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

陈佩斯

陈佩斯作为小品的开创者,是老百姓心中的“小品宗师”与“喜剧之王”。

他面对强权的霸凌,有着打死不弯腰的坚守,虽然赢得了官司,却因此遭到封杀,从而远离观众的视线。

几经波折,退居话剧舞台的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心钻研艺术的迂腐劲,却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淡出演艺圈的陈佩斯,从“喜剧之王”成为自媒体创作者,这么多年他是怎样过来的?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

陈强,陈佩斯,陈大愚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有强大的基因,以致他与儿子陈佩斯,孙子陈大愚三代人长得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复制,粘贴的产品。

如今,账号名为“陈佩斯父与子”,在抖音的粉丝已经超过1000万人。

视频中,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将父子俩日常生活,拍戏趣事,以“互怼”的喜剧形式呈现给网友。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

陈佩斯与儿子

每条视频的拍摄水平都很高,既幽默又风趣,视频的点赞至少上万人以上,参与评论的人更是不少。

1989年出生的陈大愚,很小的时候,父亲陈佩斯就告诉他,长大以后你必须靠自己。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

陈大愚与陈强,陈佩斯。

话是这么说,儿子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陈佩斯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儿子。

如今,陈大愚已经是4个孩子的爸爸了。妻子为他生了两胎,第一胎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第二胎是一对双胞胎儿子。

父亲帮儿子,对陈佩斯来说,是有家庭传统的,他正是在父亲陈强的帮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5)

《瞧这一家子》剧照

1951年,表演艺术家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演出《白毛女》。

就在这个时候,身在国内的妻子,为他产下大儿子,为了纪念这一时刻,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6)

陈强全家照

1954年,二儿子出生则取名“佩斯”,小名叫“二子”。

陈佩斯还有一个妹妹“陈丽达”,则是以匈牙利的一座岛屿取的名字。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7)

陈佩斯小时候

小时候的陈佩斯,不喜欢表演。但是,他非常崇拜活跃在舞台与电影中的爸爸。

1947年,陈强因为长着一个鹰钩鼻,被部队首长指定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反派黄世仁,他欺男霸女,为非作歹,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8)

《白毛女》剧照

1951年,陈强随剧团到张家口为部队官兵演出。

演到最后一幕,一个解放军战士实在是气不过,拿起枪“咔嚓”一声拉起枪栓,举起来瞄准了陈强,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坐在旁边的班长,手疾眼快,将他的枪口朝天,陈强这才捡回一条命。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9)

电影《白毛女》

还有一次演出,愤怒的群众,直接拿起石块砸向舞台上的陈强,他来不及反应,一块石头砸到了眼睛,从此落下了眼疾。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0)

陈强饰演黄世仁

1960年,上影厂筹拍电影《红色娘子军》,他被谢晋导演选中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大反派南霸天。

拍摄南霸天被抓游行那场戏时,由于陈强演的太过真实,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为了抓拍真实场景,导演谢晋急中生智地喊道:

“这是我们共同的阶级敌人,是大地主大恶霸啊,打倒南霸天!”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1)

陈强回忆录

怒火中烧的群众,纷纷冲上去对着“南霸天”拳打脚踢,眼看场面失控了,导演谢晋大声喊停,打向南霸天的拳头,依然停不下来。

这场戏把陈强打得鼻青脸肿,全身都受了伤,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因为演技太好,百花奖特地为他设置了配角奖,他被评为“新中国二二大明星”之一,也是其中唯一饰演反派的演员。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2)

陈强

陈佩斯小时候,总是被别人叫成“小黄世仁”,气得他回家向父亲发脾气:

都是你害的,那么多好人不演,偏要演大坏蛋!你就是咱家的阶级敌人!”

