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借鉴的职场定律(成就职场降龙十八掌)(1)

01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变得如此之忙,忙着回复邮件,忙着在群里各种闲聊,忙着吐槽……可忙来忙去又得到了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状态就是“浮潜工作”。

浮潜工作的含义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浮潜工作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我很忙”的假象,你感觉自己做了一堆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其中的大部分又能够轻易的被电脑或者他人所代替,你的有效工作可能不到10%。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整天像蜜蜂一样忙碌可依旧觉得迷茫的原因所在。

想要克服浮潜工作,达到职场最佳状态,你需要“深度工作”。

最值得借鉴的职场定律(成就职场降龙十八掌)(2)

深度工作是由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尔·纽波特所提出,意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新价值,提升技能,进而难以复制。

这让我想起了我一个朋友给我讲的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这个朋友从事IT行业,在他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大神级别的人物,只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修复不了的bug,丢给这位大神,他就能够快速的解决。

最值得借鉴的职场定律(成就职场降龙十八掌)(3)

但是,这位大神有一个习惯,就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般,每工作一段时间就需要“隐居”修炼一番再回归职场,而每一次的回归他的技术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一直到这家公司已经没有办法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他就会选择另谋高就。

这就是深度工作的一个典型现实案例。

02

深度工作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契克森·米哈赖通过经验抽样法研究揭示,一个人在自发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但是却具有价值的工作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作是“心流”。而在工作的时候比休闲之时更容易带来心流体验。因此在深度工作之时所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是平时躺在床上看看手机聊聊天所不能得到的。

最值得借鉴的职场定律(成就职场降龙十八掌)(4)

另外,经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伴随着深度工作而来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于提升一个人的能力来说也是必需的。

纵观历史长河,有很多的名人正是利用深度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的。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的;荣格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隐居到柏林根;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一到两次“思考周”来重新校正公司的战略方向,深度工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鉴。

03

受到干扰是影响深度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试想自己多少次想要全力以赴工作的时候被无关因素打扰:突然想起来我有邮件要回复,我有东西要上网购买,我有微信消息需要处理一下……想要消灭这个问题,从被电子设备监禁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你需要变得不容易被联系到。

最值得借鉴的职场定律(成就职场降龙十八掌)(5)

另外,在我们文章一开始为大家介绍了一个IT大神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这位大神一样,不问世事地进行一段时间的闭关,毕竟自己还有家要养还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顾,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在形成深度工作的习惯之前偏离轨道,你需要精心挑选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深度哲学:

完全摒弃职业生活中的干扰和浮潜工作,专心致志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对于忙碌的大都市人来说,此种哲学需要达到零社交的状态,因此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

像新闻记者一样,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可以立马进行深度工作。可以前一秒钟还和好友闲聊,后一秒就立马进入工作状态。此哲学并不适用于新手。

将你的个人时间分成两块,某一段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比如将一周的时间安排成前半周和后半周,在后半周接连安排多天的工作。双峰哲学需要你深度工作的时间单位至少是一天。

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比如每天5:30-7:30用于看书和写作。这种方法更加符合人们的真实天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度哲学,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将其变成自己的习惯,进而达到深度工作的目的,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图片来自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