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悲情皇帝,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却没有掌一天权。他像是被摁的老鹰,伸展不开手脚,所有的反抗都成了徒劳。

东魏王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东魏唯一的皇帝元善见,可说是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他先是当权臣高欢的傀儡,高欢死后以为见到了“阳光”,没想到待遇还不如从前,高欢的长子高澄更不是东西,继承了高欢的权位后根本不拿元善见当回事,只好继续当傀儡;高澄命运不济,被一个厨子杀害了,元善见以为这回可有出头之日了,未料到高澄的弟弟高洋接了哥哥的班,这高洋比大哥有过之而不及,简直恶魔一般,元善见只得“望洋兴叹”,继续苟且。苟且的日子实际上也过不长,最后干脆被高洋夺走江山,自己也被毒死。

乱臣谋反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1)

元善见

本来文武双全,无奈命运不济

元善见是十一岁当了东魏皇帝的。之所以他能当上皇帝,其实是沾了的父亲元禀的“光”,只不过,他沾光并不是继承父亲皇位大统,而是他的父亲太不识时务,成为高欢政治上的“弃子”。为什么呢?本来高欢推举元禀为大司马,居尚书省摄政。元禀以为自己真的大权在握了,于是摆起了架子,处处以皇帝自居,认为高欢早晚会立他为帝,竟然脾气膨胀,有点看不起高欢,出入讲皇帝排场,摆起圣上的架子。高欢一看元禀不好摆布,便找了理由立元禀的儿子元善见为帝,此时元善见才十一岁,只好处处听高欢的。虽为东魏开国皇帝,但这个国却是高欢开的,与元善见没有一毛钱关系。

乱臣谋反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2)

孝静帝元善见 剧照

高欢釜底抽薪,吓坏了元禀,被逼南逃,被高欢追了回来。元家和高家,其实是亲家关系,元禀的女儿元仲华,嫁给了高欢的长子高澄为妻。元善见为了笼络高家,又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亲上加亲,不知有多亲。依靠这两层姻亲关系,元善见由一名少年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帝王,史载他“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文采好、长得好、力气大、又能弯弓射箭百发非中,元善见竟然在傀儡的压抑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帝王。虽然元善见看起来很优秀,但东魏大权旁落已久,他至死也无力回天。先是高欢,继以高澄,再以高洋,这样一位文武全才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一个个屈辱的日子。一直到死也没有等到可以掌权的时机。

也曾试图反抗,却被指责遭反

其实元善见也反抗过。他当时所处的宫廷环境,和三国时曹髦差不多。曹髦不就是被司马昭把权力架空了吗?他忍无可忍,率领宫中的太监侍卫杀向司马府,欲图杀贼。未料到,早已与司马氏结为一党的大臣们根本不帮他,反而问他为什么要造反。试问,世界上哪有大臣逼问皇帝为什么造反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最后,曹髦英勇被杀,说出一句话流芳千古。这句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乱臣谋反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3)

高欢

元善见和曹髦一样,也不是不甘于受高欢父子摆布的。他明着曲意奉承,暗地里积蓄力量。高欢在时,虽是权臣,但还是把元善见当皇帝看待,至少表面上不失礼节。高澄则不然,竟敢辱骂、殴打元善见。于是元善见联系内臣,暗挖地道,打算跑出宫外,逃出虎口,然后发布檄文,号召天下勤王。

可没想到地道挖到城外,却被高澄的士兵发现了,报告了高澄,机谋泄露,引得高澄勃然大怒,率兵杀进宫里,试图杀尽元善见的妃嫔与内侍太监,上演当年曹髦“造反”被杀的一幕。是的,高澄也问元善见为什么“造反”。元善见倒也敢做敢当,承认想要诛杀高澄,义正辞严地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

乱臣谋反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4)

高澄

元善见的对答之词可谓铁骨铮铮。高澄表面上害怕,背地里却杀死了荀济等忠于元善见的“逆臣”,囚禁了元善见。

东魏气数已尽,人生充满无奈

元善见没有象曹髦一样当场被杀,其实,他在朝廷中是有一点实力的,就象汉献帝再不济,也有董承、伏完等大臣为他撑腰杀贼一样。忠于元善见的大臣,有祠部郎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人,但这些忠臣,哪一个也不是高氏父子的对手。最后落得个兵败被杀的后果。

乱臣谋反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谋反)(5)

高洋

作为一个皇帝,元善见其实也抗争过,就像汉献帝也曾有衣带诏,曹髦宁死诛贼阵前,不愿傀儡憋屈一样,元善见也动了许多脑筯。但他终不是高氏父子的对手,最终被高洋所抛弃,暗地里下毒身亡。

元善见是个悲情皇帝,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却没有掌一天权。他像是被摁的老鹰,伸展不开手脚,所有的反抗都成了徒劳。

东魏政权本就是一个傀儡政权,东魏打建国时起就气数已尽,孝静帝元善见,仅仅活了二十八岁,就在抑郁中被高洋毒死了,从此元家姓了高。

人生充满无奈,元善见虽为帝王,仍然逃脱不开命运带给他的耻辱。时也势也!命也运也。他也无可奈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