1969年,陈强因为一直饰演大恶人,被认定是“黑帮”坏分子,遭到了批判。

每天看着父亲带着血迹,一身疲惫地回到家,陈佩斯对表演产生生理性的厌恶,他认为是演戏害得父亲受苦。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3)

陈佩斯

同年春天,15岁的陈佩斯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去了内蒙古。

当时,内蒙古的条件非常艰苦,驻地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缺衣少食不说,就连种菜养猪盖房子都得自己动手,饿得实在是受不了的陈佩斯,只能在信上向父母诉苦。

从事艺术表演多年的陈强,觉得小儿子陈佩斯颇有艺术天赋,便鼓励他考回北京的文工团。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4)

陈佩斯

虽然不喜欢表演,已经在内蒙古呆了4年的陈佩斯,为了吃一口饱饭,决定听从父亲的意见,报考艺术院校。回到北京后,他在一年之内报考了几个部队文工团。

虽然陈佩斯演得非常好,因为父亲是“坏分子”的缘故,结果无一例外地落选了。

为了儿子的前途,刘强只得舔着老脸,找到了昔日的合作伙伴,在《白毛女》扮演喜儿的演员田华。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5)

田华与陈佩斯

根正苗红的田华,当时担任八一厂的厂长,她是看着陈佩斯长大的,于是,便接过了陈佩斯的报名表。

不过八一厂其他领导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陈佩斯不上镜,比他爸爸陈强长得还难看。

田华看了陈佩斯的表演后,觉得他很有天分,于是,她顶住了压力,将他收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6)

陈强与陈佩斯

陈强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作为一个演员,面对万千观众,即使是跑龙套,也要以狮子搏兔的精神,不能掉以轻心,才能把戏演活演好~~做人要有道德,不做昧心事。演戏要讲戏德不抢戏。”

进入八一厂,陈佩斯首先从拉大幕,搬道具做起,没事的时候就蹲在一旁看老演员们演戏。

演个龙套,他都有很多想法,导演觉得他很机灵,便让他在电影《万水千山》中饰演一个只有两场戏的被俘匪兵。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7)

陈佩斯在《万水千山》中

陈佩斯在《南海风云》,《蒙根花》,《我们是八路军》,《归心似箭》等电影中饰演龙套角色,他的戏演得活,表现得非常抢眼。

厂长田华决定提拔他,安排他在自己主演的电影《法庭内外》中,扮演一个无恶不作的干部子弟夏欢。

他因为求爱不成,故意开车撞死女体操运动员姜燕燕。夏欢的妈妈,为了让儿子脱罪,让丈夫的司机顶罪。

中级法院院长尚勤(田华饰)为了申张正义,克服重重阻力,查明案情真相,最终将杀人凶手夏欢判处死刑。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8)

陈佩斯主演的《法庭内外》。

初次在电影中饰演重要角色,陈佩斯的表演自然松驰,将夏欢这个纨绔子弟演得栩栩如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陈强带着儿子,陈佩斯毛遂自荐,来到导演面前。

在这部电影中,陈强父子第一次以喜剧父子的形式,出现在大银幕上,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19)

《瞧这一家子》剧照

陈强希望自己能脱离坏人形象,拍摄喜剧电影,看着羽翼渐丰的儿子,决定筹拍父子系列电影。

上个世纪80年代是计划经济,喜剧电影不是主流,没有电影制片厂愿意尝试投资。

当时已经退休的陈强,决定以独立制片人的身份,拉投资,找编剧筹拍喜剧片,历尽千辛万苦,拍好的电影却不能上映。因为是个体性质,电影局如果不盖章的话,便不能发行。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0)

《父与子》剧照

在陈强的努力下,电影《父与子》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父子俩又继续筹拍了《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等一系列喜剧电影,贴合生活的剧情,幽默搞笑的家常故事,广受大众好评,陈佩斯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1)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2)

《二子开店》

如果说演电影,是在父亲的帮助下,陈佩斯的才华得以施展。

而在1984年之前,在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相声。这一年春晚,央视将陈佩斯与朱时茂作为热场嘉宾,请到了现场。

