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荣玉玲

行至素有“东方圣城”之称的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游览孔府、孔庙、孔林,实乃人生幸事,精神盛宴。

始建于北宋、重修于明代的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即历代衍圣公居住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孔庙早在公元前478年始建,经不断扩建成为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在初春一个蒙蒙细雨的中午,我有幸参拜了“三孔”,印象最深的是孔庙。孔庙门前第一座石坊为“金声玉振”,笔力雄劲的大字,是由明嘉靖十七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题写,源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坊后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后东西各有一幢下马碑。据说,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辇而进,可见孔庙的尊严。

孔子讲学的“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黄瓦朱栏,坛前香炉精雕细刻,侧旁杏树红花摇曳。乾隆皇帝曾为之赋诗:“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从杏坛北望,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清雍正皇帝的手书——“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建于两层台基之上,前连露台高2米之多,镌花须弥石座,双层石栏干,底层莲花栏柱下均有石雕螭首,南面正中有两块浮雕龙陛,是祭祀时歌舞行礼的场所。现今每逢孔子诞辰(农历九月二十八日)都要在此表演祭祀乐舞——八佾舞。殿内结构周绕回廊,雕梁画栋,祥云缭绕。正中供奉高3.35米的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

当日恰逢“祭孔大典”。 肃静的殿堂外,庄严浑厚的音乐响起,在身着红色长袍、头戴黑色礼帽的礼生导引下,主祭者、陪祭者整理衣冠,双手起合至眉,拾级而上,盥洗双手,进入殿内,依次上香、献爵、献帛,行三鞠躬礼,自西门出大殿至露台,列队站立。

主祭者诵读祭文:“春意盎然,万里长空;和谐盛世,家道常兴;

仁德为本,孝义智诚;有教无类,因才而萌;与人为善,和而不同;三千弟子,薪火传承;千年儒道, 四海扬名;万民同祭,环宇同风;天佑中华,人和政通;百业昌隆,和谐永恒。”

陪祭者诵读:“吾等诸学子,继承先师道德,读经典、树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过改过、知恩报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师有灵,增吾辉光;灵其来格,伏维尚飨!”

主祭者“把酒一盏,以告圣灵!”全体后转,恭诵感恩词:“感谢父母养育深恩;感谢老师谆谆教诲;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朋友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大众信任支持;感谢祖先福荫泽被;感谢天地阳光雨露。”行鞠躬礼,再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司仪咏诵:“祈求先师: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历代古圣先贤,泽荫后世子孙,再现礼乐德风,家和人乐,国泰民安!”集体敬拜,向左转身,缓步退出。游客依次排队,动作轻稳,自由向圣人先贤敬香。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为天地立心,为生明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忘先人恩泽,怀虔敬之心,追思圣贤,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作者简介】荣玉玲,女,山东冠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就职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诗人协会会员,聊城市普通话协会副主任委员、聊城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朗诵。作品散见《聊城日报》《山东商报》《鲁西诗人》《聊城文艺》《山石榴》等平台。

仰之弥高俯之弥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

壹点号 荣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