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比较温情今天的文章比较冷酷,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孩多大才能看出自己是什么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多大才能看出自己是什么人(孩子什么时候才算成年)

小孩多大才能看出自己是什么人

今天的文章比较温情。

今天的文章比较冷酷。

温情的地方在于,今天谈的是一个孩子的成年标准。

冷酷的地方在于,我最后的观点对于父母和孩子都不算友好。

A特殊的一代人

在中国历史上,过去的三十年是非常特殊的生育环境,对于我们传统家庭结构的影响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得多。

就我的观察,最大的影响应该是:

让整整三波人(80后、90后、00后)的成年礼来得太晚。

在这三波独生子女中,80后的成年过程相对正常一些;

90后身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气味最重;

00是至今为止两极分化最严重的一波人。

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

一个孩子成年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

力量。

他开始向父母炫耀自己的力量的那一刻,并且父母承认孩子力量的那一刻,意味着这个孩子精神上完全独立、结束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真正成为了一个成年人。

谈一个现象:

逢年过节的时候,老人们聚在一起吃饭,最爱谈的话题是什么?

养生、家长里短和孩子。

谈孩子一般谈什么?

绝大多数情况下谈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状况。

很多人肤浅地将老人这种行为定义为虚荣。

或者认为体现了老人对子女生活的一种控制欲。

以上观点都是扯淡。

老人向其他人谈子女的现状,其潜意识的目的只有一个:

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年了。

子女工作特别出色的,老人们反而不爱谈;

子女婚姻稳定的,老人们反而不爱谈。

老人们最爱谈的,往往是工作和婚姻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至少是他们认为的)子女。

为什么?

因为前者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力量,后者还未完全证明自己的力量。

从爱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爱。

谈一个往事:

大哥刚刚结婚的时候,老人们也爱聚餐的时候谈他。

后来回家几次,他当着老人们的面给父母的生活费。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庸俗、可笑。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力量的炫耀:

他能赚钱了。

但是父母认可这种炫耀力量的方式,其他老人们也认可。

在农村,没有比给钱更能证明自己的力量的方法了。

从此以后,大哥就再没有成为老人们谈话的主题。

狮子们只会谈论幼狮。

他们对另外一个成年狮子毫无兴趣。

如果你反感父母过多地干涉你的生活,要么是你还未展现自己的力量,要么是他们并未认可你的力量。

B环境

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重。

就是父母的爱。

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生命中也有不可承受之轻。

也是父母的爱。

在80年代之前,中国的父母们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方式是相对正常的:

孩子太他妈多了,家里太穷了,你们就自己野蛮生长吧!

80后刚刚出生的时候,绝大多数家庭依然穷,但是父母们的心态变了:

就这一个孩子,家里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他们。

这是温情的爱,也是扭曲的爱。

当孩子只能生一个时候,这份爱就注定复杂。

80后挨过穷,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缺少足够的家庭内部竞争,属于没有挨过打的一代人。

如果说70后是虎豹,80后则顶多算狼崽子。

90后更幸福,刚刚出生就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

他们不但没有挨过穷,也没挨过打。

所以他们身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气味最重。

但是天堂并不完全属于90后,因为当他们成年以后,前浪70后和80后用房子这道硬门槛将他们这波后浪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次。

00后是非常独特的一群后浪。

我深深地同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被整个社会抛弃的那部分人。

70后带着血泪迎来了中国的黄金时代,80后带着苦涩迎来了中国的黄金时代。

他们的童年不算幸福,但是他们的成年期恰好与中国经济的繁荣期紧密相连。

只要他们愿意努力,时代一定会给他们回报。

90后虽然在房子的问题上被前浪们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次,但是他们的父母也赶上了中国的黄金时代。

靠自己也许有难度,但是还有父母这个外挂可以用一下。

到了00后,他们的父母这一辈两级分化严重。

或者说得严重点,一部分00后赢在了起跑线上。

一部分00后不但没有赢在起跑线上,反而被父母在起跑线上坑死了。

00后真正的问题是,一部分父母太争气,一部分父母太不争气。

而他们自己很可能永远也没有前浪们的机遇了。

C临界点

对于孩子们来说,从成长到成年,有一个临界点。

这个临界点,更多在于精神的成熟,而非身体的成熟。

当幼狮具备独立觅食的能力时,他就已经成年了。

当孩子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时,他也已经成年了。

一个孩子要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需要两个条件:

技能和独立意识。

在中国,父母们对孩子生存技能的培育不辞辛苦(教育投入是家庭支出最大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育得非常缺乏。

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主观上和客观上,计划生育下的父母们都不会主动去培育孩子这种意识:

只有一个,又不是养不起。

当孩子多的时候,当父母们的资源不够分的时候,家庭内部的竞争会让孩子们到了一定阶段自然萌生独立的意识。

当孩子只有一个的时候,资源足够的时候,这种主动断奶的意识要出现太难了。

在中国,要观察一个孩子是否具备独立的意识,看一个举动就行了。

当他/她不再愿意找父母要钱的时候,就是精神上即将成年的临界点。

但是要完全证明一个孩子是否成年,最好的举动只有一个:

自己赚到钱,在父母身上花钱。

在现代文明社会,这是最直接的表达力量的方式:

我不再需要你们养了!

父母承认孩子力量最好方式只有一个:

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笔钱。

如果父母拒绝孩子给钱这种动作,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

对于孩子的真实力量,他们还不能完全认可。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你想测试一下自己在父母心中的真实定位,就给他们花钱试试看。

人性不是真实的兽性。

人性是伪装的兽性。

D结束语

过去三十年的生育环境,最大的影响是人为地创造了一个低烈度的家庭内部竞争环境。

当整个家庭内部的竞争烈度很低的时候,孩子们的成长将变得缓慢。

但是时代犹如车轮、社会犹如镰刀。

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你成长的慢就放缓收割的动作。

当肉体成熟,而精神还未断奶的孩子们在设定的时间点(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即使只是被前浪们按在地上正常的摩擦,也足以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一部人面对伤害能够应激式地迅速成年,一部分面对伤害则采取了永远逃避的方式。

我今天的观点很冷酷,冷酷到我都不太愿意说出来:

低烈度的生育环境增加了废品的产出率,

而很多废品本来可以成为优良品的。

这当然不是父母的错,也当然不是孩子的错。

如果今天的文章让你感到冒犯,我表示抱歉。

虽然我知道粉丝中很多90后,还有部分00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