陈佩斯刚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时候,因为年纪轻饭量大,而演员为了提高演技,得经常创作小品。

陈佩斯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朱时茂共同创作表演了一段小品《吃面条》,没想到,逗得厂里的同事们捧腹大笑。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3)

《吃面条》片段

《吃面条》的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想当做演员,好不容易被导演选中,拍摄一场吃面条的戏。

因为一次又一次重拍,他从刚开始的饥肠辘辘吃面条时的狼吞虎咽,到吃撑面条蹲不下身子,打嗝不止以致最终无法继续拍戏的故事。

这个小品台词不多,一双筷子,一个空碗,无实物的表演形式,主要靠演员丰富的形体动作来表现。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4)

《吃面条》片段

春晚导演让陈佩斯与朱时茂在舞台上表演了这段小品,陈佩斯妙趣横生的表演,与朱时茂珠联璧合的合作,逗得现场观众前仰后合,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大家一致看好的情况下,领导认为小品作为演员的训练课,上不了台面,并不适合在春晚上推出。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5)

陈佩斯

春晚直播前半小时,陈佩斯与朱时茂还不知道自己能否上场。导演黄一鹤顶住压力,最后拍板让陈佩斯与朱时茂上。

小品《吃面条》才在春晚的舞台得以顺利上演,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此,每年的春晚,陈佩斯与朱时茂成为全国观众最想见到的演员。

小品这个新形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越来越多的演员,加入到小品的创作与表演中。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6)

《吃面条》片段

如果说,陈佩斯与朱时茂是小品的开创者与“鼻祖”,绝对是名至实规。

那些年的陈佩斯,真的是红得发紫,成为了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由他出演的电影与小品都非常受欢迎。与父亲陈强相比,真的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7)

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的小品

由他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羊肉串》,《姐夫与小舅子》,《大变活人》等多个小品,均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在老百姓心中是年夜饭中最好吃的一盘菜,这道菜全国人民吃了14年。

1998年,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完《王爷与邮差》之后,这对黄金组合,彻底消失在了春晚舞台。

作为春晚的标配,全国观众最期待的小品演员,陈佩斯坦言:很早以前,就不喜欢上春晚了。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8)

陈佩斯

首先,他觉得春晚慢慢变了味。

“它不能进步,人和人关系都太冷淡了,互相都躲着,彼此非常很戒备”。

因为害怕交流,演员不敢在一起吃饭,万一将自己的节目透露了,被人拿去用了,就不是一个新的包袱,因为创作一个好看的小品,实在是太难了。

从1997年开始,陈佩斯与朱时茂发现,他俩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被刻制成VCD,在市面上公开销售。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29)

朱时茂与陈佩斯

两人好奇地买一盘回去观看,发现出版单位,竟然是央视的一家下属公司。

他们在未经自己许可的情况下,将两人历年在春晚表演小品,刻成VCD光盘进行售买。

陈佩斯与朱时茂多次与央视交涉,均没有取得实质结果。他说:

我可以接受这个经济上的损失,但是我不能接受他对我的漠视,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出了。”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0)

陈佩斯

央视的高傲,让陈佩斯与朱时茂十分气愤,每一个小品,都是自己与朱时茂辛勤创作的果实,如今被别人堂而皇之地窃取了,还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回忆这段往事,陈佩斯难掩气愤之情。他说:

央视当年有多少主创?就一个人(当时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我们这么多文艺工作者帮助他们,把这个栏目做大做火了,现在反倒说是他们捧火了我们?”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1)

陈佩斯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不知道知识产权,也没有维权意识。

有人劝他息事宁人,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多少人削尖脑袋都想站在春晚的舞台,并提醒他:

这场官司你能打赢吗?就算打赢了,你不怕被他们报复吗?”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2)

陈佩斯,朱时茂参加庭审。

陈佩斯却一意孤行,坚持打官司,只为要个说法。他说:

