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

不管经过了多少岁月,总有一些人,只要一想到他们,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田晓霞永远离开了孙少平,润叶在绝望中妥协了婚姻,秀莲带着笑死在了少安怀里……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

在那些与青春有关的记忆里,我们为他们心有不甘,我们为他们怅然若失,我们为他们辗转难眠,我们为他们痛彻心扉!

青春早就走完了,可为什么,这一张张可爱又熟悉的脸,还是让我们泪眼朦胧,久久不能释怀……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3)

因为,他们,从来不是书里的人物,他们,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注定平凡,却不甘平凡……

《平凡的世界》尽管已经出版30多年,但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仍然在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位居前列;尽管《平凡的世界》是否算伟大作品至今仍饱受争议,但路遥,早已成为很多中国读者心中最伟大的作家。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4)

他用那力透纸背的坚韧,鼓舞几代青年人走出人生的逆境;他用自己一重又一重的苦难,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可以走多远;他甚至用燃烧至死的生命告诉我们应该这样面对生活:像孙少安、孙少平一样去奋斗!像田晓霞、田润叶一样去爱!

1992年11月17日,就像《平凡的世界》开篇写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路遥耗尽了他生命最后的热度。

转眼,他离开27年了,我们仍热烈地怀念他!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5)

遥望路遥,他,还活着……

一生充满苦难,用文学向命运抗争

有很多词可以形容路遥的一生,但一定会有这两个字,苦难!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在陕西榆林清涧县的偏远山村,家人给他取名“卫”,一家十口人,穷得只有一床棉被!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6)

路遥的父母和弟弟妹妹

1957年深秋的一天,父亲说对8岁的“卫”说:带你去延川县伯父家走亲戚!

路上,父亲掏出1毛钱给他买了一碗油茶,他对父亲说:你也喝一碗,父亲回:我不渴!

他们走了整整两天才到,脚底都磨出了血泡,第二天一早,父亲说要去县上赶集,下午就回。8岁的“卫”已经懂得很多事,知道父亲要把他过继给伯父,他没有哭喊,而是独自躲在一棵老树背后,看着父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着包袱遛出了村……

他的眼泪刷刷往下流,但想到自己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没法供他上学,年幼的他硬是咽回了泪水,从此被寄养在伯父家中。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7)

《路遥传》作者厚夫

这是刻骨铭心的一天,直到临终之前,路遥才终于想明白:那天,父亲是把手里最后的1毛钱,买了一碗油茶给他喝……

就这样,“卫”成为小学生“王卫国”。

当年的陕北农村都很穷,伯父家条件并不好,她的养母曾经拄着棍子出去要过饭。但即便如此,执拗的路遥一直坚持上学。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8)

少年时代的路遥(14岁左右)

《平凡的世界》开头描写的孙少平在学校吃丙级饭,其实是路遥学生生涯真实的写照:初中三年,每月五六元的伙食费都交不起,有时连五分七的清水煮萝卜菜也吃不起,稀饭、黑窝头、野酸菜,是他能吃到最好的东西了。

这段极度自卑和敏感的少年岁月是路遥人生中最苦难的时光;而读书,让他拥有了仰望星空的人生梦想。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说:我迟早要扒着火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正是路遥要走出去的强烈渴望。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9)

1969年路遥20岁照片

1966年夏,17岁的路遥考取了当时的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他本以为就此改变命运,然而,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文革爆发……

他不得不作为知青卷铺盖回乡务农,那个时候他遇到了很多从北京到延川插队的知青,他们说着普通话,穿着绿军装、热爱文学,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为路遥照亮了一扇窗!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0)

▲1970年夏,路遥(左)与曹谷溪(右)在延川黄河畔1969年,20岁的路遥被《山花》文艺报的曹谷溪招聘为“农村通讯员学习班”的学员,他每天挑灯夜读,学着写通讯、办报刊

文学拯救了这位失意的年轻人,他下定决心,在文学上“突围”。

1973年,是路遥命运的转折点,他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他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协做杂志编辑工作。

一个生长在黄土地的农民的孩子,终于以笔为“犁”,走出了农村的荒凉贫瘠!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1)

曹谷溪先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让路遥最早驰名文坛的,其实并不是《平凡的世界》,而是中篇小说《人生》!

