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业国际会议在穗举行,该活动由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巴利阿里群岛大学联合主办,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广东水底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协办。来自国内外近40位的教授和业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旅游和接待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主议题进行探讨,并就旅游经济、乡村旅游和旅游教育等时下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毛诚表示,广东和西班牙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广东急需寻找更多国际的成功经验,希望该会议能够很好的发挥智慧共享的平台作用。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1)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表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巴利阿里群岛大学联合主办第八届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业国际会议,展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是促进旅游产业间的务实合作的举措,希望该活动能够促进双方在旅游学研究,旅游教育事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更上一层楼。

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创会会长罗宇华表示,促进中国和西班牙的友好交流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希望搭建这一平台,促进中国和西班牙双方旅游界的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活动分为“旅游和接待业: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主论坛,以及”旅游经济与趋势”、“乡村旅游与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与接待业高等教育”等三个分论坛,在旅游创新、乡村旅游以及旅游教育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聚焦一:旅游创新

顾客和企业是价值共创的核心

中山大学教授谢礼珊在论坛上分享了旅游学界较为前沿的概念——“价值共创”,所谓的价值共创,是指顾客体验是价值的基础,顾客和企业互动是价值共创的核心,消费体验是一个连续过程,而价值共创则贯穿于消费体验的整个过程。消费者与企业在持续的资源交换、互动、对话和合作中完成价值共创。实际上,在消费升级,体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价值共创成为一种趋势,顾客将成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2)

谢礼珊表示,目前来说学术界关于价值共创的系统思考包括服务主导逻辑、服务逻辑和顾客主导逻辑。其中服务主导逻辑的观点,主要认为顾客总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企业不能传递价值,智能提出价值主张,一切社会和经济的行为都是资源整合者。另外,价值共创的“价值”可以从使用价值、体验价值和情境价值等三个维度去理解。

她表示,价值共创应用在旅游与酒店业,由游客、服务提供者、旅游目的地的原住民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服务生态系统,彼此通过互动来整合资源,构成循环。而这种价值共创的良性循环,正在运用到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中。例如客户的知识分享,在马蜂窝、爱必迎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有所运用。

旅游创新和可持续是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少与会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Deya教授表示,旅游目的地用水管理值得注意,因为水资源的管理关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在他看来,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导致水价上涨,会引发当地旅游当地居民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3)

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董事长冯劲表示,旅游创新与可持续是重要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因而需要企业坚守战略,提升集成能力,需要迎合消费需求变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需要信息技术与产业运营的互动共享,需要国际视野下的合作与拓展,需要通过平台经济推动下的产业融合,需要践行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

旅游创新研究亦为学界所关注。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江金波总结出旅游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受旅游创新政策的影响下,旅游创新机制发生作用,致使旅游要素创新,其中旅游创新机制,可以通过技术和知识驱动创新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但不可忽视的是个中存在创新阻力。在他看来,旅游创新拥有丰富的内涵,从技术视角来看,旅游创新是新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从管理视角而言,旅游创新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思维,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旅游企业利润率的手段;从服务业的视角出发,旅游创新是旅游服务的改进;从游客视角出发,旅游叉棍心是给旅游者提供新的体验感知,是游客在休闲、教育、美学等访方面的新感知。

另一方面,旅游创新的阻力包括知识学习障碍、市场风险阻碍、技术劳动力短缺、创新活动碎片化、创新型员工不足等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克服。

聚焦二:乡村旅游

“自然依恋”假说或成乡村旅游蓬勃的理论基础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4)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黄向分享了他的一个假说——“自然依恋”假说,该假说基于”自然缺乏症候群“的理论基础,它是指人类特别是儿童长期与自然环境隔绝而产生的各种症状,实际上这种症候群是一种隐喻,并非医学意义上的病症,而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身体和精神反应,它可以通过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接触得到缓解。他提出的“自然依恋”假说,是空间的整体生态环境及氛围与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依恋关系。他坦言,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测量,还未得到最终的证实。学界人士称,这一假说一旦成立,或将成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

传媒型智库赋能乡村旅游

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作为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代表,分享了传媒型智库赋能乡村旅游的思考。她表示,应时代所需,媒体不再局限于观察者、记录者的角色,而是积极投身其中,前不久,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应运而生,旨在连接政府、高校和企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相较政府智库和高校智库,传媒型智库兼具媒体和智库双重属性,拥有影响力、传播力和连接力等特点,加上以资深采编团队和行业权威专家的分析研究能力,能够更多符合市场,贴近民生的智库类产品。

她分享了今年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成立之初所做的一个课题,关于广东全域旅游的深调研,其中乡村旅游是一个子课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村旅游如何构建主客共享生态圈的设问,接着再进行实地走访,前往广东多个村庄进行调研,最终发现乡村旅游项目用地指标落地难的问题,而后形成报道,引发有关部门强烈关注。

她认为,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还有更多延伸价值有待挖掘,目前已经谋划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度合作,针对广东乡村旅游的痛点,找寻乡村旅游的全球先进经验,为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除了生产智库型产品,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还将提升智能化服务,比如建立“粤美乡村幸福指数”,以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式,定量方面搭建模型,依靠大数据对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供应体系进行量化,定性方面则找寻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村民,为行为画像,多维度考量,形成指数,对外发布。她认为一个目的地的幸福指数,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的重要路径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5)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吴忠军表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他分享了广西龙脊和贵州西江两个成功案例。前者以壮族民族文化为本,后者以苗族文化为根。桂林龙脊梯田自1999年起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目前处于稳定高峰期。据统计,龙脊梯田景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已由2005年的18.35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86.03万人次,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龙脊依然对入境游客保持持续的吸引力。2017年龙脊旅游综合收入达11.01亿元。西江苗寨旅游业同样发展引领和推动了雷山县的经济发展,2017年雷山县全县旅游综合总收入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旅游综合收入占比64%,旅游接待人次达到全县人次的三分之二。在他看来,西江和龙脊两个案例均可以体现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能能够使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可以构建生态宜居的环境,文化自信和自主创业,能够树立良好乡风文明,另一方面,多元协作的社会治理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有效治理乡村,最终达到生活富裕的目的。

聚焦三:旅游教育

文化旅游志愿者应当受到进一步重视

旅游业未来面对的问题(旅游业有哪些新趋势)(6)

在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的议题中,探索文化旅游志愿者在目的地管理中的贡献,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教授Claire Liu表示,在奥克兰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中,有不少退休的老年人主动加入到讲解队伍中,他们作为志愿者,为博物馆的讲解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在她看来,博物馆艺术馆十分依赖于这些拥有文化背景和丰富经验的志愿者们。因此,如何能够令志愿者能够更有效且持续为文旅事业做贡献,需要社会认同和进一步的重视。

她重点分析研究了文化旅游志愿者们的动机,其中最关键的动机源自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的理解认同,因此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时,应当更重视这两大因素。另外,给予志愿者合理公正的福利,也值得提倡。

她还提到,现在社会上不少文化旅游志愿者是老年人,这一部分人未必能满足年轻游客群体的需求,因此志愿者的人员结构,也应该有所调整,如何激励年轻一代加入文旅志愿者服务的行列,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链接

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国际会议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学研会议,已经成功举办过 7 届。国内“双一流”高校诸如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均承办过该会议。业界人士认为,举办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国际会议有利于加强中国和西班牙旅游界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学术研究与商业合作的新机遇;为提升中外旅游学术研究搭建了国际化的旅游研究与实践交流的平台,为旅游业界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和解决之道提供了舞台,为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探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提供了国际化的视角。

【记者】周人果 郑洁琳

【作者】 周人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