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济作物(我的商品粮梦)(1)

图片为网络截图

商品粮,说起来我一直不知道啥叫商品粮,当年也不知道那三个字是怎么写,我总认为商品粮是上品粮,当时家在农村还种着地,父母总让我去地里干农活,就是下午放学回来也需要赶紧去地里薅草,薅上一背筐草后才能出去玩,当然,薅草的目地就是喂猪,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喂一两头猪,由于粮食不够吃,需要用野草来给猪补充食物的匮乏。

我很羡慕我的两个同学,因为他们俩在我农活最累时还能继续玩要。更不用说放学薅草了。这一切的农活是我是日常,但又离他们还遥远。我真的很羡慕他们。母亲常说:“好好上学吧,等你考上大学,变成商品粮,你就不用下地干活了”。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后来我才知道,商品粮指的是户口,当时户口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农业户口,另一个是非农业户口,也就是所说的商品粮。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国家会每月发放粮票,如国家干部、公办老师、国营单位职工等。说是儿女户口跟着母亲,母亲是商品粮户口儿女也是商品粮户口。反之,父亲的户口却不能带着儿女。反正是农村的泥腿子要想吃上商品粮,很多时候真的是可望而不及的。

我当时记得父亲说过,农村孩子取得商品粮的途径一是好好学习,考上中师、中专或上大学,就能把农业户口变成商品粮户口,二是当兵提干,或者在军队考上军校,这个时候也会变成商品粮户口。只有商品粮户口,国家才会给你安排工作。后来又听说能花钱买个商品粮户口,但后来又好像是这种买来的商品粮不给安排工作。还没法进城落户,就是讲起来好听一些。具体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我家是没钱买这个商品粮的。

我的父亲是公办教师,他是商品粮户口,但我母亲是农村户口,所以我也就不是商品粮了,我还常常想,为什么我不能跟着我父亲的户口啊,那样,我也就是商品粮了,也就不用下地干农活了。

时也命也运也,我的商品粮有希望了。我初中毕业后有幸上了中专,一直奢望走出农村吃上商品粮的我,终于把户口从农村转了出去。鲜红色的“非农业”仨字第一次按在了我的名字上方。我应该是吃上令人羡慕的商品粮。

真的是时也命也运也,曾经的商品粮那是多么的风光,但当一切都如愿时,却发现商品粮真得就如一梦黄梁。市场放开了,没了计划经济的供给,商品粮也就没了它的优越地位。虽然商品粮的优越我一点也没享受到,但它终究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我当年最美好的向往。

现在的拆二代不比商品粮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