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法宝:净与静

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总是觉得心情不美丽。偶然,他自言自语道:在那一瞬间……我明白……,我才是那只困在笼子里的鸟儿……,永远得不到自由。从此抑郁的心情就仿佛化作无形的铁栅栏,让她无法摆脱。

当她觉得一筹未展时,恍惚间看到一位像神仙一样的老人,送给他一个盒子,告诉她里面装的就是逃出笼子唯一的三把金钥匙。当她打开盒子一看,原来只有一本《道德经》,对于《道德经》在她小的时候就总有那么个人,天天给她灌输:道可道,非常道……,早就厌烦啦!心想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这本《道德经》怎么能是解除烦恼唯一的金钥匙,夸大其词这种无聊的玩笑,真的没有那么好笑……!

给女孩送钥匙那个像神仙一样的老人,正是道教的鼻祖老子,他说的那三把金钥匙就是《道德经》中的这段话: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要得越少,也就越能看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不至苦于受欲望束缚而迷茫。

若一个人做到这些当然就会拥有强大的直觉力。一个人能做到慈,自然不会贪,不贪自然可以做到俭,一个人做到慈,不贪,又怎会与人相争?人不争又哪来的烦恼?当然会有杠精会提出疑问,连静这个字里都带争,不争何以生存?

一个拳手觉得练一些瑜伽术更有助于训练,就请教瑜伽导师,瑜伽导师说:你这么谦虚,不需表白,必定无所不知,我这样善于长篇大论者与你相比显然相形见绌!

谦虚是成功的阶梯,这样才有可能百战百胜,你这么谦虚,我又能教你什么,但你却让我反思,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

人每次经历巨大的成功与胜利,心里不可避免升起的内骄,常常让人处在一败涂地的境地,这就意味着,成功一次,心境失败一次,最后感觉到无敌是那么寂寞,这一生也就随之彻底地失败啦。

现实生活只是你不再背着书包上学堂,但你要学的却更多,你要学会怎么活出质量。怎么样才能成功,成功除了谦虚没有别的方法。成功毕竟是失败的孩子,失败的孩子,永远是失败,人往往在自认为成功的时候,注定失败,因为成功没有终点。

人的一生只能一直向前奔跑,人生没有成功二字,只有生死,想存活下来就要向前跑,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一直向前奔跑,不是指努力赚钱,而是不停地学习,学习生存之道。

成功从来就没有终点,每个人都是在失败中成长,每一次成功,也都是失败的开始,失败又会让人再一次成功,如此循环,人若没有一败涂地过,也难领悟成功的真谛,这个世界上最难打败的只有自我。人不灭掉自我,本我也就永无出头之日。

打拳的最高境界,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能做到不伤害,当然这指的不是身体上的伤害,若是指身体上的不伤害,干脆就不必参加比赛。

不伤害的理念,在一些电影佳作中几乎随处可见,展现英雄主义的电影,几乎惯用的是英雄把无恶不作的坏人打得满地翻滚,在结果其性命时却放他一马,恶人出其不意要致英雄于死地时,自己反而失手,处于危难之中,英雄又舍身去救恶人,而恶人终究是恶人,依然要加害他人,在加害英雄时自己又再一次失手死于非命。

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诉:非天之所杀,而吾自杀之,是代司杀者杀也。代大匠斫,则伤其手;代司杀者杀,则及其身矣。这个意思是,伤害别人往往就像一种自杀行为,而最终你不伤害,反而想伤害你的人,常常会被他自己所伤。

迎天道,揣利害,不如其己。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人生最难的是打败自己,练拳最难的是不伤害,而且还能制服对手。

印度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授的瑜伽根髓就是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步不伤害,也就是不争的智慧,他所教授的武功,而不是去打败别人为目的。

一个不争的人,心中没有烦心之事,就像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即心无挂碍,必然无所不知,他必然会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跟随乌合之众,随声附和,追求一些没必要的东西,甚至对自己有害的事物。

王阳明也因心无格物,而直觉力非常强大,料事如神,带兵打仗屡战屡胜。没有烦心事,心里静,身边都是一些生活的必须品,没有多余之物,生活的简单,干净,这样成功率自然提升几倍。所以不争是门关于智慧的学问。

“净”与“静”音同字不同,却相辅相成,人活得干净会很容易心静,把身边打理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无论身体和心理都会很健康,他的直觉力可想而知。

有些人也很勤俭,但见什么捡什么,家中堆满杂物,这是贪,不但滋生细菌,嗔恨焦躁以及不好的心情皆可能因此产生。

人这一辈子很多时间都是在洁净自己,这个过程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晚上睡觉前,不是吗?

