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抛下一切,转行从零开始,却生意惨淡、入不敷出,此时的你,是否还敢勇往无前,义无反顾?“职场老手”赵军辉说,“我敢”!

眼看着自己经营的事业日落西山,他痛定思痛,决定进军刚需行业——汽车维修。虽然看好,但毕竟是个门外汉,开店之初,就栽了不少跟头。店开起来了,门可罗雀,40岁拖家带口的赵军辉压力山大。或许正印证了那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很快,转机找上门来了。

2018年7月,京东发布了“京东京车会”汽车维修门店业务。在京车会的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在京东的线上自营店购买汽车用品或服务,选择合适的京车会门店进行预约,到店享受专业服务。自己本就是京东PLUS会员的赵军辉,一看到这个消息,就眼前一亮,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京东,并火速成为了京东京车会的第一批店主。他的汽修店——京车会上海卡猫店在2018年8月6号正式上线。

一般汽修店一个月利润(能收80元却偏收40元)(1)

精进技术像医生一样给汽车做诊断

赵军辉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既有4S店来的,也有来自路边店的,同时还有大专院校的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汽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门店的发展,他虽为一店之主,却苦于入行不久,对于员工技术的提升很苦恼,不知从何下手。

京车会云修学院则解决了赵军辉在技术管理上的“痛点”。“云修学院的专家团队每月都会定期对门店的负责人进行培训,提升负责人的管理和业务技能。不仅包括店长培训、接待培训,还有汽修技能的培训,比如怎么修空调、怎么检测发动机故障等”,门外汉赵军辉迅速学习掌握技能,填补了自己在管理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经验空白。

不仅如此,京东辅导团队的老师每周也会到门店进行实地培训,针对门店实际情况对所有员工进行指导。经过系统的技能培训,员工成长飞快,技术日益精进,消费者的信任感自然会大幅提升。对此,赵军辉也有自己的见解,“修理店就像医院一样,如果咱们的医患关系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跟客户之间的默契感很强,彼此之间很信赖,做任何维修、保养,人家很信赖,很好做,也好沟通,效率也高。”

从不信到信不卖贵的只卖对的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可谓“雾里看花”,信任度极低,有这样一个说法——去了4S怕坑,去了路边店怕骗。对此,赵军辉斩钉截铁地说道,“在这一块,和客户之间的信任一旦产生了,经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曾经有一个客户,来到店里补胎,一心想补蘑菇钉。但汽修师傅检查完轮胎的状况后,却建议补片。要知道,对于汽修店而言,80元的蘑菇钉利润远高于40元的补片,从盈利角度出发,应该补什么不言而喻。而师傅却反其道而行之,建议用户选择便宜的产品。“车主的轮胎损耗已经很严重了,用不了多久可能就需要换胎,既然补片能保证行车安全,为何还要多花冤枉钱呢?”

这正体现了京车会“快速养护,透明服务”理念。从客户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凭借着专业、用心、透明的服务,京车会上海卡猫店,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一般汽修店一个月利润(能收80元却偏收40元)(2)

从没有生意到天天排队回头客达50%

有一次,一位顾客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赵军辉印象深刻,“原来你这店里根本没有生意的,一年能修一辆车就不错了,现在天天排队。”为什么有无京车会的助阵,反差如此之大?赵军辉坦言,在早期的运营中,京东对于店面的品牌背书和流量支持给了他巨大的帮助。

如今,在浦东康桥一带,赵军辉的店让周边很多同行“眼红”,客流稳定,且回头客众多。目前,赵军辉的店主要做保养和维修,理论上来说,这种业务类型返店率不高,一年一个客人正常是1.6次。而和京车会合作下来,一年的时间里,回头客能达到50%左右,这一数字让赵军辉大喜。

有的客人距离三五十公里远,也要长途跋涉而来。哪怕只是补胎这件小事,他们宁可不拔,让别人充气,让这个钉子在轮胎待将近一个月,也要找个机会来补胎。赵军辉回忆道,“有客户这样跟我说,第一,你们的服务,我认可,我信赖。第二,我觉得你们就是赚钱也是应该的。讲得就这么朴实,听了就很感动。”

加盟京车会,给赵军辉的事业打开了一片新世界。今年618,京东京车会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订单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7.8倍,销售额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7.5倍。而赵军辉,也从中“分了一杯羹”。据他介绍,6.18线上单量,有一天光轮胎就运了一卡车,安装量如此之大,但依然像流水线一样把它完成。6月份,两个店做了近60万的业绩,这个数字,在去年,对于赵军辉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里,讲的是赵军辉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京车会店主的蜕变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