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可能是最被人低估的人物,尤其是他那深不可测的智商不为后人所知。

吕不韦仅仅以往返各地、贱买贵卖、赚取差价的方式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当时的大豪富。按说这么有钱,吕不韦应该已经满足,但是,聪明人的苦恼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因为那不是一个你拥有多少钱就能拥有多大势的年代,他得到的社会地位并不与财富数量成正比。吕不韦决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转换身份,向政界进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风险投资”。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1)

政治嗅觉敏锐的他在赵国都城邯郸,遇到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见到异人的第一眼,吕不韦就觉得他是个潜力股,“奇货可居”。

此时在赵国的异人极其落魄潦倒,由于秦、赵两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战争,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不仅缺少出行的车马和日用的财物,甚至有时连饭也吃不饱,根本不像一个秦国王子。吕不韦决定先从形象上改变异人,他将自己财富的一半送给异人,用于异人日常生活的开销和结交宾客的费用。他让异人广交各国贵族,以此来提高知名度,还让异人招揽门客,以求赢得一个爱贤慕才的美名。与此同时,吕不韦用另外一半财富购买了大量奇珍异宝,来到秦国,进行公关活动,要让当时最为受宠的华阳夫人将异人收为儿子。

由于地位低下,吕不韦不能直接面见秦国的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他以曲为直,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他对华阳夫人姐姐晓以利害,通过她将计策传达给了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当时正为无子而苦恼,听完姐姐转述后,淤积在心中的症结立马化开。从此,华阳夫人使出浑身解数,一有时间就向安国君大吹枕边风。安国君耳根子软,在华阳夫人的强势“进攻”下,答应了她的请求,约定立异人为合法继承人。精明的吕不韦凭借自己的卓越口才和超人的胆识,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计划,成功扶持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异人履行自己对吕不韦的承诺,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异人去世后,年幼的太子嬴政继位,他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吕不韦继续为相,号称“仲父”,权倾天下,为后来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记载吕不韦是姜姓,吕氏,这与姜姓另一位伟人相同,这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又叫吕牙、吕尚、吕望。文献上记载最早的吕姓人物就是吕尚,他因为辅佐周武王灭商立下大功,被封在山东建立齐国,世代相传至公元前391年被一个叫田和的人篡夺了政权。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2)

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所以以姜为姓。炎帝的裔孙伯夷在尧帝时代负责制订礼法,管理四方诸侯,后来又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在今天河南南阳县西部一带建立吕国。吕国在夏、商、周三代都是众多诸侯国之一,直到春秋时期被强大的楚国灭掉。吕国被灭之前,一部分人自知难敌楚国,便东迁至今天河南新蔡建立新的吕国,历史上称为东吕。东吕在春秋初期被宋国吞并。

南阳吕国、新蔡吕国在亡国后都以国为姓,他们和吕尚的吕姓子孙是源于姜姓的三大主流吕姓。伯夷因此被吕姓尊奉为得姓始祖。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3)

姜子牙吕尚被后世神化,成为神话级人物。吕姓还有一位广为民间传说的人物,那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面这首诗就是吕洞宾的《劝世》。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民间传说吕洞宾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吕洞宾遍游民间,济世化人,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民间还传说吕洞宾曾经情场失意,因此妒嫉天下情侣。如果热恋中的爱侣前去祭拜他,必会被拆散。这个传说虽然是无稽之谈,但许多人却信以为真。奇怪的是,吕洞宾在八仙排行中虽不是“老大”,但是他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奉祀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阁成千上万,遍布各地。这可能与人们心目中,认为他是一个最有人情味的神仙有关吧。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4)

现在我们来说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吕姓人物,他叫吕梦奇,唐末至后梁、后唐时期的人,在后唐时做到了御史中丞、户部侍郎。他在历史上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事迹,之所以说起他,是因为他对吕姓来说极为重要,正是他开创了吕姓最为辉煌的世家。

要将他的后代世系说清难度很大,我们只需知道,他生有两个儿子吕龟图、吕龟祥,他的孙子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状元、名臣,以敢言著称,曾三任宰相,另一个孙子吕蒙亨官至大理寺丞,赠魏国公。曾孙吕夷简是宋代名相之一,对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有贡献。吕夷简之子吕公著是北宋时期著名宰相学者,宋代学术史吕学的开端者。吕公著之子吕希哲是北宋教育家,学者称荥阳先生。吕希哲之子吕好问是南宋时与杨时并列的著名道学家,官至兵部尚书。吕好问长子吕本中则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道学家。此外,吕梦奇的八世孙吕祖谦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先驱,吕祖谦的弟弟吕祖俭也是南宋著名大儒。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5)

吕祖谦的父亲叫吕大器,也是学者,但历史记述少。明代末期,一个与他同名的吕大器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宰相,是历史上有名的著名政治军事家兼诗人。吕大器的儿子吕潜博学工诗,善书画,在明朝灭亡后,不再做官,以卖书画为生,是“清初蜀中三杰”之一。有意思的是,他与“金陵八家”之首龚贤并称“天下二半”,因为吕潜号半隐,而龚贤字半千。

吕姓在魏晋时出了一位狂傲之人,此人叫吕安,是魏晋时名士,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至交好友。两人居处天南地北,只要一思念,便不管多远,都要驾车去拜访。后世用“相思命驾”来称颂朋友间的思念寻访以及深情厚谊。