早晨刷牙洗脸,清理房间,衣物,如厕排出身体里的垃圾,看书写字,锻炼身体,何曾不是在清理身体以及心灵中的污垢。

干净的水可以洗净身体,印度的恒河之水又脏又臭,可人们认为它能洗涤心灵。就像美丽的荷花开在淤泥中,什么都需要历炼,而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何曾不是比这个世界上什么水都脏,但它更有益于生命,人这一辈子就是在肮脏的世界中历炼,然后在不断洁净自己中成长!

瑜伽带给你的是爱还是喜悦(若你感觉特别幸福就要当心啦)(1)

身体是台净化器

瑜伽有许多派别,但修炼步骤无一不是遵照瑜伽祖师爷帕坦伽利的瑜伽八支分法,如果越过这八支分法,瑜伽也就无从谈起。

身体就像净水器的滤芯,过滤意识中的污垢,而瑜伽八支分法就像过滤的八道程序。如果身体这个滤芯不能过滤掉来自方方面面的污染,那么意识就会混乱不堪,而人之苦痛焦虑皆来源于此!

意识洁净度关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状态,即幸福与烦恼,但幸福与烦恼都是大脑释放出的一种虚假信息,烦恼都是庸人自扰,而人过度追求幸福,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当幸福被设定为一个必须要得到的先决条件,反倒会成为一种累赘或因方向不明确,而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

在物质不断膨胀的时候,幸福也在不断被刷新重下定论,这样幸福总是遥不可及,飘忽不定,没钱人认为有钱就幸福,结果像杰克逊、张国荣一样声名显赫的有钱人患有焦虑症居然越来越多。

物质越丰富,人们越担心失去或得不到幸福,不确定患得患失的心理因素,让焦虑的情绪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可能席卷而来,幸福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成为焦虑的导火索,焦虑是心理不确定的状态,幸福感也是一种人们形容情绪的一种状态。

人们要解决焦虑必须要了解这两种状态,幸福具体是什么?而幸福它又很不具体,这才让人难以把握,也就是幸福也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因为我们现在认为幸福的事情,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厌烦,又有了新的目标,既然幸福是不确定的状态,而焦虑恰恰也是心理不确定的状态,所以幸福与焦虑在本质上都存在某些相同处。

不确定感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许多人会对癌症晚期患者隐瞒病情,殊不知这样患者在猜疑中会对身心造成很大的消耗。人在知道自己快要死去时,求生欲会如同强心剂,调动肾上腺素给人以很大的活力,和心理上的动力,置死而后生,战胜疾病,即使是死去,也是死得明明白白。

幸福只是一种感受,并不真实,甚至本来就不存在,只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分泌的内啡肽、多巴胺等化学物质呈现的感觉,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讲到,那个小女孩快被冻死前,看到许多她向往的美好事情,最后她仿佛看到死去的奶奶,带她去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就这样她微笑着幸福地冻死街头。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但也是来源于生活。

酒后被冻死的人,许多都是面带微笑,是因为他们在死前会感觉身体很热、发烫,才把外衣外裤脱掉,这是人在极度寒冷时身体为保护大脑,把所有的热量提供给大脑,这样大脑感觉身体异乎寻常地烦热。

人被冻得瑟瑟发抖,意识突然感觉到温暖,会倍感幸福,这就是被冻死者还能笑出来的原因。感知常常符合物极必反的道理,譬如悲伤过度的人会大笑不止,疼到最大极限,就会出现幻觉。

