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晚报主播带你云端感受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

有了大数据 垃圾分类变得更智能

垃圾分类和减量内容(垃圾减量分类有了大数据)(1)

记者 张磊 摄

哪个小区垃圾需要收运、哪些再生资源需要回收、垃圾分类准确率如何……通过“大数据”管控,就可一目了然。

8月28日,由新城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主办、舟山晚报承办的“大美新城 垃圾分类”系列直播活动,第三站走进舟山伏泰纳故环保科技公司的大数据中心,晚报主播带着直播间的观众朋友近距离感受“大数据”如何让垃圾分类更智能。

5.5万多网友在线“围观”。

垃圾分类和减量内容(垃圾减量分类有了大数据)(2)

垃圾分类总体准确率 接近百分之百

自动识别、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走进大数据中心,偌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滚动着全市“撤桶并点”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这里也被称为垃圾分类驾驶舱和再生资源大数据驾驶舱。

“华定小区住户264户,督导/抽检次数2009次,分类准确率100%;阳光新境住户309户,督导/抽检次数1465次,分类准确率100%……”通过直播间,网友们不仅可以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当天的小区数量、垃圾分类箱数量、再生资源积分箱的整体数据等,还能看到滚动更新的当天各个小区再生资源回收实时的数据。

“有了这个大数据平台,我们就可以实时掌握各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精准了解哪些再生资源可以回收了,哪些小区需要收运了……”该数据中心主管赵毅介绍道,垃圾分类“智能化”正是依托公司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提出了“云管理、智分类、循利用”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新方式,能让垃圾分类更有效运行。

赵毅还在直播间,为网友们上了一堂垃圾分类的培训课程。值得欣喜的是,从运营之初到现在,全市各小区的垃圾分类总体准确率从最初的百分之七八十,已经上升到了99.74%。“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他说。

垃圾分类“小达人” 惊喜助阵

当天的直播间里,还迎来了一批特殊嘉宾, 6位来自不同小学的垃圾分类“小达人”。

互动答题环节,当被问到厨房中的破旧碗筷属于什么垃圾时,王语优小朋友立马就回答了上来。马上要上五年级的她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重垃圾分类。“学校里,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平时生活中,我也很注意。”小朋友说,生活中看到爸爸妈妈如果没有做好垃圾分类,她还会提醒他们呢。

面对主持人的问题,即将上四年级的邹子龙小朋友自信满满,回答得也很正确。“垃圾分类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小朋友也要好好做到。”他一脸严肃地说道。

看着“小达人”们的精彩表现,网友们也忍不住在互动区点赞:“小朋友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得不错。”“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通过直播间的互动小游戏,网友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猫砂属于什么垃圾、药瓶属于什么垃圾、复印纸属于什么垃圾……主持人刚把问题抛出,互动区就立马出现了一大波网友的答案。

当天,这场短短40多分钟的直播,引来了5.5万多网友的观看。

“互联网 垃圾分类” 未来发挥更大力量

垃圾分类是文明城市建设、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每一位市民朋友的努力。

为了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该大数据中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改变着工作方式。“同时,通过大数据,我们还实行积分兑换、上榜表扬、好人推选等方式,来增强市民的荣誉感,也促使居民养成养好的习惯。”赵毅介绍,每个试点小区根据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反馈的情况,每月积极参与分类,并且分类质量较高的前五户居民将获得垃圾分类“模范家庭”称号,并进入荣誉榜(红榜),每月公示一次并颁发流动红旗及礼品,给居民起到鼓励和示范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月,新城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后,首批20个小区陆续撤销垃圾桶,建造了33个垃圾集中投放站,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撤桶并点 定时定点投放”新模式。期间,我市垃圾分类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主题宣教引导、定时定点指导、日常监管督导相结合的模式,破解乱扔垃圾现象。

“相信在未来,‘互联网 垃圾分类’必将为我们舟山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发挥更大力量。”赵毅坚定地说。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