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承认,“春节、福、寿”这四个中国字,不仅仅揣在你、我、他的心中,更揣在亿万华夏儿女每一个人的心中。

祝愿福寿安康阖家幸福(四个字春节福)(1)

祝愿福寿安康阖家幸福(四个字春节福)(2)

在春节里,福、寿,在家家户户里,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

试问:还有什么字敢站在它们前头呢‘!

因为每一个中国人,一生都奔着这四个字而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四个字,价值千金,却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因为,它是中国人活着的精神追求,是凝聚灵魂的充满着能量汉字。

我以为“春节”,就是家、就是团聚。“春节”表示国泰民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一年的开始。但它却是“福、寿”二字的总称,正月初一这一天,开门进门,就是祝福孩子进步,祝福老人长寿,和和美美一年顺。

而“福”与“寿”是春节里喜气洋洋的具体展示。因为团圆的家,就是老人之福,家里有长寿老人就是孩子的福!

长寿之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便是幸福之家了。

儒家经典《礼记•祭统》中有一句名言,“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这是“福”的最好诠释。

人们在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上,追求向往的生活目标是富贵,富是福的具体化,是物质生活的富有丰足。“丰衣足食”谓之福,“高车驷马”谓之福,“寿比南山”谓之福,“平平安安”谓之福,“国泰民安”谓之福。

说到底,“福”无非是一个顺字。即物质生活的顺利和精神生活的顺畅。

“顺”是幸福,但是仅仅一个“顺”字还不足以构成幸福的全部。“福”是无数“顺”的集合,谓之“百顺”的升华。

一般老百姓认为“平安”就是“福”,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就是老百姓对福字的最形象的解释。

日常生活中,“福”字又往往和寿字联系在一起,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增日月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佳句,于是人们对福的追求便部分转移到对长寿的追求,尽管“长寿”的标准不尽相同,但“长寿就是福”这个观念却是古今一致的,以此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长寿文化。

你看,汉字有一万多个,任何一个单独的吉祥字眼,都不足以跟“寿”字匹配,唯独只有这个包含一切吉祥内容的“福”字,才有资格跟“寿”字平起平坐。

直到今天,福字的使用率还是最高。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箱柜上、门楣上、墙壁上等处都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全部的希望表达出来,以示寄托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五福“寿”为先之说。

把长寿列为五福之首,只有安康长寿,永享天年才是最大的终极和福分。

明代以来,“五福”被专指福、禄、寿、喜、财,几乎融进了世上所有的好事善事。

祝愿福寿安康阖家幸福(四个字春节福)(3)

中国俗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反映“人在一切在”的道理。因而以五福中唯“寿”为重。

“寿”字最早出现周代青铜器物的铭文中,与“寿”字意义相近的字还有“眷”“孝”“考”等汉字。

文字是反映历史的活化石,这些文字的出现表明,早在殷商时期乃至在此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祈求长寿的观念。

从中国第一部诗词总集的《诗经》中,处处可以感觉到人对长寿的强烈渴望。

祝愿福寿安康阖家幸福(四个字春节福)(4)

《诗经•小雅•楚茨》就有“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神嗜饮食,使君寿考”。

《诗经•小雅•天保》中记载有“如南山之寿,不蓦不崩”。

可见这种五福“寿”为先的思想已经在当时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普遍心态,尊老、敬老已成为习俗,长寿也就成了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吉祥祝福用语。

祝愿长寿的用语有:“君子万年”“万寿无疆”。祝愿健康的用语有“童心犹在”“鹤发童颜”。

把长寿之人比作日月星辰、山川之类的用语有:“南山之寿”,比作长寿植物之类的用语有:“松柏之寿”;比作长寿动物之类用语有:“龟龄鹤寿”。

与基督教徒、印度佛教徒不同,中国人抱持的是一种现世观。他们的理想、幸福大多都寄托于现实生命之中,他们不寻求现实的超脱,而是执着于现实,追求生命的长久与无限?

祝愿福寿安康阖家幸福(四个字春节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