烟酒辛辣的食物,刚接触时候会难以下咽,可吃过一段时间会成瘾,又很难戒掉,就是人在强烈刺激下大脑会分泌让人感到兴奋的化学物质,在记忆中留下的痕迹越大,依赖性越强,这样导致人们更多的喜欢追求刺激,甚至把幸福就定义在这种火辣的生活方式上,认为人若不吸烟喝酒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恐惧是让人最难排除的情绪,即使这样,依然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极限挑战,如蹦极,鬼屋探险,甚至喜欢自虐游戏,像这类错误的幸福认知感,都是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变化产生出来的幻觉,释放出的错误信号,感官很容易误导人在幸福感中迷失方向。

在幸福感爆棚时,与悲伤失落、愤怒等负面情绪都差不多,你感觉这时头脑清醒,可身体是处于麻木状态,大脑正在发出错误的信号,你却浑然不觉。

在你越加感觉高兴的时候,越要时刻提醒自己,可能即将遇到的种种问题,尽力让情绪保持稳定。那怎么判断大脑释放的信号是否有误,就是当你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和呼吸与当下所做的事情自然结合在一起,这时你的灵魂必定安住于内心。

人在休息好的状态下,或者遇到一些美事,都会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情绪与睡眠,饮食,环境,气候,以及周围的人事物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幸福感在饱和状态下,往往是大脑分泌过量的内啡肽,然后很快因内啡肽缺失,幸福感迅速下降,失落、焦虑也就随之而来。如果情绪总是反反复复地起起落落,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紊乱,而衍生出抑郁症这种心理健康问题。

治疗心理疾病的地方,之所以叫心理卫生医院,就是这种病因主要是心理不卫生。不卫生的心理是不是装了哪些脏东西?人们认为心理不卫生,一定是接触了一些乌七八糟,鬼神、色情等等一些低俗的东西,导致心烦意乱,但这样说难免会打击一大片,毕竟有些很高尚的人也会患有抑郁症,而一些花天酒地的人反倒相安无事。

心理卫生更多是指心里面所承载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与情绪,这些复杂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情感、情绪、让人患得患失,最终心烦意乱,内分泌失衡。所以当你觉得幸福的时候,可能却坐在地狱的边缘。

太甜的饮食容易患上糖尿病,所以过甜的生活,也不健康,人际关系越简单,物质生活越简单,思想意识越简单,心里越干净,心里越清静,心里越卫生,情绪波动越平稳,这样抑郁的可能性越低。

身体净化器的第一道程序 不伤害

净化心里的第一道程序,也就是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步就:不伤害、不欺骗、不偷盗、不放纵、不贪婪,不接受他人的馈赠,这些是尊重自己、尊重生命的敬畏之心,是生存秩序的最基本条件。

一个人没有成功,必定是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尚且不足。在这一切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之下,即使侥幸成功,还莫不如一事无成。

瑜伽八支分法之所以把不伤害居于首位,就是它的成分比例最大。老子所言,是以圣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伤害首先要做到,不伤害自己,而不伤害自己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莫做出伤害别人或者其他生命的事情。

印度瑜伽大师辩喜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不伤害别人,大自然中最凶猛的野兽在他面前也会变得温柔。老虎和山羊会在瑜伽士的面前一起嬉戏玩耍,当你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可以肯定地相信自己已经做到了不杀生这一点了。(《现在开始练习瑜伽》第九十页)

伤害别人等于伤害自己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这也只限于人与人之间,而对于人与食物之间就不存在,伤与不伤,只是有没有必要。

对于蚊蝇这类令人厌恶动物的伤害在所难免,但这些喜欢在脏地方滋生的物种,就像细菌引发的疾病,一味地消灭不可能根治,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有毒害性,用量过大,把自己也灭啦。

把这些食物链最底端的生命都消灭掉,食物链最顶端的生命可能会更早消失,人类也不能因此得以侥幸生存。治病治本,人们治病总是相信排毒的功效,但谁又能确定排出的是毒,还是身体有用的元素!