别对我说什么成人世界的游戏,这个世界应该是个有规矩的世界,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得更好。”

他认为,我又没有采取暴力的手段,只是在公共场合,我们能不能商量着来。

当他发现自己仅凭一人之力,无力改变现状时,他觉得需要有人站出来发声了。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3)

陈佩斯

我是受害者,是我被侵权了”。

否则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代会很愤怒,他们不会愤怒强权,而是我们这群向强权低头的人,为了后代不觉得自己丢脸。他坚决表态:

“我这人有个毛病,就爱跟仗势欺人的过不去。”

最终法院判决,陈佩斯与朱时茂胜诉,两人最终获得33万的赔偿。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4)

陈佩斯的新闻报道

官司虽然打赢了,自称“命硬学不来弯腰”的陈佩斯,彻底得罪了作为风向标的央妈。

他与朱时茂随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带着“不可一世”的帽子,遭到广电系统的封杀。

虽然他拍的电影曾经红极一时,不过,在他看来,电影市场已经变味了。

第5代导演们脱离电影讲故事的传统,反过来把演员当作道具的做法,自己不能接受。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5)

陈佩斯

一些看似风光的大片, 都不是中国人投资的。他说:

电影这碗饭我端不起了。我不认识外国老板,我也不希望按美国人的理念去拍片。”

面对记者的追问,他说:

我不想尝试!因为我必须按照他的口味去做,他是老板,我必须宣扬暴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不能宣扬自己本民族的东西。”

所以他宁愿失去电影市场,宁愿失业,也坚决选择退出。

不过,凭陈佩斯当时的名气,他还是可以随便抛个头露个面,就有大把的钞票流进裤兜。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6)

陈佩斯

但是,挣钱必须坚守底线。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想站着做人,还把这钱给挣了!”

主持人问:

离开春晚舞台,你后不后悔?”

他却说:

央视对我说过无数次的不,我也对他们说一次不,虽然代价可能会很大,但是我不后悔。”

既不拍电影也不演小品,傲气有傲骨的他,投资的影视公司也赔得血本无归。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7)

陈佩斯

为了发放十几位员工的工资,他不得不出来拍广告,这不是向资本低头,而是不想欠员工们的薪资。

就在他山穷水尽之时,妻子用多年积攒的存款,承包了北京郊区一片万亩荒山。两人向死而生,决心在“土里刨食”。

他每天弯下腰,挖树坑,种树苗,除虫害,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在山上种满了果树,经过几年的奋斗,种的果树大丰收,一次就赚了30万。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8)

陈佩斯演话剧

只不过,开荒种树毕竟不是他的理想,几年后,他拿着挣到手的钱,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回到话剧舞台。

第一部话剧《托儿》,到50个城市连续演出达120场,上座率达到95%,但是,收益是有限的,毕竟剧场只有那么多座位。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39)

《托儿》海报

创作这个话剧,源自他春晚演出经历,一上台,演员还没说话,台下就有人喝彩,这些人都是电视台请来“托儿”。

在陈佩斯看来,这些人是有组织的,堂而皇之地走上了殿堂,干弄虚作假的事,这些人让陈佩斯非常讨厌,觉得“托儿”们的鼓掌与笑很不真诚。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0)

陈佩斯演话剧

电视台的解释是不能冷场,关键时刻“托儿”能救场,陈佩斯则自信地说

“如果冷场,说明我没本事,我回家练去。”

话剧“托儿”的成功。让第二部《亲戚朋友好算账》还在排练期间,就遭到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演出商的疯抢。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1)

陈佩斯

一年之内,这部话剧在中国演出近60场,观众高达8万多人,不光让观众满意而归,黄牛们也挣得盆满钵满。

第三部《阳台》上档,先后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学版,一共演了137场。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2)

