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兵不厌诈。”这话虽有道理,但时常如此,不免让人觉得有偷鸡摸狗的小人之感,老是靠阴谋诡计取胜,而不是正大光明的战斗,会遭人耻笑。倘若对胜利有充分的信心,总应该表现出大家风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先礼后兵”,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在东汉末年黄巾之乱时期,执掌山东的孔子二十世孙、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派人请刘备的军队解了围,紧接着,徐州太守陶谦又向刘备告急,称徐州被曹操兵马围困,请刘备派兵解围。

古代故事四字成语纸上谈兵(郭奉孝阵前劝曹操-先礼后兵成语的由来)(1)

刘备北海救孔融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冲破曹军包围,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陶谦请刘备进入府衙,拿出徐州印信交给刘备说;“如今国事纷乱,朝纲不振。你是汉朝宗亲,正该力扶社稷。我年老昏庸,愿将徐州相让。”刘备推辞说:“我功微德薄,今天来救助本是出于大义,哪敢有吞并之心?”

在一旁的官员们见这样推来推去难以有结果,劝解说:“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最好先商议退兵之计,以后再议让位之事。”刘备认为这个建议不错,说:“我和曹操还算有点交情,我先给曹操写封信,劝他退兵,要是他不同意,再同他交战也不迟。”于是他在信中写道:“国内如今忧患无穷,董卓的余党还没有肃清,到处都是造反的农民,你应以朝廷为重,不要图报私仇。如果你撤走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将是天下的幸事!”

古代故事四字成语纸上谈兵(郭奉孝阵前劝曹操-先礼后兵成语的由来)(2)

影视资料:郭嘉

曹操看完信后大发雷霆地说:“刘备是什么人,竟敢来教训我!把送信的人拖去斩首,我倒要看看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郭嘉劝解说:“刘备远道而来,根基不牢,我们可以先以礼相待,行不通再动兵。先用好话去安慰他,以松懈他的斗志,然后以兵攻城,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劝告,善待了送信的使者,正准备给刘备写回信时,突然有人报告说吕布已攻克兖州,正在进攻濮阳。曹操得到消息后心惊肉跳,大叫:“兖州丢失,我们要无家可归了,赶紧撤出徐州!”

郭嘉下令撤兵,并对曹操说:“我们可以趁机给刘备卖个人情,说看在他面上,我们退兵了。”曹操心领神会,重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郭嘉劝曹操先礼后兵的典故于是就这么传下来了。

古代故事四字成语纸上谈兵(郭奉孝阵前劝曹操-先礼后兵成语的由来)(3)

但先礼后兵是不适用于小人的。小人寡廉鲜耻,毫无规则的概念,对付这种人就应该毫不客气地把他们逐出竞争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礼后兵并不意味着软弱;“兵”(强硬手段)是“礼”(规则)的后盾,二者相辅相成。客气的背后一定要以强大的实力做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