何为毒?所谓的毒就是超过一定量,凡是超量都有害,反之即使是有毒的物质,使用恰当,适量也有可能治疗身体某方面疾病。不伤害即不能像山羊一样软弱,更不能像野兽一样鲁莽,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有掌握了自然平衡法则。

不伤害最恰当的方法就是洁净空间,否则负重累累难免会失去平衡。洁净空间也可以减少对蚊蝇这类生命的伤害,以上综合思考,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极简就可以减少方方面面的伤害,要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那么就是从思想言行,衣食住行,都做到极简就能把不伤害做到极致,所以老子说得三宝: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这绝对是安身立命最大的法宝。

想做到这些也离不开俭,勤俭是核心,勤俭就可以避免贪,不贪的人自然不与人争,不争谓之慈。勤俭的核心是干净,干净的人简单,心静,人之所以静不下来就是因为懒。

常常说一个人懒得要命!也只能要自己的命,无关他人,然而现实多少人因为懒,才不思进取,去偷、去抢、去骗……,去伤害别人而玲铛入狱,所以懒得要命,要的并非只是自己的命,医治懒病何曾不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

身体、心灵和社会上的病因都离不开懒,懒又会导致教育缺失,瑜伽精华所在,不为别的,只为走出无知。教育方向对,心想不可能不成,梦想不可能不真。否则一切都是妄想,一切想法只会演变成一场噩梦。

教什么才能育出什么

教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才能育出什么。总是教人向钱看,那么总有一天受教者会见财起意。教字左边是孝,右边的反文旁与敬同一个部首,这个教不仅仅是孝之始也,更是孝之敬也!

百善孝为先,无论教什么都要从孝开始,孝的行为表现就是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自己身体的爱护就是孝,先敬自己才能受别人的尊敬,也就是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支不伤害。

要想做到不伤害,就要先把握关键字敬,敬先从自己开始,你若不敬自己,就别指望别人敬你,同时敬自己也要尊敬别人,若不是如此,不尊敬别人就容易因引发矛盾而带来伤害。

教从敬开始,古人留下许多敬天敬地的习俗,就是教人要尊敬万事万物,在仪式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人的敬畏之心。

孝字上有老下有子,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也是在教人,不但晚辈要尊敬长辈,长辈同样要尊重晚辈,互相尊重,互不伤害才是完整的教育。

教育从不伤害学起,否则在教育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无法避免的问题,许多教育忽略了“不伤害”,这个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才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性子急的老师,一边教,一边着急,在不经意间用语言和行为就给学生带来伤害,这样就不适合做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就是从敬开始,为人师表,拿出实际行动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都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必然得到学生的尊敬。

譬如老师对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存有偏见,甚至歧视,那么同学见老师况且如此,学生更会去效仿,渐渐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接下来就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甚至升级为刑事案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学生还是老师谁又能没点小脾气,瑜伽恰恰是用意识控制情绪的一把金钥匙。

不伤害这个课题,不仅是瑜伽的必修课,也是教育最重要的开端,没有好的开始,怎有好的结局,若教育只是教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智商,忽略情商,最终学生也可能沦落为持有暴力倾向的高智商的智能人。

情商EQ又称之为情绪智力,并不是人溜须拍马的能力,瑜伽主要是针对如何处理情绪,所以也是开发情商的一门功课。

情商要比智商的高或低更为重要,情绪在外是透过言行举止给人带来的感受,而语言表达方式最为直接,情商高低基本从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就可以评估出来。说话好听的人有福,就是说话好听的人、会说话的人,更有亲和力,更受人欢迎。

有一些不会说话的人甚至愚蠢地认为是在追求真实的自我,实际给人的感受是真烦人,跟周围的人总不能融洽相处,却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有多大本事,这也是EQ低到极限的表现。

情商低在生活中最大的危害就是常常因为言语惹是生非。情商低甚至会把一句好话,说得听起来很刺耳,还觉得忠言逆耳利于行,实则这种说话习惯,把仕途堵得水泄不通。

情商何尝不是用情感沟通交流,什么事情好说好商,让人感觉舒服,而不是那种让自己舒服而不顾及别人,这样的人常常被人认为没有教养。

每个人生来都带刺,情商高的人就不会刺到别人。网上曾流行陈道明这样一段话:成大事者都有二个特点,讨论问题时,利弊在先,对错放后,选择做事时,只看是否应该,不管是否喜欢,第一是对别人狠,第二是对自己狠。这话说得是,成大事者考虑问题,会明确利弊,而不是很圆滑地顾及别人的感受,无论说的对错,都要明确指出来。这话在理,但只要一狠,就容易导致矛盾。

