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湖是日本的第一大淡水湖,被日本民众称为“母亲湖”,湖区分为北湖和南湖两部分,最大水深104m,水面674平方公里。据日本水利部门统计,约有460条一级河流流入琵琶湖,流域总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水质保护向来是环湖一带的重点任务。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1)

只论面积,日本的琵琶湖不及我国的鄱阳湖、洞庭湖以及太湖,但由于日本国土和水资源的局限性,琵琶湖的水源一直被视为周边居民的生命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近畿都市圈6府县、2市内,琵琶湖是不可或缺的饮用水源地,供应着140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平均每9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饮用琵琶湖中的水。

琵琶湖的危机:瘦水变肥水

现在的琵琶湖已被列入了《拉萨姆尔公约》,湖边的湿地每年吸引6万多只水鸟前来越冬,湖区还生活着60多种特有的土著物种,鱼虾资源丰富,是一片生态宝地。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2)

然而,过去的琵琶湖却非常狼狈,曾经的“疯狂年代”让日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上世纪50~60年代,琵琶湖的水质尚处于贫营养状态,水质清瘦,氮磷含量也很低。以60年代为节点,日本的第二、三产业迅速崛起,分别从21%、28%增加到了32%、62%。

化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人口增多也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压力骤增,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为湖水的恶化埋下了隐患。到了70年代,琵琶湖的南湖已经从中营养转变到了富营养,北湖则由低营养转为了中营养状态。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3)

南北两个湖区之所以“污染不同步”,主要跟水位、水量有关。北湖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43m,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而南湖的面积仅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4m,储水量不足北湖的百分之一。因此,南湖水质恶化的速度更快,形势也更加严重。

1977年5月,琵琶湖爆发了第一次淡水水华,高度富营养的“肥水”导致藻类过度繁殖,藻细胞死亡后耗氧分解,水面腥臭扑鼻,震惊了日本社会。1983年9月21日,由蓝藻引发的水华首次在琵琶湖现身,该门的藻类有很多都能产生蓝藻毒素,再次引发巨大轰动。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4)

此后,湖区的蓝藻水华仿佛失控一般,几乎年年都会爆发。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6年,全湖13片水域全都爆发了水华,持续时间多达44天,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整个80年代是琵琶湖蓝藻水华频繁出现的时期,90年代有所减少。据滋贺县、京都、神户、大阪地区的居民反映,蓝藻爆发时自来水中能闻到明显的臭味!直到近几年,日本才控制住了琵琶湖的富营养化趋势,30多年的“生态病”有望告一段落。

治水初见成效,物种入侵更让人头疼?

自从1977年琵琶湖发生水华以来,日本滋贺县就开始制定污染防治方案。1980年的《滋贺县琵琶湖富营养化防治条例》就明确规定:湖区流域内严禁使用洗衣粉和含磷洗涤剂,严格控制化工企业排放的氮磷废水。该条例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限制排放氮磷的法规。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5)

在此后的1984年,日本环保部门又制定了《湖沼水质保护特别措施法》,滋贺县和京都还联合制定《湖沼水质保护规划》。2015年9月,日本颁布并实施了《琵琶湖保护与修护法》。2016年,日本政府联合多部门、多地区严抓水质提升,琵琶湖的生态保护初见成效。

值得警惕的是,水污染只是影响琵琶湖生态的一个方面,外来物种的入侵在另一个角度上带来了威胁。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6)

琵琶湖本土和外来物种监测

琵琶湖有4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仅次于贝加尔湖和坦干依喀湖,是全球第三大古老的湖泊。这也使得湖中生活着很多的特有物种,原生鱼类就有46种(含亚种)。以琵琶湖鲶鱼为例,此鱼是湖中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全世界只分布在琵琶湖,食用价值高,还是当地渔民重要的捕捞对象。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7)

琵琶湖鲶鱼

外来物种的入侵给土著鱼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湖中的入侵物种包括大口黑鲈、小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斑点叉尾鮰等等,其中大口黑鲈足以威胁到琵琶湖鲶鱼的顶级生态地位。2009年7月,有人从琵琶湖中钓获了一条10.12公斤重的大口黑鲈,还获得了国际野生鱼协会(IGFA)的权威认证,这一纪录甚至追平了由乔治·佩里保持的长达77年的世界纪录。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8)

对待这些外来物种,目前还没有特效手段。滋贺县政府采取人工捕除的方式减少其危害,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相对于水质污染,外来物种的蛰伏时间更长,几乎不可能被彻底清除,防控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和太湖相比,琵琶湖的治理强在哪里?

无论是富营养化污染还是外来物种入侵,同样的问题在我国的太湖流域也客观存在。我国学者经常拿太湖和日本的琵琶湖作比较,两者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太湖和琵琶湖都出现过蓝藻的大规模聚集事件,氮磷都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两湖都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治理都是“老大难”问题,既有必要性,又有挑战性。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9)

日本治理琵琶湖已有42年,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我国太湖的污染防治相比,琵琶湖的治理更注重整体性,也就是将整个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因此效率更高,责任落实更到位。日本专门设立了琵琶湖研究会,建立了琵琶湖保护网络(联合淀川流域一同保护),普通居民也能自主参与到琵琶湖的保护与监管中来。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10)

再看看太湖的治理。自2007年太湖爆发水危机事件以来,环境治理也受到了重视,但随着治理工程的完成,水质改善的趋势有所放缓,近年来部分指标呈现出反弹趋势。从2007~2016年,太湖蓝藻水华的面积从19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了40多平方公里,近年来依然有爆发迹象,隐患至今仍未消除,未来有抬头风险。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11)

太湖水华爆发面积和天数

参考日本的经验,我国的太湖也有必要采取长期的水质管理方案(目前还不到20年),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强保护;同时应建立跨越行政区域的湖泊管理机构,实现统一的综合管理,打破行业治理的边界。

最后,对于外来物种也应加大防控力度。据了解,渔业部门曾在太湖中捕捞到一定数量的罗非鱼,据说是灵山香客放生祈福的鱼类。事实上,罗非鱼在中国属于外来物种,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在太湖乃至长江流域放生。

大口黑鲈会进入水库回湾产卵吗(入侵黑鲈长到10公斤)(12)

太湖放鱼节

作为典型的高繁殖率、杂食性鱼类,罗非鱼摄食量大,三个月就能发育成熟,会和太湖中的湖鲚、鲤鲫等争抢饵料,不利于生态平衡,其危害需要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