1981年夏天,路遥背上一个军用旅行包,回到陕北,回到黄土地,他住在自己最熟悉的窑洞里,用了21个不眠不休的昼夜,写出了13万字:

被村支书儿子顶替教师位置的知识青年高加林,不得不回到农村、扛起锄头。然而,当他终于有机会到县里工作时,狠心抛弃了同村的恋人刘巧珍。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2)

电影《人生》片段

当路遥写到绝望的巧珍选择出嫁时,他想起自己也曾因为“农民身份”被初恋抛弃,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委屈、苦难和艰辛,写着写着,他突然把笔扔了出去,趴在桌上,悲愤痛哭。

1982年,小说《人生》在《收获》杂志发表,并很快被拍成同名电影,高加林的悲剧命运,让亿万观众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只有33岁的路遥,在中国文坛一举成名。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3)

路遥(中)与文学爱好者在一起

鲜花来了,红地毯来了,身在省作协的路遥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做一个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的作家、编辑。可他一点儿都不满足,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在40岁之前写一部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百万字巨著。一想到这个宏伟计划,一想到自己要投入这部大书的创作,路遥顿时热血澎湃……

路遥流着泪痛苦地说:“田晓霞,死了!”

路遥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故事可以虚构,生活不能虚构。

他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去创作《平凡的世界》,头三年时间,他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构思小说的结构,他翻遍了1975年到1985年之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十年的报纸,最后翻到手指头上的指纹都磨没了,疼得只能用手掌。

他辗转各地考察、采访,他下农村、走矿山,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当他第一次下井、终于走出地面时,坐在井口无限感慨:凡是下过井的人,能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4)

为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深入铜川煤矿体验生活

然而,当他几乎是呕心沥血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经历的却是多次退稿,没有杂志社愿意发表。

图书勉强出版后,市场反应更是十分冷淡,评论界对这部有着宏大叙事的著作,几乎全盘否定:在北京的作品研讨会上,"甚至有的评论家,对他使用了非常刻薄的语言。"

从北京回到西安,路遥去了作家柳青的墓地。他在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柳青墓碑前,放声大哭。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5)

尽管强压着巨大的痛苦,尽管被批评陈旧和毫无新意,路遥始终坚定现实主义写作。

他说:在艺术思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习惯于随波逐流,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

他说:当大家都在用西式餐具吃中国饭菜的时候,我不为了我依然拿着中国筷子而感到害臊。

他说:我要背对文坛,面向大众!

然而,就是在这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发出后,因为长期透支式的写作,路遥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1987年,在抄完《平凡的世界》第2部以后,路遥突然就吐血了。

他一直没有告诉外人,自己得了很重的病,他甚至想着自己应该回到故乡,在那片毛乌素大沙漠里,裹上一个白床单一死了之……

可他不能死,百万字的三部曲还等着他写完!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6)

当一人绝望到极点时,转机,或许就在下一秒。

1987年,路遥在电车上遇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编辑叶永梅。两个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相遇,让《平凡的世界》获得重生!

1988年3月27日中午12点半,在央广“长篇连播”节目中,李野墨用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开始讲述《平凡的世界》。

任谁也不敢想,不被认可的《平凡的世界》在极短的时间里轰动全国!每到中午,千千万万个收音机同时指向了同一个频率,少安、少平的命运,被3亿多听众牵挂着……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7)

《平凡的世界》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上万封来信

每个中午都是路遥最兴奋的时光,他打开他那破旧的收音机,一边听着自己笔下的人物故事一边构思着这些可爱的人儿,在第三部里的命运发展。

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病人,他感觉身体里仿佛又有了使不完的气力。每天两包烟、几杯咖啡、冷馍、大葱就着开水,写着写着就到了天亮。