陈佩斯

《阳台》中的一场戏,陈佩斯能反复改了十几遍。女演员十步的走位,他能推敲了整整40分钟。

凭借着这股认真劲,只要是有他的演出,必定是场场爆满。

有一次演出结束后,大幕还没完全合上,一个上戏的学生,就直接就下台了,陈佩斯叫住他说:

观众还没有退场,作为演员你怎么能先下去呢?你是个演员,要懂得尊重舞台!”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3)

陈佩斯

对陈佩斯投身于话剧舞台,开影视公司和进军餐饮业的朱时茂,表示自己不能理解,他说:

“做话剧太辛苦,挣钱也不多~~佩斯这个人一根筋,有点死心眼儿。”

对这位昔日的好友,陈佩斯坦言自己的朋友圈里只有几个人,包括妻子,儿子与儿媳妇,以及公司的二位骨干,即使是朱时茂强烈要求也不会加他。

不过,当朱时茂执导电影《胡杨的夏天》时,只是一阵招呼,陈佩斯推掉手头的工作,马上就去了。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4)

陈佩斯与朱时茂

那一年,他客串了几部电影,正当大家开心,陈佩斯改变心意,即将重返大荧幕时,后来才知道,他参演这些电影,大多都是还朋友的人情。

当他时隔多年,与央视携手录制综艺《金牌喜剧班》,并力压郭德纲与英达,担任这档节目的头号导师。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5)

金牌喜剧班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认为,作为喜剧前辈,陈佩斯在节目中的点评,相比其他两位专业度更高一些。

2007年,陈强中风,还好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他却丧失了部分记忆,生活也不能自理。

为了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陈佩斯把他们接到了北京郊区的一座大宅子里面,父母住一楼,他和妻子住在楼上。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6)

陈强与陈佩斯

给父亲陈强洗澡的事,由陈佩斯和哥哥换着承担。陈佩斯说:

我和哥哥轮流回家伺候他,而且得全家人一起回去,几天不见人就得打电话催了。

在此期间,他不但忙着照顾父亲,还创作了话剧《阿斗》,这部话剧次年在北京上演。

陈佩斯已经从一名小品演员,成功地转型为一位具有票房号召力的话剧演员。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7)

陈强陈佩斯父子

2012年,年近九旬的陈强,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了,陈佩斯放下所有的手头工作,回家贴身侍候老父亲。

他给父亲擦拭身体,换洗衣物,按摩身体,尽量缓解父亲身体的不舒服,直到半年以后,父亲去世。

2021年11月,陈佩斯带着“戏台三部曲”的《惊梦》来到上海大剧院演出,他的儿子陈大愚首次与他同台。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8)

话剧《惊梦》

和儿子第一次同台,让陈佩斯想起父亲陈强带着自己一起演戏的时光,他直面父子间存在的代沟,并说道:

“反正我那会和老爹演戏确实不自在。不过我和老爹平时讨论创作比较少,都是我爹追着我赶紧弄下个剧本,赶紧再弄个什么电影什么事儿。”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49)

不过,儿子陈大愚却是一个拆台好手,他扬言陪父亲演出,是在尽孝,这自然是调侃话,恰恰说明父子关系的亲密无间。

北京卫视邀请陈大愚和朱时茂的儿子朱青阳,重温父辈的经典小品《吃面条》,并将之改名为《老面新吃》。

坐在台下的陈佩斯和朱时茂,看着儿子的表现,笑得合不拢嘴。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50)

不过,陈佩斯毕竟是年近7旬的人,而演话剧是个体力活,因为出汗太多,站都站不稳,动作略显吃力。

所以,他与儿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媒体创作上,从而收获大量粉丝。

陈佩斯的喜剧地位(陈佩斯从喜剧之王)(51)

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

陈佩斯与儿子虽然在认知上有分歧,各自有不同喜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些问题不妨碍父子齐心,一起走在喜剧的康庄“大道”上。

(原创不易,严禁抄袭:图片摘自网络,侵权即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