在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一件错的事情是对的,如果你偏偏较真儿,非要说真理在少数人手里,予以纠正,那么大多数人即使认识到错,也不喜欢被人当众拆面而尴尬。所以情商高的人就会顾及人们这种心理,而巧妙地给对方找到一个台阶。

在比方讨论问题时,无论对错都先摆在台面上,把对与错的答案都假设是正确的,经过冷静分析,这样就能很融洽地找到问题的出口加以解决,但情商低的人,就不一样只会顾及各自的面子,互相拆台,最终即使是选择正确的答案,也会给另一方心理感觉不适,如果做出的是错误选择,不但带来利益损失,彼此又难免推卸责任,如果一个家庭总是这样就会导致夫妻不合,如果是一个团队,可能就会瓦解,……。所以讨论问题就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情商,情商低的人在一起很难解决问题,也很难融洽相处。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孩子做错事,情绪差的家长,会很不耐烦地训斥孩子,但我在网上看到这一幕,在日本的地铁站里孩子躺在地上又哭又闹,而家长就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哭闹,让孩子发泄情绪。

如果这时家长服软哄孩子,那么孩子日后肯定会经常习惯性地以这种方式要挟家长,家长如果打骂孩子,这样又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久而久之导致孩子有暴力倾向,当家长冷静地在一旁观察孩子情绪,这样孩子情绪得到发泄,另一方面,也便于家长思考,怎么样去解决问题。

如果家长一旦与孩子一样发脾气,那一刻家长的情商也就与孩子没什么区别,问题就根本无法解决。

高情商或到了耳顺之年的人是能够做到,不在意情商低的人胡说八道,何为耳顺就是别人说什么再难听的话,他都能把它视为身体下方某一出口排得废气……!

生活中情商高的人并不多,即使到了耳顺之年也未必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都能过得去,能控制情绪的人,又有什么控制不了呢?所以情商高的人必定事业有成,大富大贵,要么长命百岁。

人生最重要的课

充分了解教育,第一步应该知道教什么,然后在去育人。瑜伽第一步是教人怎么能做到不伤害,不伤害是人一生都要学的课程。

不伤害不是懦弱,懦弱只会被伤害,不伤害也无需强大,因为木强则折,不伤害是平衡的智慧,能真正做到不被伤害,不伤害别人者,大多是情商较高,有凝聚力,信服于人,备受人喜爱的圣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大部分的过错都是情绪引发,练习瑜伽体位就是通过控制体位,来调整身体的各个部位,疏通情绪,人们常常认为疏通的是经络,而到现在科学仪器也没有找到经络,是什么组织,事实它就是与情绪关联的信息路线。

身体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人们通过练习瑜伽体位,慢慢去观察身体这个孩子,在观察中身体的各个经络就会放松下来,达到稳定情绪的作用,这样就可以灵活自如地控制身体,避免身体损伤。

控制身体这种温和的情绪与圆融的感情就会延伸至生活中形成一种习惯,而达到提高情商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练习瑜伽体位的目的。

暴力是最维度的愚蠢力量

不伤害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肢体上的伤害,也包括饮食、起居,环境、语言,来自思想的方方面面。生活中许多没有危及身体的伤害有些是不存在的,都是我们思想认识所下的定论。来自自我意识的伤害往往大于事物本身带来的伤害。

直觉时刻保护人免于伤害,但是它也会渐渐把被伤害的意识残留在头脑里挥之不去,从而又形成一种自我伤害。这种伤害意识停留久了,就会真真切切地对身心起到伤害的作用。

动物大多数都是通过视觉觉察危险。当人直视陌生的狗,它会非常警觉地盯着对方,然后它的直觉会判断你对它是否构成威胁,是抵抗还是快速逃跑。但事后它绝对不会因此彻夜难眠,忧心忡忡,正是因为心无格物,不被任何事物所分心,使得它们的直觉力更准确,强大。