写第三部时,巨大的创作强度,已经让路遥的身体彻底垮了,体力和精神都运转到了极限,原本强壮如牛的他,虚弱得经常要坐下来,连走路都会东倒西歪……

一天,路遥突然给弟弟王天笑打电话,让他速速来榆林。当弟弟跑了三百多公里,焦急地敲开路遥的房门的时候,他流着泪痛苦地对弟弟说:“田晓霞,死了!”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8)

路遥为了创作已经陷得太深了,而到了创作的最后阶段,“他写稿子时已经像个垂危病人半躺在桌面上……他几乎不是用体力工作,而纯粹靠一种精神力量在苟延残喘……”

1988年5月25日,全部修改完的那一天,他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把笔往窗外一扔,之后嚎啕大哭起来。

持续6年的写作,让40岁的路遥,两鬓霜白、满面皱纹、血脉精气几近榨干……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19)

后来,路遥的弟弟这样回忆这一天:我预感他要完成了,就在门外面等着,当门打开的时候,路遥从里面走出来说:也许这句话对你是重复的,但我还要提示你,一个人,一生中要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以宗教般的信念和初恋般的热情,才能做完它,你休想用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完成一项宏大的工程,愿这句话咱们经常勉励自己……

遥望路遥他,还活着!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问鼎茅盾文学奖。可以说,是亿万读者把路遥推到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上。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0)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现场照片,路遥(左一)

1992年8月6日,耗干了所有心力的路遥,终究是病倒了,住进了医院。

他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病,会恶化得这么快……在医院里,他仍指挥着装修新房子,希望能给他最爱的女儿一个舒服的家;他甚至计划着出院后,回到故乡的那片黄土,放羊、住窑洞、吃妈妈做的饭,把自己养胖养壮之后,再创作一部可以超越《平凡的世界》的巨著!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1)

然而, 路遥一次次战胜了自己,却没能战胜死神,在生命最后的几天里,他已经不能完整地说话,但仍断断续续告诉身边的弟弟:“爸爸妈妈,其实……可亲了……可重要了”!

很多人都觉得,少平的原型就是路遥,恐怕路遥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问世四年之后,他的命运竟是跟他笔下的秀莲一样,毫无保留地拼尽了最后的力气,看到了最绚丽的烟花,却也在最好的年华,耗尽了生命中最后的一丝气息……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2)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1992年11月17日凌晨,路遥突然出现严重吐血,医生全力抢救,仍未能阻挡死神无情的脚步。

在路遥获奖仅仅一年多之后,他终因积劳成疾,在离他生命的第43个年头仅差16天时,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女儿、他深爱的文学、和伴随了他一生的苦难……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3)

或许,连上天都怜悯他,不忍看他继续受苦,才让这个已经太累太累的人,好好歇歇!

这就是路遥,一个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我们,也正如他作品里的每一个人,在最平凡不过的生活中,不断摸索着生活的方向,不畏艰难、坚定前行!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4)

路遥,走了,却从未走远,他的作品正以各种方式延续着他的生命!

今天,在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里,《平凡的世界》都被翻烂了;今天,仍有很多人通过互联网,下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1年前的广播,听完了整个故事;今天,当《平凡的世界》再次被央视《故事里的中国》搬上舞台,我们依然感动……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5)

路遥,走了,却从未走远,他的精神也以各种方式,延续着他的生命,改变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和命运!

有人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在大学宿舍,读到田晓霞被滚滚洪流卷走,那种痛彻心扉的难过……

有人至今还在感叹,当年高考落榜,一遍遍读《平凡的世界》时所获得的安慰……

就连马云都不止一次说过: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蹬三轮车!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6)

从没有这样一部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不管是昨天的60后、70后、80后,还是今天的90后、00后,它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青年时代一定要拿起来读的书籍!

感谢路遥,谢谢你这样告诉我们: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感谢路遥,谢谢你这样告诉我们:普通人的世界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

感谢路遥,感谢你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予我们勇气,给予一代代年轻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是谁(是孙少平的原型)(27)

人们说,作家生命的长度是用他作品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路遥,还活着,并且将继续活着!

参考资料:

CCTV-1《故事里的中国》节目

厚夫《路遥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来源/北洋之家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慧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