有一次他去见嵇康,因事先没有相约,恰巧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来迎接。恃才傲物、蔑视礼法的吕安瞧不起嵇喜,连门槛都没有进,就要打道回府。嵇喜出于礼貌好客,再三挽留。吕安也无动于衷,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便回头而去。嵇喜不解其意,还以为是客人赏识他而题写的,欣赏良久,沾沾自喜。其实,“凤”的繁体字为“鳯”,拆开来就是“凡鸟”,吕安是在讥讽嵇喜庸才,俗不可耐。

吕安并不是一个对谁都看不起的人,实在是因为这个嵇喜不被人喜爱。同为“竹木七贤”的阮籍善于作“青白眼”,正眼相看就是“青眼”,斜视露白就是“白眼”。阮籍母亲发丧时,嵇喜来吊唁,阮籍便作出白眼,嵇喜不高兴地走了。嵇康带着酒和琴来看望他,阮籍大喜,便露出了青眼。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6)

“吕安题凤”的典故被后人用来比喻造访不遇。而说到典故,吕姓还有一个“吕虔佩刀”,单从字面上还真理解不出是什么意思。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吕虔,听说王祥极为孝顺,大冬天脱光衣服躺卧在冰面上,为的是融开冰面去抓继母喜欢吃的鲤鱼。吕虔真诚邀请王祥担任副官。

吕虔有一把佩刀,工匠观看后,认为佩有此刀的人一定会登上三公之位。吕虔对王祥说:“我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这刀对于我说不定还有害。而您有公辅的器量,所以送给您。”得刀的王祥后来官至太保,临终前,又将这把刀送给弟弟王览,说:“你的后代一定兴盛,足以配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之中便有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即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其琅琊王氏家族从东晋开始贤才济济,成为光耀几百年的望族。“吕虔佩刀”这一典故,被后世文人多加演义,用来形容人官居高位或有高官之望。

吕姓先祖之中,出身于寒微的庶族家庭,凭着自己刻苦自学成才的吕才,不仅是唐代著名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自然科学家。他创作并谱曲的《秦王破阵乐》流传至今。

吕姓先祖之中,吕大临四兄弟均在北宋朝廷任职,都是宋代理学重要学派关学的代表性人物。吕大临不但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还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权威专家。他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考古图》奠定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学的基础,成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第一部参考书籍。

吕姓先祖之中,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吕留良,拒绝到满清政府里做官,削发为僧,隐居讲学,是清代震惊全国的文字冤狱的受害者。他的后人为复仇刺杀了雍正皇帝。

吕姓还有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吕雉。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人称吕后。刘邦死后代理朝政达十六年之久,

吕姓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她是东汉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现在有吗?姜子牙封神吕不韦投资(7)

除了上面说及的之外,吕姓其他历史名人还有:

吕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随陈胜起义,后辅佐刘邦。

吕雉: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吕嘉:西汉时南越国丞相,与西汉朝廷抗衡被杀,其子孙宗族被迫迁往四川一带。

吕布:东汉末年名将,封温侯,为一代枭雄。

吕蒙:三国时东吴名将,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的主角。

吕忱:晋代著名文学家,著有《字林》一书。

吕静:晋代著名音韵学家,著有《韵集》一书。

吕光:十六国时后凉政权的建立者,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吕向:唐代著名书法家、学者,曾参与《文选》注解。能一笔环写百字,时人称为“连锦书”。

吕端:宋太宗时宰相,一生经历三代帝王而不倒,创下“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佳话。

吕诲:北宋著名的敢谏之臣,曾三居谏职,都以弹奏执政大臣而被罢官,著有《吕诲集等。其曽祖父吕琦曾任部侍郎,祖父吕端曾任宰相,伯祖父吕余庆曾任参知政事。父亲吕询曾任国子博士。

吕师囊: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后投奔方腊起义军,是《水浒传》中方腊军团将领里面极少有的历史真实人物。

吕颐浩:南宋初年宰相,创立月椿钱,专横刚愎,排挤了秦桧,对于稳定宋朝政局有贡献。

吕本中:吕好问长子,南宋诗人、词人、道学家,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吕文德:南宋晚期名将,出身平民,转战各地抗蒙前线达30多年,战绩骄人。

吕文焕:吕文德之弟,南宋后期抗蒙将领,后降元,官至江淮行省右丞。

吕大栋: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述颇丰,有《泾野诗文集》等。

吕纪:明代著名画家,擅花鸟、人物、山水,以花鸟著称于世。

吕柟:明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学者称泾野先生,著述甚多,有《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毛诗说序》、《春秋说志》、《泾野集》等。

吕坤:明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著有《吕坤全集》,所著的《好人歌》是科普百科类著作。

吕天成: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著有《曲品》一书和十数本戏曲作品。

吕大器:明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著有《东川诗草》、《塞上草》等。

吕潜:吕大器之子,博学工诗,善书画,“清初蜀中三杰”之一,著有《怀归草堂集》、《吕半隐诗集》等。

吕载扬:清朝时浙江缙云地方乡绅,因在当地修建至今仍存的贤母桥而倍受尊敬。

吕思勉: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