人之脆弱往往都是被无关紧要的琐事分心,无畏地消耗能量,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直觉发挥在必要的事情上。

人在没有受到突如其来的攻击,只是觉得某些事物,也可能会伤到自己,或者觉得正在受伤害(我指的不是那种需要快速应对的危险),完全可以放缓速度,仔细观察,就像看录像一样把视频放慢,一帧一帧去调整,思考要做出咋样的决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一时冲动带来的麻烦。

无论受迫害妄想症形成被人伤害的想法,还是切身利益已经受到他人伤害,所有这些被伤害的意识都具有很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促使人有效的抵抗,也可以把这种力量转化用在提高自身修养方面,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

即使利用这种力量进行有效还击,也会激化对手的力量,遭到更猛烈的反击,这样下去只会冤冤相报永无尽头,但把这种怨气转化,用来提高自己,与对手拉开距离,即使对手依然有攻击你的想法,面对强大的你,也会望而却步。或者因为你的强大与对手不在一个层次,而让对方触不可及,反之你若伤害对手,就形成了降维打击。但对于一个已经充满智慧的你,而不可能把力量用在拿屎去发泄情绪的方式。

韩信忍胯下之辱,就是因为人生需要忍耐的事情太多!这些事情所聚集的力量积攒下来,也可能会让人发狂,但如果能正确的转化,也是成就一番伟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果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都去反击,最终总会因一些小事而贻误终生,或者让人越来越虚弱,不堪一击。

一个故事二个结局

曾经有两个男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基本雷同,最终结局却大不相同。一个男孩的父亲因琐事与邻居不依不饶争吵不休,最后矛盾激化,邻居未成年的孩子把他父亲活活打死,他眼睁睁看到父亲死去,当时就要与人拼命,被母亲拦住。

那个杀死他父亲的孩子,因未成年,并没被判死刑,不久被释放,自此他埋下仇恨的种子,母亲担心他与父一样惹是生非,每次他和别人发生矛盾,无论对错,只考虑利弊,狠狠地批评他,却又没有让他悟出其中的道理。他一直想为父报仇,最终在他长大成人后打死仇人被判死刑。

另一个男孩也有着跟他相似的遭遇,在他成长过程中,因打小留下的阴影,心里充满怨气,一遇不如意的事就与人发生矛盾,母亲同样,不论对错都让他道歉。

他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偏袒别人,而责怪自己,母亲看他实在悟不出缘由,就耐心地告诉他: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顺心,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顺着你。即使看你顺眼或顺着你的人,也不可能总顺着你,或总看你顺眼。

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都有不耐烦的时候,你要指望人人都能认可你,那么最终你可能就与每个人都成为冤家。你跟别人争吵也不过是想赢得尊严,既然想让别人尊重你,何不一开始就尊重别人。

如果你足够尊重别人,别人依然对你无理,总是为难你,实际他也同样是因为别人总为难他,他很虚弱就像孤魂野鬼,找一些更虚弱的人上身,而你必定不够强壮。如此跟他纠缠只会越加虚弱,虚弱到成为受任何人摆布的对象,所以不要跟任何人斗,因为不是任何人都配跟你斗,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跟他废话。

壮大自己未必就是要展示你的暴力,而是要体现你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能力。你若与什么人为敌,你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你与乞丐为敌,你也就是个乞丐。

你是乞丐,这一辈子会遇到许多乞丐去跟你争抢残羹剩饭。如果你是乞丐,你又能杀多少乞丐?你如果杀了一个乞丐,跟一个乞丐一命抵一命,你注定是一个乞丐命!

