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归来见到汉武帝(汉武帝刘彻)(1)

汉武大帝剧照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和杰出的皇帝、政治家和军事家,常被后世争相效法明君的典范之一。于7岁时被册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达53年345天。其正式谥号为“孝武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长的中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第三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汉人皇帝,更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武帝即位初期,适逢国家休生养息了70年,商业贸易达臻鼎盛,接着因扩张战略,疆域大幅增加,但导致民生凋零、经济衰败,深远影响两汉的国势。

对内政策上,开创了察举制并兴太学,培养出许多的名臣良将;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专卖;另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另有开辟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官权力等划时代的措施。

对外政策上,汉武帝一改汉高祖刘邦在位时自白登之围之后使朝廷开始奉行的和亲传统,转而以武力对付匈奴,发动第二次汉匈战争,先后攻取了多处以前秦朝的领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战国以来匈奴于河西走廊以至中原的威胁[1][2][3][4][5]。

汉武帝又以武力先后攻破东瓯国、南越国、闽越国、卫满朝鲜等,并且置郡县治理,册封夜郎国、滇国;同时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播中亚,为汉朝武功的极盛时期。

然而长年累月的穷兵黩武,对人民造成了浩大的负担,中年以后的汉武帝性情也变得迷信多疑,最后致使巫蛊之祸发生,动摇了朝廷的根基。他也对臣下擅用权力,司马迁和李陵家族都在他的盛怒下遭难。驾崩前两年,汉武帝下《轮台诏》,重拾文景之治时期的与民生息的政策,方使后来的昭、宣二帝能继续汉朝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