级芯片来看,8155的确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说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因为8155远远不是最好的芯片,比如说AMD Ryzen锐龙处理器的速度要比8155更好,按照官方说法,CPU性能是8155两倍,GPU是1.5倍。
也就是说,8155只是目前基于成本、适配、可靠性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8155代替的是820A,820A这样的芯片简单来说就是太落后了,用820A的智能汽车整体表现都惨不忍睹,一个是处理速度慢,另一个是能力不够强,难以成为当下主流智能汽车的最佳解决方案。
毕竟当下智能汽车的核心需求更多,要速度快、要算力够强同时也要功耗更低。
但车规级芯片终究只是车规级芯片,用在汽车上的芯片,更多还是要配合汽车做好娱乐、智能化体验,所以说速度、功耗、体积不是其追求方向,其追求的是稳定、安全、低成本。
8155的采购成本,其实非常低。
此前的数据是一颗8155芯片的成本是40美金左右,定价不足300元,当然这是官方定价,在芯片如此吃紧的情况下“黑市”定价远远高于这个标价。
当然,40美金的定价足以说明8155芯片其实在制造、科技含量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从技术角度分析,8155对应的手机平台是骁龙855,在4年前的市场中性能强势,所以我们来看两年前能用8155的车型少之又少,而当下基本上所有智能汽车都在用8155做噱头,核心问题是供应量上来了。
8155在性能上的提升相比于820A非常明显,解决了智能汽车频繁使用车机卡顿的困扰。
其实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即便是智能汽车,其过度向科技倾斜的升级路径是否存在问题,将车机系统比重提升到新的高度,的确能够在当下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智能汽车终究是汽车。
在当下中国乘用车市场购车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的时代中,2015年的第一代“智能汽车”当下已经出现算力拉垮的问题,中控大屏主导的科技感不能够很好的服务消费者,卡顿、发热、故障问题频繁出现。
即便今天使用最好的算力芯片,那么未来几年是否依然会出现当年的问题?
智能汽车,智能的根本是在长期稳定服务用户的基础上,再去塑造智能座舱,科技感、智能体验的寿命要等同于机械寿命,才是一台合格的汽车。
算力的前提是优秀的芯片,但不断更新的系统,越来越多的配置,手机卡了可以换手机,车机系统卡了,是需要换车、换芯片,还是换车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