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改革开放,注重的是效率,所以有先富带动后富的情况直到2000年以后,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才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共同富裕基本内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共同富裕基本内涵(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

共同富裕基本内涵

之前的改革开放,注重的是效率,所以有先富带动后富的情况。直到2000年以后,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才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方向有了,政策也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前段时间的扶贫攻坚),舆论上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对于共同富裕,也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个人持严肃的态度。未来缩小贫富差距,将面临资本家以及工业智能化两个方面的影响。

先来说说资本家。什么是资本家?就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一个私有群体。在改革开放的前半阶段,他们的生产效率很高,产生的剩余价值足以促进各行各业进行迭代,又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需求,所以是鼓励的。那为什么现在又拿资本家说事?小资本家是个好东西,大资本家受到监管也算是个好东西,只考虑经济效益的大资本家就不是个东西。今天我就来说说,哪些大资本家做了什么,可能影响贫富差距的缩小。首当其冲的是互联网行业。哪怕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发展了十几年,国家对互联网的法律监管和法律制定也是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这就给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钻空子的可能。相比于监管较为完善的实体产业,互联网可以操作的地方很多。比如,个人信息的获取,获取之后又做了什么?这方面政府监管乏力。那么,这些资本家如何阻碍共同富裕呢?大数据杀熟,先驱者的守成攻势。今天我拜读了一篇文章,出自于top互联网,里面有举例说到,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杀熟客的。比如点外卖,比如打车,比如购物,拿苹果手机(价格贵的安卓手机)的会推送贵一些,这些就是杀熟客。互联网公司会利用大数据(平时上网的习惯),建立客户虚拟的人物形象,比如这个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就会推送贵一些的产品。互联网科技改变生活,生活方便只是一个附属品,这些大资本家想要的是民众口袋里的钱。试想,如果一个孩子长大了,要出社会打拼,去成家,那么他前期的财富积累是很重要的。而这时,手机里的各种APP又在根据他的喜好,不断推送一些消费服务,那他如何富裕?靠自律?相信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更不用说网贷之类的,提前消耗民众的起步财富。国家对这方面的发声是有的,但个别互联网公司依旧我行我素,给施政者留下了一个超级难题。除了大数据的利用之外,互联网公司对其他实体行业的入侵,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社区团购……相信会有很大一部分互联网既得利益者会来怼我,我是欢迎的。如果,如果,这些互联网公司对各行业的入侵,能够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让大部分民众的收入比以前高,那就是办了好事。但是呢?互联网公司创造了多少个岗位?这些岗位高薪到什么程度?所得的利润大部分进了股东和财团手里,公司职员能分多少?分得多,多招几个人干活,还有996什么事?如今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越来越集中,留给施政者从运作底层做出监管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当然,并不是只有互联网的资本家会有这些影响,实体也有。主要是看企业家愿意承担多少社会责任,而不是钱我赚了,产生的不利影响,由政府和民众买单。改革开放的国有改制,产生了下岗浪潮,民众为了国家发展已经买过单,而现在各行业已经完善的情况下,再买单就不是为了国家发展,而是为了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买单了。真正的民族企业,应该是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勇于和外资企业抢夺生存空间,而不是把民众看成韭菜。

讲到这个工业智能化,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贫富差距的缩小。讲个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能看见的例子,开小店。什么店呢?就休闲食品店吧,也叫零食店。在工业发达的城市,开休闲食品店能够赚不少。因为大部分人进厂上班了,开店领域竞争少,所以能挣钱。在四五线工业厂少的城市,人们收入来源少,就都去开店创业,结果就是大家都不赚钱。如果有一天,工业智能化开始大规模推行,那么工厂里的岗位将会越来越少,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走向服务业。而在服务业这方面,我国缺少成系统的,大规模的,可以面向全世界收割效益的板块。简单几个例子,CBA产生的社会效益远不如NBA,更别提能直接拉动美国经济的超级碗赛事;电影产业干不过好莱坞,旅游干不过东南亚……要知道,美国去工业化多年,在服务业领域深耕制霸,都没能有效解决国内中产收入增加的问题,那我们国内在服务业并不能收割全球的情况下,猛然接受大批劳动力的加入,有可能面临通缩和通胀并存的情况。工业智能化可以促进生产率,那么施政者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重新规划财富分配,有目的有政策地去发展服务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价格。美国之所以只盯着我们的高科技产业不放,是因为在服务业和金融业上,人家根本看不上眼。全面压制美国人,既能整体提高居民收入,又能拉低美国的实力,减少军事威胁。

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既要发现问题,又要有勇气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一句话,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