你若成为一名将军,所有人都会为你卖命!你若成为一名将军,乞丐也不配跟你厮杀。这个男孩听了母亲的一番话恍然大悟,自此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大将军,而在看那仇人,也不过如同蝼蚁一样不值得与他一般见识。

金钱买不到的资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道德的本质就是宽容,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不是用来某一己私利绑架他人的道具。如果不是这样,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别人,处处与人争执,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立足于当下的基础。当然这话前加个“有时”,也是指宽容并非没有底线,而是有度,因事而异,而这个度,恰恰很难把握,这个度就是智慧,直觉越灵敏的人,运用的越灵活越自如。

一切存在即合理。人们总喜欢把痛苦和快乐分开,期望永久的快乐,这就像把太极图里的黑与白分拆开一样,就不能称之为太极。

太极正是在这黑与白之间不断变化才得以展现完整的太极图案。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不断变化得到完善,而人的心境也是如此,在痛苦与快乐交替中得到调整。

如果没有痛苦,只有快乐,那么就体会不到快乐,就像人生而不死就体会不到生命的宝贵,人之不顺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有从不顺心的事情中熬过去的经历,人生的经历像心电图上下起伏波动,这样才使得生命更加有活力。

如果总是在不顺心的事上纠结,就错过了将要到来的好运,生命的历程就如同向前滚动的齿轮有凹有凸,如果纠结不顺心的事,就卡在原地动弹不得,命运常常会在赐予人一份厚礼前对人考验一番,结果许多人却疏于忍耐纠结那些不顺心的事,而错过好事,没有耐心的人,不配得到命运的奖赏。

人之不顺十之八九,恰恰是因为这十之八九,才倍显那一分的快乐弥足珍贵,而那十之八九就是金钱买也买不来,却能够换取快乐的资本,而更多人却不想积累资本,只想追求快乐,这才是不开心的根源!

赚取快乐的资本就是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对于这些在所难免的事情,要学会怎么避免跌跌撞撞,而撞得头破血流,去恰当的释放情绪。

一切大事都是因一些小事引起,故要言行简单,适度地与人开玩笑,为人庄重大方,不失体面,高古简俭,不苟言笑,逞一时之快。

开玩笑会成为一种习惯,像吗啡一样让人很容易获得快乐,使人亢奋,不知不觉就不再受自己的情绪控制,如同一点即燃的火焰,而人的情绪很难觉察,不一定哪句话就成为一些不愉快事情的导火索。

如果谁真的因一句玩笑或者某些事情刺痛惹怒你,即使发怒也要记得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无论与谁发生矛盾,事后不论是不是自己的错都要主动道歉。

幽默不是自嘲,更不是去嘲笑别人,开玩笑的尺度很难掌握,即使开玩笑也要让人开心,让人觉得得劲,这才算玩笑,反之,只图一时开心,用不了多久人家就会用同样的方式让你不开心。

如果总是让别人心里不好受,别人却拿你没办法,这就属于典型的欺负人,属于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做一些心理干预,最好每天只在中午出门,因为出问题也是早晚的事。

开玩笑惹出是非在孩子间最容易发生,这些利弊关系,没有跟孩子讲清楚,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害,一般没有出息的孩子多半都有这样不好的习惯,很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性格上的缺失,这样的性格一旦形成,即使活到老,也就那样了,基本稳当不下来,遇到事情偶尔能稳当几天,事后还是那样味,这种气味没有什么洁净剂可以清理。

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中,家长要做到,即使自己孩子被人打,吃了亏,也要去给人赔不是,这是为了让他找到错的根源,要让他知道,即使别人的错在先,在有理,引发事端的根源也有自己一半责任。这不是培养素质、格局,心态、责任心,而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必要手段。

经历一些痛苦是为了避免一些没必要的痛苦,看淡一些痛苦,就是为了减轻那些没必要的痛苦对生活的影响。练习瑜伽时做体位或多或少的会经历痛苦的感觉,这里也分有必要和没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练习瑜伽时,一定要放慢动作,仔细区分,这些疼痛对身体的影响。做瑜伽体位要让身体伸展到一定程度,哪里出现疼痛酸麻的感觉,说明接近了极限,哪里出现这种感觉,也是说明哪里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用这种方法可以对身体每个部位做个排查就如同做一次体检,而过度的痛感,恰恰被对身体带来新的伤害,掩盖了身体原有的一些问题。把身体那个疼痛位置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你在去做同样的体位,疼痛感就会少了很多。不伤害是练习瑜伽最基本的原则,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一点,再怎么练习也没什么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