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光干涉仪怎么样(激光干涉仪选择几点建议)(1)

着中国的崛起,影响国家战略的制造业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智能制造2025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中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也是目前的一个现状,一是由于没有掌握较为核心的技术,譬如:工业CAD/CAM软件(UG、Creo等)、五轴系统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机床本体设计(材料稳定性和热处理等)种种的原因导致整个产业附加值低,员工待遇较差,多米诺骨牌效应越发明显,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更留不住人才,再此,为仍坚持在制造业的你们点个赞!

目前机床还是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车铣复合较多,五轴系统国产企业也在萌发态,我知道的一家专业五轴系统的研发厂家“上海铼钠克数控”该企业五轴CNC系统,源于日本沙迪克,和其系切割控制系统同根同源,目前铼钠克五轴CNC系统完全国产化


加工出好的工业产品,除了CAM刀路程序、数控机床更功不可没,机床的精度是一切的基石。激光干涉仪是检验机床好坏唯一快捷高效的工具。步距规传统的检测工具仍可辅助发挥余热


目前激光干涉仪厂家主要是英国雷尼绍、美国的Optodyne和API三大家,国产的中图、成都工研所、清华镭测,但国产目前市场认可度不高。虽然厂家不多,但哪家企业的产品是最好的呢?有时又难以选择。就此我列出以下几条原则,供参考


  1. 市场占有率,虽然占有率不能说明一切,但也是市场淘沙后的生存法则
  2. 激光干涉仪测量的是距离、以及衍生出来的平行度、垂直度、直线度、圆度,三轴机床21项误差中18项,五轴系统39项全误差测量目前没有较为合适的商用产品。测量的精度极高可达0.2微米/米,但同时对环境也较为挑剔,激光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极高的测量精度必须依靠较为稳定车间环境,所以激光干涉仪要得出真实的测量数据必须激光干涉仪和机床充分预热,车间环境也参考激光干涉仪使用的环境。
  3. 鉴于厂商间的竞争,各个厂商对同一个项目会采用不同的测量原理,建议优先采用激光长度为基准的测量(比如说测直线度有厂家采用PSD,其直线度精度依据PSD光学元件的精度,远低于其他激光长度为基准的测量方式)
  4. 激光器本身的热稳定性等(可以静止态看数据波动初略判断,较为准确的是送计量院鉴定,但我又要啰嗦一下,计量院检定的话是要经过12小时左右过夜预热,保证仪器和环境的一致,可现实我们测量的预热不具备这些条件,厂家标称15min预热稳定性也很重要

本人有从事相关厂家的经历,希望这一点纯个人的思考能给初接触的你们一点参考


激光干涉仪是以激光波长为长度计量基准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因其具有性能稳定、检测精度高及数据可靠性好等优点,已成为高精密机械生产中校准及补偿的标准仪器,在机械制造、金属切削加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